学术投稿

乳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刘雷;韦庆军;陈管雄;谢伟;陈欢

关键词:软骨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摘要:目的:建立乳兔软骨细胞分离及培养的方法,观察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两步消化法,将乳兔关节软骨进行分离、培养.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并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代软骨细胞形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 PCR)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两步酶消化法,成功分离出乳兔关节软骨细胞,培养24 h后细胞贴壁呈短梭形.培养2周左右软骨细胞聚集似“铺路石”样.MTT法显示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甲苯胺蓝呈阳性结果,并随代数增加阳性结果呈减弱趋势.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RT PCR显示随代数增加软骨细胞Ⅰ型胶原表达增强,Ⅱ型胶原表达减弱.结论:本研究采用两步酶消化法,成功从乳兔软骨内获取大量活性好、纯度高的软骨细胞,3代以内软骨细胞生长良好,并保持其生物学特性,适于软骨组织工程的应用.3代以后开始出现去分化现象.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对小鼠哮喘模型IL-17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治疗小鼠支气管哮喘(哮喘)模型对白细胞介素17F(IL-17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24只,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建立OVA致敏的小鼠哮喘模型,以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治疗哮喘小鼠.取肺组织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及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IL-17F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标准曲线法,测定小鼠肺组织IL-17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BALF中IL-17F浓度均高于血清中IL-17F浓度;模型组BALF中IL-17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治疗组BALF中IL-17F浓度较模型组有所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血清中IL-17F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17F浓度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IL-17F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治疗组肺组织IL-17F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与IL-17F高表达有关,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并下调IL 17F表达.

    作者:罗智熹;李超乾;明莫瑜;吕盛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纯度大鼠胚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培养与鉴定

    目的:建立一种取材容易、存活时间长、纯度高的原代大鼠胚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DRGn)的培养模型.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取得胎鼠背根神经节(DRG),通过胰蛋白酶消化,使用Neurobasal (NB)培养基联合抗有丝分裂药物纯化等方法获得DRGn.采用神经丝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hoechst染核鉴定并测定DRGn的纯度.结果:原代培养的DRGn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NGF)的NB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存活时间可达45 d,纯度可达到95%以上.结论:该培养模型简单易行,培养稳定,可获得大量高纯度和存活时间长的DRGn.

    作者:韩创业;赵春节;刘锦愉;杨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86例疗效分析

    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和碎石器械的改进,使大多数尿路结石患者避免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具有手术适应证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已逐步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1,2].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采用MPCNL治疗8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万礼钧;李赋;黎剑羽;庞桂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断流联合部分脾切除及网膜包残脾、肾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断流联合部分脾切除及网膜包残脾、肾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2003~2007年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的70例病人,其中40例选择断流联合脾部分切除及网膜包残脾、肾术(A组),30例选择断流联合全脾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d及术后2个月患者门静脉血流量(PVF).观察术后2个月血中IgM水平、术后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及门脉血栓发生率等情况.随访5年后,再出血率、门脉高压胃病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1d、术后2个月PVF均较术前减低(P<0.05),但B组较A组低(P<0.05).术后2个月,两组PV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血中IgM水平高于B组(P<0.05),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随访5年较B组发生再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流联合部分脾切除术及网膜包残脾、肾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复发出血率低,又可维持脾脏的免疫功能,并有部分自发性分流,兼有分流术及断流术的特点,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合理术式.

    作者:韦皓棠;董保国;梁万强;李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轻度认知损害患者踝臂指数影响的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轻度认知损害(MCI)患者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108例M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治疗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尼莫地平30 mg,3次/d,治疗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ABI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HDL及LDL、ABI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TC、LDL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ABI升高(P<0.05),TG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TC、TG、HDL、LDL及AB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HDL、LDL及ABI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G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提高MCI患者的ABI,能有效延缓MCI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英;洪雁;张千;温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维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并发症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及脑水肿或高血压伴大量脑出血和颅骨侵袭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常需弃除较大范围颅骨瓣[1],从而使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广泛应用.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三维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报道如下.

    作者:赵文校;阮玉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前庭刺激对脑卒中半侧空间忽略患者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过摇头和体位旋转刺激前庭对脑卒中半侧空间忽略(USN)患者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例脑卒中USN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采用摇头和体位旋转刺激前庭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两组均每天训练1次,每次45 min,每组训练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BI)评定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及ADL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BS、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治疗4周后治疗组BBS、BI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的BBS、BI评分较治疗前亦有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BBS、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摇头和体位旋转刺激前庭可明显改善脑卒中USN患者平衡及ADL能力.

    作者:梁文锐;梁天佳;周开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规腔镜器械行经腋窝入路单孔甲状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如何把手术切口微小化并转移到更隐蔽的部位,一直是甲状腺外科学者苦苦思索的问题[1].我院普通外科在总结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0~2013年成功开展了74例常规腔镜器械经腋窝入路单孔甲状腺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燕;农秀丽;陆丽花;蒋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CIA复合神经阻滞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治疗(PCIA)复合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40例PHN患者,均口服药物疗效不满意,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分别作相应神经阻滞;B组,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分别作相应神经阻滞并且复合PCIA治疗.治疗观察时间为2周.所有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评估疗效.记录治疗前(T1)、治疗后1 d(T2)、治疗后3 d(T3)、治疗后6 d(T4)、治疗后10 d(T5)、治疗后14 d(T6)的VAS与Q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VAS评分、Q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为100%,A组显效率为50%,B组显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顽固PHN均有效,PCIA复合神经阻滞疗法止痛效果更佳,且能更好的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宫本晶;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GST-π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特征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初治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GST-π的表达状况,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状况与DLBCL临床特征、疗效等的关系.结果:GST-π在不同性别、年龄、B症状、结外病变间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临床分期GST-π表达率为Ⅰ期55.6%、Ⅱ期58.3%、Ⅲ期64.3%、Ⅳ期75.0%,各分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国际预后指数(IPI) GSTπ表达率为低危组61.1%、中低危组70.6%、高中危组70.6%、高危组63.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π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初治完全缓解(CR)率为28.6% vs 66.7%,总有效(RR)率为47.6% vs 90.5%,GS-Tπ表达阳性组CR率及RR率显著低于GST-π表达阴性组(P<0.05).结论:GST-π表达与性别、年龄、B症状、结外病变、临床分期、IPI无相关;近期疗效GST-π阴性组优于阳性组.

    作者:周文献;谢伟敏;刘燕;陆永奎;谭爱花;王洪学;农丽;贾昱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与人类肿瘤研究

    有关鸡胚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ristotle时期.可用的鸡胚材料包括绒毛尿囊膜、尿囊腔、羊膜腔、胚体、胚内器官及组织等,不仅可用于体内实验,还可用于体外实验.近代,鸡胚材料已被大量地用于多个方面、领域的研究.而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在肿瘤学方面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热点.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马尔尼菲青霉病血清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对马尔尼菲青霉DNA行绝对定量.方法:针对马尔尼菲青霉内转录间隔区设计特异引物和Taqman探针,对马尔尼菲青霉、16种常见致病真菌、2种常见致病细菌和人基因组DNA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检测其特异性;以10倍浓度梯度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检测其敏感性.结果:该PCR方法特异度达100%;该方法低检测限介于5~10 copies之间.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有助于早期、特异地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

    作者:莫冬冬;曹存巍;余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目的:建立乳兔软骨细胞分离及培养的方法,观察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两步消化法,将乳兔关节软骨进行分离、培养.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对软骨细胞进行鉴定,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并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代软骨细胞形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 PCR)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两步酶消化法,成功分离出乳兔关节软骨细胞,培养24 h后细胞贴壁呈短梭形.培养2周左右软骨细胞聚集似“铺路石”样.MTT法显示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甲苯胺蓝呈阳性结果,并随代数增加阳性结果呈减弱趋势.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RT PCR显示随代数增加软骨细胞Ⅰ型胶原表达增强,Ⅱ型胶原表达减弱.结论:本研究采用两步酶消化法,成功从乳兔软骨内获取大量活性好、纯度高的软骨细胞,3代以内软骨细胞生长良好,并保持其生物学特性,适于软骨组织工程的应用.3代以后开始出现去分化现象.

    作者:刘雷;韦庆军;陈管雄;谢伟;陈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80名广西壮族正常(牙合)成人软组织侧貌Holdaway法分析

    目的:建立广西壮族正常(牙合)成人软组织侧貌Holdaway分析法正常参考值,分析其软组织侧貌特征.方法:从广西高校选择壮族正常(牙合)成人80名,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Winceph8.0定点描图,Holdaway分析法测量,后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0名广西壮族人与白种人相比,Holdaway测量值除软组织面角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成都地区汉族人相比,除男性Sn-Pn、Si-H及女性H角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0名广西壮族正常(牙合)成人Holdaway分析法各项正常值男女间比较,Sn-Prn、上唇基厚部、上唇紧张度、Si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名广西壮族正常(牙合)成人与白种人比,软组织整体面型较突;与成都地区汉族人相比,软组织侧貌中上下颌及上唇较突,有一定地域和民族特点.相关的测量值可初步作为广西壮族正常(牙合)成人软组织侧貌Holdaway分析法正常参考依据.

    作者:蒋燕萍;康娜;蒙红英;麦文佳;黎敏;黄朝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发性鼻咽癌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紫杉醇+奈达铂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96例经病理确诊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紫杉醇+奈达铂联合IMRT.对照组为单纯IMRT.对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远期疗效,所有患者均随访36~72个月.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CR+PR)观察组为42例(87.50%),对照组为20例(4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远期疗效:观察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70.83%.对照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6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观察组为60.42%,对照组为2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远处转移率: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25%,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多为0~2级.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一例患者因化疗毒副反应而中断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紫杉醇+奈达铂联合IMRT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素芳;唐爽;吴蘅;林灿洁;钟声学;凌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腺三算子与血氧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三算子与血氧成像技术的可行性及评价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了检查与诊断,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血氧含量值之间的差异,并与手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的血含量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血含量(P<0.01),而乳腺癌的氧含量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的氧含量(P<0.05).乳腺三算子与血氧功能成像检查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87.3%.结论:乳腺三算子与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对乳腺病灶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乳腺癌的普查筛选的一种手段.

    作者:朱萧;于滢华;韦长元;莫钦国;杨伟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参数监测在颅咽管瘤术后血钠代谢紊乱处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多参数监测在颅咽管瘤术后血钠代谢紊乱处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颅咽管瘤术后经多参数监测血钠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特点以及临床处理效果.结果:术后多参数监测37例颅咽管瘤术后患者出现血钠代谢紊乱,其中尿崩致高张综合征(hypertonic sysdrom,HS)10例,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s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the antiduretic,SIADH)23例,脑耗盐综合征(cerebralsalt wasting sysdrome,CSWS)4例,针对血钠代谢紊乱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处理,HS停用脱水剂,经胃肠道或静脉补充5%葡萄糖液,酌情使用垂体后叶素;SIADH经严格限制入水量,每天入水量控制在600~800 mL以内,其中2例限水后效果不佳,加用利尿药(呋塞米)后低钠血症得到纠正;CSWS经胃肠道和(或)静脉积极补钠.37例血钠代谢紊乱经过处理后完全纠正32例,占86.5%,纠正血钠代谢紊乱耗时短3d,长27 d,平均9.5d.结论:颅咽管瘤术后的多参数监测提高了血钠代谢紊乱诊断的敏感性,及时、准确反映血钠代谢代谢状况并预警血钠代谢紊乱的发生、发展,从而能够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有效缩短颅咽管瘤术后康复时间,对颅咽管瘤手术起到确切的“保驾护航”作用.

    作者:冯大勤;邝泓;黄玮;杨雷霆;廖声潮;余永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东莨菪碱在吸毒的破伤风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对吸毒的破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例吸毒的破伤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安定微泵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加用东莨菪碱(0.05~0.12 mg/kg).比较两组患者痉挛性窒息次数、抽搐好转天数、肌张力好转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每小时痉挛性窒息次数、抽搐好转天数、肌张力好转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东莨菪碱治疗吸毒的破伤风患者可减轻临床症状,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蓉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叠加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HFOV叠加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口服或鼻饲1 rng/kg,2~3次/d;对照组采用HFOV联合西地那非口服或鼻饲1 rng/kg,2~3次/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6,12,24,36 h的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FiO2)、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观察两组使用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PaO2/FiO2、OI、a/APO2逐渐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叠加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肯定,对于改善肺通气,降低肺动脉压效果更好,更能缩短呼吸机使用天数、氧疗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国盛;廖燕;毕雷;黄培绿;叶祚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目的:研究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脂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妊娠妇女(正常组)90例和确诊为GDM的孕妇(GDM组)92例(血糖控制组78例,血糖控制不良组14例),测定早孕期和晚孕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记录饮食三大营养素摄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早孕期GDM组LDL C、apoB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0.05);GDM患者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摄入量多于正常组(P<0.05);饮食控制后,血糖控制组LDLC、apoB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TG水平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TC、TG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 <0.05);血糖控制不良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血糖控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P<0.05);晚孕期TG、TC、LDL C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通过饮食治疗可使其某些血脂指标优于正常妊娠妇女,并且通过饮食指导控制血脂水平,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作者:黄玲玲;熊俊;苏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