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明;杨岚;李立
百草枯(paraquat,PQ)因价廉、高效而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因自服或误服PQ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近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常见的农药中毒致死事件.本文就PQ中毒的毒物代谢动力学、毒理机制、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1 PQ中毒的毒物代谢动力学PQ商品名为一扫光、克芜踪等,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PQ纯品为白色结晶,市售溶液浓度为20%,因加入着色剂而呈蓝色.PQ对人的毒性很强,成人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 mL(20~40 mg/kg)左右[1].
作者:唐玲玲;陈世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胃底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中晚期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左前胸小切口联合上腹正中切口实施肿瘤切除,空肠代胃Roux-en-Y型食管-空肠吻合术和空肠造瘘术,术后辅以免疫治疗.结果:20例患者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全部痊愈出院,2年内随访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左前胸小切口联合上腹正中切口实施肿瘤切除,可以彻底清扫胸、腹腔淋巴结;空肠代胃Roux-en-Y型食管空肠吻合术方法简单,安全;空肠造瘘术有利于早期肠内营养,病人恢复快;术后免疫治疗有利于延缓肿瘤复发.
作者:温仁祝;陈铭伍;郭建极;廖寿合;阳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火焰所致大面积体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诊疗措施与转归,探讨其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整形外科2003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2例大面积火焰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收治病例主要来源从事煤矿、电焊工业、水泥生产、商场人口密集高温场所作业等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人群.32例患者中治愈23例,治愈率为71.9%;死亡9例,病死率为28.1%;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并发严重全身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休克、内脏并发症、Ⅲ度烧伤面积、烧伤指数是影响大面积火焰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全部病例均行气管切开、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结论:大面积火焰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病势严重,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伤后及时采取早期综合治疗措施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黄积荣;刘达恩;林源;农庆文;李德绘;李顺堂;彭小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系统评价联合使用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心脏毒性的Meta分析.方法:通过互联网检索相关文献,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2.0(BIOSTAT,Englewood,NJ)计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的发生率及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的发生率,用Review Manager 5.2统计分析所有等级的LVSD相对风险(RR)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帕妥珠单抗整体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RR为0.87[95% CI(0.63~1.2),P=0.41],LVEF下降的发生率为9.4%[95 %CI(7.5~11.8)].LVSD≥3级在这些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3%[95%CI(1.5~3.5)].结论:患者联合使用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治疗并不会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
作者:颜丽萍;朱佳;李德全;杨华伟;牟伟纲;邹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西某医学院校大学生乙型肝炎(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通过自填式问卷,对广西某医学院校1~4年级临床、口腔、预防、护理和其他专业等5个本科专业1 094名在校医学生进行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医学生对乙肝经血液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对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的知晓率较低;超过50%医学生错误地认为乙肝病毒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通过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会传染乙肝.女性医学生乙肝防治知识得分高于男性(P<0.01);预防医学专业得分较高;汉族医学生乙肝知识得分高于少数民族;来自农村医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知晓水平高于城市学生.结论:医学生乙肝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偏低,对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认知缺乏全面了解.建议在加强医学专业知识教育同时,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课堂外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作者:江南;罗红叶;曾丽蓉;邹榕;冯启明;苏启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广西地桃花水提物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G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地桃花水提物,以及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硫酸阿米卡星、盐酸左氧氟沙星单药时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试管棋盘法测定地桃花水提物分别与以上抗菌药物联用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并计算联合指数(FIC).结果:地桃花水提物分别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硫酸阿米卡星、盐酸左氧氟沙星合用,对大肠杆菌的FIC分别为0.53、0.75、0.75,0.5<FIC≤1,即两种药物合用,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有相加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FIC分别为2、1.84、2,1<FIC≤2,即两种药物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为无关作用.结论:地桃花水提物分别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合用,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联合抗菌作用分别为相加、无关作用.
作者:黄振光;李萌;杨玉芳;覃巧;杨莎莎;黄小理;刘新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工阴道成形术后延伸护理模式的方法.方法:将42例人工阴道成形术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21例,接受术后延伸护理服务,对照组21例,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出院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对人工阴道自我护理能力,阴道粘连、狭窄、闭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性生活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人工阴道成形术患者人工阴道自我护理能力和性生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人工阴道成形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能提高人工阴道成形术后患者人工阴道自我护理能力,较好地满足人工阴道成术形患者的性生活需求.
作者:陈二玲;余丽;黄一华;郑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青中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76例具有相对手术适应证的青中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3例患者自愿选择手术,设为手术组,其余选择非手术治疗为非手术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6~12个月的随访.结果: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在治疗前Neer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手术组治疗后疗效明显增加(P=0.00),而非手术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两组治疗后疗效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P=0.00).结论:青中年肱骨外科颈骨折选择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
作者:胡建华;韦庆军;姚军;赵劲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观察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实施不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68例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并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4.12%,对照组则仅为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能很好地改善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将9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除一般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未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利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监测颅内压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颅内压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可能没有影响.
作者:陈日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70例CHF患者为研究组,分为心功能Ⅱ级47例,Ⅲ级68例,Ⅳ级5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HCY及NT-proBNP,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的CHF患者及健康者HCY及NT-proBNP水平,观察研究组治疗前后HCY及NT proBNP水平变化,研究组出院时按HCY及NT-proBNP是否高于正常参考值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随访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HCY及NT 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的降低而逐渐升高;研究组治疗后HCY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随访观察3个月,研究2组近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研究1组(P <0.01).结论:HCY及NT-proBNP水平检测有助于诊断CHF,评估疗效、判断预后.
作者:张应亮;莫紫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本研究的36例中晚期PLC患者接受了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每3周重复.使用RECIST 1.0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NCI-CTC 3.0版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36例患者共计接受化疗161个周期(4.5周期/例),获得部分缓解6例(16.7%),稳定16例(44.4%),疾病控制率为61.1%,进展14例(38.9%),无病例获得完全缓解;全组病例中位生存时间(mOS)为10.8个月,其中疾病获得控制的病例组的mOS为12.8个月,明显优于疾病进展病例组的4.6个月(P<0.01).Ⅲ~Ⅳ度血液学毒性方面,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8.6%,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1.1%.非血液学毒性反应轻微.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PLC具有良好的疗效,病人耐受性较好.
作者:义维丽;房亮;廖小莉;覃芳卉;周文献;李永强;刘志辉;胡晓桦;陆永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我院住院的63例(89只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年龄3~12岁,平均7.5岁.按上睑下垂的严重程度分为A、B两组,分别行额肌瓣悬吊术(A组)与提上睑肌缩短术(B组),术后追踪3个月至4年,观察术后上睑下垂矫正效果,上睑弧度形态及内翻倒睫、结膜脱垂、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结果:A组38只眼中,欠矫2只眼,暴露性角膜炎2只眼;B组51只眼中,欠矫3只眼,过矫3只眼,结膜脱垂2只眼;结膜脱垂病人其中1只眼经加压包扎及使用激素眼药水点眼后结膜脱垂消失,另1只眼行从穹窿部穿越皮肤的褥式缝合使结膜回位;暴露角膜炎患者经保护角膜、抗生素点眼等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两组患者术后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闭睑不全,观察3个月至4年,A组患者中有20只眼能闭睑完全,B组患者中有48只眼能闭睑完全;绝大多数患者上睑弧度自然,重睑成形优美,上睑下垂无复发,效果良好.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对于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均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作者:贺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经病理证实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3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超声分型及诊断符合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结果:超声分型分别为单纯妊娠囊型26例,占68.42%;不均质包块型9例,占23.68%;部分位于宫腔型3例,占7.89%.所有患者均与术后病理对照,符合36例,符合率为94.74%.其中30例患者根据实验室与超声检查情况行清宫术,8例患者行子宫修补术.所有患者均在超声指导下治疗成功.结论: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子宫瘢痕妊娠早期有效的诊断方式,并且可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江活永;梁小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SRAE)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继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3年7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5 183例中19例(0.37%)术后并发出血行SRAE治疗的资料.结果:19例中1 7例一次性治愈,2例1d后再次行栓塞治疗后治愈.出血原因:假性动脉瘤11例,肾动脉损伤5例,动静脉瘘3例.术后发生栓塞后综合征5例,无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19例术后3个月复查ECT肾动态显像,患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SRAE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法,安全性高,疗效好.
作者:武德能;蒋朝军;周骁韬;徐玉芳;李德朝;蒋忠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T2DM患者175例,根据有无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A组)及不合并NAFLD组(B组).分别测定患者身高、体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血清铁蛋白(SF)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根据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组TG、LDL-C、SF、FINS、HOMA-IR均较B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合并NAFLD为因变量,以TG、LDL-C、SF、FINS、HOMA-IR为自变量,行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为FINS、TG、OR分别为1.039,1.7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更明显.T2DM合并NAFLD患者TG、LDL-C、SF水平较不合并NAFLD患者升高.FINS、TG水平的升高可能增加T2DM合并NAFLD的患病风险.
作者:宋琳;庞翠军;袁雁;廖碧芝;肖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内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7~10 d;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加入50 mL 0.9% NaC1溶液中静脉滴注,每8h1次,连续应用7~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心率(HR)、体温(T)、呼吸(RR)、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PaO2/FiO2)、APACHEⅡ评分、CPI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ICU住院时间、患者30 d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T、RR、WBC、PCT、PaO2/FiO2、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CU内住院天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减轻ICU内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改善各种炎症反应指标及氧合指数,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德福;石齐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 Ⅰ)对小儿重症肺炎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重症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41例,并将重症肺炎组中死亡的5例作为死亡组,存活的36例作为存活组,比较重症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血清CTn Ⅰ水平.血清CTn Ⅰ采用放射免疫双抗体固相夹心法测定,血清CK-MB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抑制法.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清CTn 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肺炎患儿中死亡组血清CTn Ⅰ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存在心肌损害,检测血清CTn Ⅰ能早期诊断心肌损害的发生.
作者:仇世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振动反应成像(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VRI)技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特点.方法:观察33例健康人、32例CAP和35例COPD患者的VRI图像.结果:CAP和COPD患者均存在特异的图像特征,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的振动能量曲线异常评分(6.35±0.73)、动态图像异常评分(8.97±2.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COPD组的大振动值(1.55±0.63)和右肺QLD值(17.22±4.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组大振动能量值(1.61±0.29),振动能量曲线异常评分(4.21±0.61),图像评分为(6.75±2.03),患侧QLD值为(13.06±5.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P组比较,COPD组的动态图像异常评分和右肺QLD值均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气流受限越重则曲线异常评分越高.结论:VRI是一种可应用于CAP和COPD患者的临床检测有效手段.
作者:王自秀;白晶;张玲;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中改良连续缝合法的应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行二尖瓣置换手术418例,206例采用改良连续缝合方法,其中机械瓣151枚,生物瓣55枚.212例采用间断缝合方法,其中机械瓣152枚,生物瓣60枚.结果:206例改良连续缝合组换瓣时间(16.5±4.5) min,体外循环时间(78.5±10.8),使用多巴胺时间(12±1.0)h,出现恶性心律失常3例,术后胸液引流量(260±28.4)mL,瓣周漏2例、无断线或乱线病例.212例间断缝合组换瓣时间(35.5±5.6)min,体外循环时间(115.2±32.5),使用多巴胺时间(25±1.6)h,出现恶性心律失常12例,术后胸液引流量(350±35.6)mL,瓣周漏2例,断线或乱线5例,除瓣周漏外,其余各项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结论:心脏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改良连续缝合法可显著缩短换瓣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树松;方海宁;谭伟;罗又桥;曹辉庆;赖纪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