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胜景;林辉;李香伟;杨光煜;温绍科;周一凡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32例HBV慢性感染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8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0例)作为病例组,以5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TNF-α-30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检测,观察其在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患者及对照者中的分布频率.结果:TNF-α-308位点各基因型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以及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8GG为78.0%(69/84)、89.3%(25/28)、90.0%(18/20)和94.0%(47/50);-308GA在各组分布为13.1%(11/84)、7.1%(2/28)、5%(1/20)和4.0%(2/50);-308AA在各组分布为4.8%(4/84)、3.6%(1/28)、5.0%(1/20)和2.0%(1/50),各病例组间的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慢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中等位基因G分别占96.0%、88.7%、92.9%和92.5%;等位基因A分别占4.0%、11.3%、7.1%和7.5%,经统计学分析各慢性肝病组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慢性感染后的不同慢性肝病似无明显关系.
作者:张鹏;唐芳;周承新;宣伟军;万裴琦;吴继周;黄力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伽马刀放射外科治疗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使用伽马刀对38例听神经瘤患者进行放射外科治疗,放射剂量为14~15 Gy,根据住院天数、定期临床体检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结果等,观察肿瘤控制率(肿瘤缩小或无改变),听力及其他颅神经功能保持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1例(81.5%)患者无不适反应,第一天出院,余患者出现轻-中度不适,经观察、对症处理后缓解,均在第二或第三天出院;术后听力保持率为59.3%,1,2,3年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2.1%、89.5%和87.9%.结论:伽马刀放射外科疗法是听神经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知;陈德太;陈亭平;阮青明;阮公琼;高玉成;黎亭庆;秦坤明;刘敬聘;裴长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本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19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7例,稳定型心绞痛32例,另设对照组22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CD40L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血小板CD40L与血小板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小板CD40L平均荧光强度(3.8±0.81)、肌钙蛋白I(0.87±0.46)μg/L、血小板平均体积(11.24±2.23)f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10.86±1.32)fL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为平均荧光强度(1.16±0.76)、肌钙蛋白I(0.08±0.02)μg/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9.06±1.16)fL、血小板平均体积(8.76±1.18)fL(均P<0.05)],而对照组各项则明显低于两组冠心病患者(均P<0.01).血小板CD40L水平与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和0.36,t均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形态改变是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血小板可能通过影响血小板CD40L表达参与凝血及炎症反应.
作者:楚罗湘;谢剑;吴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985例小儿烧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小儿烧伤的防治方法,以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我院985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的发病率、性别比、发病月份、致伤原因、年龄特点、致伤程度等情况.结果:985例小儿烧伤占同期住院患者的44.2%,男女比例为2:1.致伤原因:热液843例(85.7%),中度烧伤420例(42.6%),农村人口708例(71.9%),好转233例(23.7%),治愈率为75.3%.结论:小儿烧伤绝大部分是由于看护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导致的,通过宣教可以预防.伤后恰当的处理能减轻烧伤对小儿的伤害.
作者:丁华荣;韦俊;梁自乾;刘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下调脆性X染色体相关基因1(fragile X-related gene1,FXR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系A2780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针对FXR1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转染A2780细胞,经G418进行筛选获得稳定转染株,检测RNA干扰后细胞生长、增殖、黏附、体外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RNA干扰(RNAninterference,RNAi)下调FXR1基因表达后A2780细胞生长速度、增殖能力受抑制,但对A2780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基质黏附能力及凋亡无影响.结论:RNAi抑制FXR1基因的表达可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增殖.
作者:俸艳英;阳志军;张玮;李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汉族、壮族人群基因座D6S274、D6S285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以及汉族、壮族这两个基因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的差异.方法: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选取广西脑科医院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和壮族精神分裂症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其健康直系家属(其中汉族49例,壮族4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CR反应技术及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观察D6S274、D6S285基因座多态性的分布.结果:(1)汉族、壮族正常对照组D6S274、D6S285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2)汉族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D6S274的172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4%和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P=0.02);汉族、壮族患者组D6S274的166r bp、168 bp、172 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8.5%和53.3%、16.3%和3.3%,30.4%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P=0.00,χ2=8.59,P=0.00,χ2=21.21,P=0.00);汉族、壮族正常对照组D6S274上的166 bp、168 bp、172 b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2.5%和49.0%,19.4%和5.2%,16.3%和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7,P=0.00,χ2=9.00,P=0.00,χ2=9.57,P=0.00),其他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6S285基因座各组间各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上D6S274基因座附近可能存在导致广西地区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发生及产生差异性的易感基因.
作者:朱莎莎;李松峰;劳明;邓琼英;葛伟丽;王晓庆;郭忠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首先对比11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68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其次对比脑出血患者轻中度功能障碍组(68例)、重度功能障碍组(29例)及死亡组(13例)血清Cys-C水平的差异;后对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90 d Barthel指数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出血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轻中度功能障碍组、重度功能障碍组及死亡组的血清Cys-C水平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90的Barthel指数评分呈负相关(r=-0.544,P=0.000).结论:血清Cys-C水平与脑出血关系密切,血清Cys-C水平的测定对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帮助.
作者:覃惠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虽已有一定的下降,但仍然居高不下.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5~35岁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8.6/10万上升到80年代的16.1/10万[1].经基础研究证实,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与转移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作为宫颈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主要靶点,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就VEGF家族及其受体的构成,在恶性肿瘤,特别是宫颈癌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目前针对VEGF抗血管生成治疗和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蒙玉刚;梁春燕;曾雅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5例,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根据心率的控制情况分为控制心率达标组(A组)(55~80次/min,n=48),控制心率未达标组(B组)(80~130次/min,n=17),分别于术前242h内及术后72 h内行Holter持续监测,记录各个时间段平均心率、早搏次数、异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以及术后72 h内心脏并发症,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术后相比,前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后者(P<0.05);A组术后无心梗,B组术后1例发生急性心梗死亡,2例术后发生急性心梗,后经抢救治愈.结论: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有效控制心率可以减少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心肌缺血.
作者:梁胜景;林辉;李香伟;杨光煜;温绍科;周一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设计制作系列实用孕产妇及初生婴儿护理操作视频片,探讨其在孕妇产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参加孕妇学校班的孕妇200例,同等条件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为视频教学组,除常规产前教育内容外,结合视频教学,孕妇可以学习训练视频片内的全部内容直至掌握.对照组为常规教学组,只接受常规产前教育(集体多媒体授课).比较两组孕妇知识掌握情况、母婴护理技术、分娩方式以及对不同教学方式满意情况的差别等.结果:实验组孕妇较对照组知识掌握情况好,母婴护理技术强,阴道分娩率高,对教学满意度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孕产妇及初生婴儿护理系列视频的制作与应用可让孕妇更好更直观地掌握知识与技术,增强自然分娩信心,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孕妇对视频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高,是可持续和值得发展的健康教育方式.
作者:覃桂荣;刘素娥;葛圆;李娉霞;徐明;凌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琥珀酸索利那新与托特罗定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确诊为OAB病程超过3个月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托特罗定2各mg/次,2次/d,早晚口服;观察组38例,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5 mg/次,1次/d,早饭后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2组患者在用药前2周及用药后2周自行记录排尿日记,通过排尿日记比较2组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2周平均24 h内排尿次数和尿急次数的改善情况,同时结合患者治疗前后大尿流率、初始尿意容量、大膀胱压容量的变化评价疗效;通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分析,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ih尿急次数和排尿次数以及初始尿意容量、大膀胱压容量、大尿流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口干、视野模糊、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OAB较托特罗定有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安全性,琥珀酸索利那新将可能成为治疗OAB的首选药物.
作者:禹长杰;周大庆;李文刚;余小祥;庞翔;王坚;何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三维微环境复合体培养体系,探索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在支架内生长、分化的规律.方法:通过贴壁培养法建立稳定的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将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及羟乙基纤维素按比例混合制备温敏性水凝胶.选取第3代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接种支架培养2周后,加入心肌组织裂解液培养5 d.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的特征,收集细胞支架复合物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CD29,不表达CD34.温敏性水凝胶含交织成网格状的纤维样结构,网孔内含胶冻样物质.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后呈球形,折光性好,不仅分布于纤维样结构表面,还渗入网孔内生长;HE染色支架呈嗜酸性;扫描电镜下可见支架具有适宜的孔径,细胞在支架上分裂增殖活跃;添加心肌组织裂解液后,细胞逐渐拉长呈梭形.结论:在构建的三维微环境复合培养体系中,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与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培养体系能较好的模拟体内微环境,促进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作者:吴卓;赵文婧;刘玲珑;吴丽情;陈维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动预适应对力竭性运动模型大鼠心肌形态与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运动预适应组3组,每组大鼠15只,分组与处理方案:①一次性力竭运动组:常规饲养两周后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的负荷进行游泳,直至力竭;②运动预适应组:大鼠每天尾部负重3%体重负荷进行间歇性游泳运动1次,每天游泳15umin,休息5 min,重复3次,6 d/周,持续2周,在2周后与力竭性运动组同时进行一次尾部负重3%体重游泳,直至力竭;③对照组:常规饲养,无干预.3组同时取材进行HE和HBEP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结构.结果:HE染色发现力竭运动组心肌细胞横纹出现断裂与水肿,运动预适应组明显减轻.HBEP染色发现,运动预适应组的心肌缺血缺氧改变程度比力竭运动组明显少,心肌纤维细胞胞质内有散在淡红色斑点,只有少数密集成若干片状红色缺血缺氧部位.此外,力竭性运动组缺血缺氧面积以及平均光密度(MOD)明显高于运动预适应组.结论:运动预适应能降低力竭性运动对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翠霞;潘忠勉;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辛伐他汀10,20,30 μmol/L作用于NSCLC的A549细胞48,72 h后,Hoechst 33 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不同浓度辛伐他汀作用于A549细胞48,72 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表现,凋亡率明显增高,呈浓度依赖性,且辛伐他汀10,20 μmol/L作用72 h后,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更显著.同时,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caspase-3、caspase-9活性;其增强caspase-9活性的作用在72 h更显著.结论:辛伐他汀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该作用与其上调caspase-9、caspase-3活性有关.
作者:刘冰;阳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识别与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改进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156例,以是否暴露喉返神经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不常规暴露喉返神经;实验组91例,以寻找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常规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实验组均临床治愈,术后并发暂时性声音嘶哑1例(1.09%).无病例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以及手术后血钙水平一过性降低.对照组有3例(4.62%)损伤喉返神经,2例(3.08%)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一系列改进,加强了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建明;李志东;吴祥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骨骼肌筋膜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的CT及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发生于骨骼肌筋膜AT的CT及MRI表现.结果:14例AF肿瘤直径2~10素cm,四肢6例的瘤体全部呈长梭形;臀部及颈肩部8例,瘤体5例呈类圆形,3例呈不规则分叶状.14例AF侵犯周围骨骼肌6例,侵犯骨皮质5例.8例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改变,4例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中度渐进强化.9例MRI平扫,肿瘤呈不均匀稍长或等T1、稍长T2信号,6例增强扫描,均明显不均匀强化.瘤体中散在分布斑点状、斑片状、条带状纤维瘢痕CT、MRI均不强化.结论:四肢和肢端AF具有一定的CT、MRI特点,但缺乏特异性,若有增强后渐进强化特点或MR图像出现低信号瘢痕时,可为本病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
作者:张莎;宋英儒;黄仲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应用洛铂腹腔灌注化疗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腹腔灌注洛铂前一日静脉滴注紫杉醇,第2天腹腔灌注洛铂,指导患者床上翻身活动并注意观察化疗毒副作用.结果:42例患者行126次腹腔灌注化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洛铂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腹腔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点,受到同行广泛关注和应用.
作者:黄一华;陈二玲;郑建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Irbesartan,Irb)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糖尿病肾病(DN)组、DN+厄贝沙坦(DNI)高、中、低剂量组.尾静脉注射STZ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50,25,12.5Smg/kg,每日灌胃,连续灌胃12周.观察治疗后第4、8、12周大鼠血糖、体重、并观察12周末血肌酐(Scr)、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 hUP)、肾脏肥大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肾脏CTGF、FN的表达.结果:DN组在第12周末Scr、24 hUP、肾脏肥大指数较N组明显增加(P<0.01),DNI组Scr、24 hUP、肾脏肥大指数较DN组明显下降(P<0.01).DN组肾脏CTGF和FN的表达较N组明显增加(P<0.01).DNI各剂量组与DN组比较CTGF、FN表达明显减少(P<0.01).电镜观察DN组微观结构紊乱,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足突融合、消失,DNI各剂量组均可改善肾脏微观结构,与DN组比较,DNI高剂量组改善明显.结论:早期应用Irb对STZ诱导的DN大鼠有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DN大鼠肾脏CTGF和FN的表达有关.
作者:聂兴;刘畅;宛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SCI、CNKI、CBM-disc、VIP、万方数据库,纳入针灸治疗LIDH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对同质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共计540人.按观测指标、对照组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其中5个研究无效率汇总RR=0.5,95%CI(0.34,0.73),表明针灸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研究疼痛程度汇总MD=0.28,95%CI(-1.86,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事件的报道.结论:针灸治疗LIDH是有效、安全,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有限,且纳入研究存在高风险的选择性偏倚、实施性及测量性偏倚,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还需提供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新贵;李趣红;何源浩;温汉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作用及对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对照组10只,海人酸致痫组10只,雷公藤内酯干预组10只.应用结晶紫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海人酸致痫后6,24,48,72eh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雷公藤内酯干预组中海马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与对照组相似;海人酸致痫组中,海马神经元变性或丢失,胞体皱缩,形态不规则.Western-Blot结果显示,雷公藤内酯干预后48 h下调P-糖蛋白作用明显,海人酸致痫组中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P<0.05);雷公藤内酯干预组中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水平与海人酸致痫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对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雷公藤内酯对癫痫大鼠P糖蛋白的表达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丁宁;冯志启;赵薇;李军;曾常茜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