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秀英;韦汐;郑杨杨
目的:比较胸导联与肢导联对大鼠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结扎大鼠左前降支( LAD),分别记录术前、术后30 min及60 min的肢、胸导联心电图,测量除aVR导联外的各导联ST段偏移幅度及ST段发生变化的出现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Ⅲ导联外,其它导联结扎后30,60 min的ST段均较术前升高(P<0.05);在胸导联V2、V5ST段较术前升高的幅度高于各肢导联(P<0.05),V1导联高于Ⅱ、aVF导联(P<0.05),而与Ⅰ、aV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胸导联中以V2的ST段变化为明显;两个观测时点间各导联ST段升高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1、Ⅱ和aVF 3个导联术后ST段升高的出现率低于V2、V5、Ⅰ和aVL导联(P<0.05),而这4个导联间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观测时点间各导联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扎大鼠LAD后胸导联ST段的变化更为明显,检测胸导联更能准确判断大鼠LAD闭塞后发生的心肌梗死.
作者:秦超;何涛;侯小涛;胡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A,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60例脑性瘫痪下肢痉挛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下肢痉挛肌注射BTX-A后3d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后3d、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量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下肢功能改善起效时间为注射后3d,高峰1~2周,在注射后3个月时仍能维持疗效.对照组治疗后2周,痉挛评分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至3个月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GMFM-88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可快速缓解脑瘫患儿下肢痉挛,改善运动功能.
作者:梁天佳;何星瑶;张启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丁卡因胶浆在鼻内镜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丁卡因胶浆组将丁卡因胶浆均匀涂于声门、鼻内窥镜表面;对照组不作处理;两组均用异氟烷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儿术中屏气程度和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度屏气患儿术中需再开大异氟烷吸入浓度,术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丁卡因胶浆组中重度屏气3例(17.6%),对照组11例(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卡因胶浆组术中低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需再开大异氟烷吸入浓度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T卡因胶浆组VA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及术后24 h无一例患儿出现局麻药中毒及与丁卡因胶浆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丁卡因胶浆能够明显降低异氟烷吸入全麻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屏气、缺氧的发生率和程度,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作者:邓碧凡;谢睿彬;徐名开;刘勇军;张成;李世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庆大霉素(GM)引起的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海马经分离、剪切、胰蛋白酶消化,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传3代的细胞接种于24孔板培养3d后用于实验.实验分3组:①对照组:正常培养;②GM组:2 g/L GM作用24 h;③aFGF+GM组:加入4.25 μg/L aFGF 24 h后再加2 g/L GM培养24 h.每组设6个复孔,实验重复3次.观察细胞形态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结果:对照组:细胞形态多样,呈三极、多极型,折光性强,多数细胞突起相互交织成网状;GM组:细胞大量皱缩,聚集成团,网状结构被破坏,突起连接中断,细胞质内出现较多的颗粒和空泡;aFGF+ GM组:细胞皱缩程度减轻,聚集成团现象减少,突起连接中断不明显,细胞质内少见颗粒和空泡.GM组与对照组比较,SOD、GSH-Px酶活性下降,而MDA、NO升高(P<0.01),提示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和庆大霉素损伤的建模成功;aFGF+ GM组与GM组比较,各生化和酶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FGF对庆大霉素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春英;黄巨恩;吴世芬;李校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粉碎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老年粉碎性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获得随访12~36个月,X线片证实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按Sander标准,术后评分优秀17例,良好25例,差3例,优良率93.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粉碎性转子间骨折具有坚强有效、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疗效确切.
作者:劳晨登;黄宗贵;戴海;宠俊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商品名:尤靖安)治疗宫颈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CIN Ⅰ)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对临床20例CIN Ⅰ合并高危型HPV-DNA阳性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观察CINⅠ治愈及HPV-DNA转阴的情况.结果:CIN Ⅰ治愈率:3个月为85.5%、6个月为90%;高危型HPV DNA的转阴率:3个月为40%、6个月为5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CINⅠ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文丽;陈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制混合血浆建立血凝仪室内质控的方法.方法:收集凝血功能正常的病人新鲜混合血浆,分装于EP离心管后放置-20℃低温冰箱保存备用,每天从冰箱中取出2管,放置室温让其自然解冻,1管作为正常值血浆,另1管使用生理盐水准确稀释3倍作为异常值血浆,每天同时检测自制正常值与异常值血浆、配套质控品和临床标本的PT、APTT、Fib.结果:保存3个月内的自制混合血浆,PT、APTT、Fib检测结果与其靶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第3个月的自制混合血浆与配套质控品的PT、APTT、Fib检测结果在L-J质控图上的走势一致,相关性良好(r>0.95).结论:自制混合血浆低温保存,每天取出2管,1管可作为正常值质控血浆,另1管使用生理盐水准确稀释3倍可作为异常值质控血浆进行血凝仪室内质控.
作者:唐劲光;林发全;郭谊;李世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肝脏虽然有胸廓保护,但因其体积、重量均较大,质地脆弱,而且被周围韧带固定,因此,不论是战时还是平时,也不论是胸腹钝性伤或穿刺伤,都容易使之受损并发生破裂,尤其在肝脏发生病理性肿大时更是如此.据统计,肝外伤约占交通事故中腹部外伤的16%~30%.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肝外伤病例有增多的趋势.一般说来,单纯性肝外伤病死率较低,约为10%,而复杂性肝外伤的病死率达50%以上[1].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降低病死率是摆在外科医生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治疗20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DCS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黎小平;胡立春;赵绥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桥”式修补术对治疗轻、中度的阴道前壁或(和)后壁脱垂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或(和)后壁脱垂48例,与传统手术方法65例比较,记录患者的术前阳性体征、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桥”式修补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桥”式手术组48例均愈合良好,并发症少.结论:桥”式修补术对治疗轻、中度的阴道前壁或(和)后壁脱垂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以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936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50例肺癌患者和50例对照者的VEGF 936C/T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明确936C/T位点基因型,并行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风险关联性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肺癌患者VEGF 936C/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 936C/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无关.
作者:李培先;甘浪舸;阮林;韦祝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将我院88台4种型号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POCT血糖仪检测血糖的偏倚.方法: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血糖,再用Accu-Chek Active血糖仪、Accu- Chek Perforna血糖仪、Accu-Chek Advantage血糖仪和Sure-Step Plus血糖仪分别检测全血中的血糖.结果:88台4种型号POCT血糖仪检测的血糖结果均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校正前后的偏倚评估显示88台4种型号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均<±20%.结论:88台4种型号POCT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均存在差异;但通过偏倚分析,本院88台4种型号POCT血糖仪的偏倚尚在临床可接受范围.
作者:何亚妮;李海炜;伍惠玲;秦雪;李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1].DS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常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而孕期DS筛查是优生优育的办法之一,也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DS筛查对减少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 020例孕中期孕妇进行了唐氏综合征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李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6例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6例患者中24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按Constant评分标准,平均95分(74~99分),其中优19例,良6例,中1例,优良率96.1%.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Allman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黄科;黄云波;闭礼乐;覃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晨尿微量白蛋白与晨尿肌酐的比值(ACR)分为两组,一组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另一组为无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无早期DN组).所有患者均测定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①早期DN组与无早期DN组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CR是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可能是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作者:韦秀英;韦汐;郑杨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eptide,Aβ)损伤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探讨大鼠海马CA1区Bcl-2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在大鼠海马注射微量聚合态的Aβ,制备AD的动物模型,通过水迷宫测试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t-C及Bcl-2的表达.结果:显示水迷宫测试中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说明注射微量Aβ的大鼠成功的模拟了AD的行为学模型.AD大鼠海马内的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胶质细胞增生,Cyt-C强阳性表达,Bcl-2弱阳性表达.结论:AD大鼠海马CA1区存在明显的神经细胞的凋亡.
作者:齐立;唐永刚;谌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全麻下颌面外科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330例全麻下手术患者,术后1~3 d内对其术中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术中知晓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330例手术患者中术中知晓患者有4例(1.2%),其中1例感知疼痛并听到医务人员谈话;2例仅听到医务人员谈话;1例仅有做梦感.结论:护士应做好全麻患者术前访视、麻醉诱导期注意手术室环境和配合好麻醉医生麻醉工作、术中注意减少知晓发生因素、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及随访工作,护士应掌握相关的麻醉知识,积极配合麻醉医生,预防术中知晓发生,以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心理应激.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常因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原因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心房颤动、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甚至短阵性室速等.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西药共同的不足之处是使用不当可诱发心律失常.因此,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一定优势,稳心颗粒作为一个抗心律失常的中药组方,在离子通道的研究上已经证实对钠、钾、钙离子通道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下,没有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的报道.本文探讨并评价该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率失常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灵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脓毒症是由感染所导致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尽管早期液体复苏、新型抗生素治疗、代谢支持及重要器官支持等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脓毒症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成为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救治成功率的一大障碍.笔者采用综合方法治疗24例脓毒症合并感染性休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西波;覃永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CK19免疫荧光检测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Ⅰ、Ⅱ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87例,术中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将所切除前哨淋巴结分为两组,分别行术中冰冻和术中快速CK19免疫荧光检测,了解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在75例成功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病例中,共检出前哨淋巴结105个,平均1.4个.术中冰冻法检测出前哨淋巴结阳性病例51例,阴性18例,不能确定病例6例,检出率为68%.CK19免疫荧光法检测出前哨淋巴结阳性病例68例,阴性7例,检出率为90.7%.两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CK19免疫荧光检测法能在术中准确地检测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有无转移,与术中冰冻法联合应用可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
作者:曾峰;程晓明;杨永福;刘华庆;孙素红;孔凡立;司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和表柔比星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以及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和表柔比星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丝裂霉素和表柔比星均可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且两药的抑制效应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浓度为100 mg/L时,两药对T24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90.1%、95.6%,G1期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可见胞内空泡形成、核染色质凝聚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结论:丝裂霉素和表柔比星具有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和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作用,此种作用与药物浓度呈依赖关系,亦可能是两药拮抗肿瘤的主要机制.
作者:梁健铭;杨占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