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测量胎儿腹内段脐静脉(FIUV)和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参数,探讨其预测因ABO血型不合所致胎儿贫血的价值.方法:对75例(母子ABO血型不合组35例和正常妊娠组40例)单胎孕妇在孕24,32,38周时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FIUV大速度(Vmax)、FIUV内径(D)和M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并检测ABO血型不合组孕妇的血清IgG抗-A(B)效价.结果:孕24周时两组的FIUV-Vmax、FIUV-D、MCA-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2,38周时ABO血型不合组中FIUV-Vmax、FIUV-D、MCA-PSV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8周时孕妇IgG抗-A(B)效价≥1∶128各组的MCA-PSV明显高于抗体效价为1∶64组,而FIUV-Vmax、FIUV-D在各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MCA-PSV>64.5 cm/s为异常,其预测胎儿宫内贫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3%、94.11%.结论:超声多普勒测量FIUV-Vmax 、FIUV-D 、MCA-PSV对预测因ABO血型不合所致胎儿贫血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当晚孕期孕妇IgG抗-A(B)效价≥1∶128时,结合超声监测MCA和FIUV血流速度,若其异常增高,提示胎儿可能发生溶血性贫血,需引起重视和随访.
作者:舒艳;马燕;李慕军;马海英;陈立宏;李鸿燕;金彬彬;陆柳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配合体位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我院计划阴道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正常初产妇600例,依产妇是否愿意镇痛分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各300例.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 cm时进行人工破膜(排除羊水污染者).取L3~4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穿刺麻醉成功后,根据产程进展及胎方位情况选取所需的体位:如确诊为枕后位或枕横位,指导产妇取与胎儿脊柱对侧侧俯卧位.宫口开全后取半坐卧位+膀胱截石位至分娩结束;对照组未实施任何镇痛,体位管理方法与观察组相同.观察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疼痛评分、分娩方式、活跃期时间、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配合体位管理,能有效解除分娩时的疼痛,产程中能有效的配合体位指导,使产程缩短,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廖东林;廖玲;冯绮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细胞DNA定量分析及液基细胞学两种检查方法对宫颈病变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门诊6 793例妇女用宫颈刷取材,液基薄层制片2张,1张进行巴氏染色作TBS诊断,另1张进行Feulegn染色,并经全自动DNA图像分析系统做DNA倍体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液基细胞学阳性检出率9.48%,显著低于DNA定量分析阳性检出率12.95%(P<0.05);宫颈检出液细胞和(或)DNA定量检测阳性者宫颈活检共1 043例,病理证实CIN1及其以上级别病变共183例中,以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作为活检标准,DNA定量分析方法敏感性97.81%,特异性为18.49%;以中量DNA倍体异常细胞作为活检标准,则该方法的敏感性89.62%,特异性为84.19%;若以LSIL作为活检标准,液基细胞学方法筛查敏感性72.13%,特异性90.47%.结论:DNA定量分析法和液基细胞学方法均可早期、有效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DNA定量分析法较液基细胞学方法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则低于液基细胞学方法,故两者结合可更有利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和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永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为钩藤属植物资源保护、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文献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钩藤属植物资源和壮瑶民间的用药经验进行调查.结果:广西有钩藤属植物10种,占国内钩藤属种类的83.33%,其中以大叶钩藤、无柄果钩藤、钩藤、毛钩藤、攀茎钩藤、侯钩藤等为优势品种;壮、瑶民间使用钩藤内涵丰富.结论:广西钩藤属植物资源丰富,品种多,分布广,壮、瑶民间应用钩藤资源独具特色,应该加强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
作者:黄瑞松;朱意麟;严克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少精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55~60日龄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LBP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作少精症模型,LBP水溶液灌胃治疗,给药第35天处死,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睾酮(T)、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长激素(FSH)的含量;测定各组睾丸及附睾的脏器系数;显微镜下检查精子密度;HE染色光镜观察睾丸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w、bax表达的情况,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FSH、LH水平升高(P<0.01),T水平降低(P<0.01);睾丸及附睾脏器系数下降(P<0.01);精子密度降低(P<0.01);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层次、生精细胞数减少(P<0.01);生精细胞bax与bcl-w表达IOD值之比增大(P<0.01).与模型组相比,LBP治疗组FSH、LH水平下降(P<0.01),T水平上升(P<0.01);睾丸及附睾脏器系数增大(P<0.01);精子密度升高(P<0.01);曲细精管生精上皮层次、生精细胞数增加(P<0.01);生精细胞bax与bcl-w表达IOD值之比降低(P<0.01).LBP低、中、高剂量治疗组之间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BP对少精症模型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凋亡抑制蛋白bcl-w表达、下调bax表达有关.
作者:黄宗轩;张奇峰;左懿;贺铁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nseng, PNS)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含有多种单体皂苷,其中以人参皂甙(Rb1、Rg1),三七皂甙(R1)含量高[1].据文献报道[2],PNS具有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脑缺血,改善脑血循环、抗血栓形成,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抗衰老、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呼吸衰竭,急、慢性肾炎、肝纤维化、糖尿病肾病等[3].
作者:文丽;刘华钢;赖玲;黄柳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在开胸手术中单肺通气(OLV)时低潮气量(VT)复合呼气末正压(PEEP)对肺内分流、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ASA I~Ⅱ级,麻醉诱导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潮气量组(A组:VT=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低潮气量复合呼气末正压组(B组:VT=6 mL/kg,PEEP=0.49 kPa,呼吸频率16次/min),每组患者分别在单肺通气前1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结束前(T3)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根据结果计算肺内分流率(Os/Ot),同时监测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桡动脉压(ABP)及心率(HR).结果:B组与A组相比,单肺通气后Ppeak明显下降(P<0.05),Os/Ot明显减低(P<0.05);PETCO2、ABP、HR无显著差异.结论:单肺通气时应用低潮气量复合呼气末正压通气可降低气道压,且有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内分流.
作者:林飞;潘灵辉;钱卫;杜学柯;裴圣林;陈肖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ⅡA型磷脂酶A2(group ⅡA phospholipase A2,PLA2GⅡA)碳末端衍生多肽的分子结构与杀菌活性的关系.方法:以人PLA2GⅡA一级结构碳末端的26个氨基酸残基为模板,分别合成3条多肽如下:①直链肽P1-26;②将其中一半的碱性氨基酸替换成中性氨基酸的P2-26;③碱性氨基酸(组氨酸和赖氨酸)全被替换成精氨酸的P3-26.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测定多肽的杀菌活性.将不同浓度的3种多肽分别与G+菌(枯草杆菌)和G-菌(大肠杆菌)在37 ℃孵育2 h,然后铺板并置于37 ℃恒温箱培养18~24 h,记录每一琼脂板上的菌落数(CFU),并计算多肽作用后的杀菌率.结果:①碱性氨基酸减少的P2-26杀G+菌活性降低,仅为P1-26的1/4,但对G-菌杀菌效应稍增高;②碱性氨基酸全为精氨酸的P3-26杀G+菌和G-菌的活性与P1-26相比均明显降低.结论:人PLA2GⅡA衍生杀菌多肽P1-26的杀菌作用与其所含有的碱性氨基酸密切相关,减少碱性氨基酸的量可以减低它杀G+菌的活性,改变碱性氨基酸的类型也可以影响它的杀菌活性.
作者:卢美珍;梁宁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早期的影响.方法:择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40例,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组(L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两组病人均行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L组在手术切皮前10 min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拔管前后5 min的镇静和躁动评分、拔管后5 min、术后1,4,8,24,48 h的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用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时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术后48 h内镇痛药用量明显高于L组,L组拔管前和拔管后镇静躁动评分均低于R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R组.结论:术中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可改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质量.
作者:何文政;欧阳诗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使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1枚置于阴道深处,连用12 d;对照组56例使用双唑泰栓,连用7 d.均于治疗结束7 d及30 d复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是92.98%,80.36%,远期有效率分别是91.23%,75.00%.治疗组1例(1.75%)有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10.71%)有不良反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1例复发(1.75%),而对照组有3例复发(5.36%),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能安全有效地治疗细菌性阴道病.
作者:王冬梅;黄颖;沈寅琛;莫遗盛;焦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对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抗乙肝病毒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服用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治疗24周的94例广西壮族慢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病毒效果,分为疗效佳组和疗效不佳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LA-DRB1*07、HLA-DRB1*13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两组间两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疗效不佳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疗效佳组(14.29% VS 1.69%,χ2=3.911,OR=9.667,P=0.048);两组中无HLA-DRB1*13阳性患者,HLA-DRB1*13等位基因在两组中的基因频率均为0.结论:HLA-DRB1*07基因位点可能与广西壮族慢乙肝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效果有一定关系.
作者:牙晶晶;李国坚;吴继周;蒋春燕;庞裕;覃玲;郭群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快诱导气管插管抢救重症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经验.方法:对78例重症急性心功能衰竭住院患者行快诱导麻醉喉镜明视法插管.结果:71例为一次插管成功,7例二次插管的原因有喉镜暴露声门困难3例,经鼻插管失败2例,误插入食管1例,插管时抵抗1例.无患者在快诱导插管过程中及插管后10 min内出现严重循环抑制或心跳骤停.结论:快诱导气管插管可以应用于抢救重症心功能衰竭患者,插管成功率高.
作者:覃洋洋;张炳东;何芳;陈燕桦;梁东科;涂杰;刘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防治顺铂相关性肾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既往有化学性肾功损伤现已基本恢复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68例进行观察,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化疗前肾功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均应用含标准剂量顺铂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同步口服黄葵胶囊,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期间两组定期监测肾功.化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尿β2-MG值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监测指标数值变化幅度,即肾功损伤情况均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黄葵胶囊在含顺铂方案化疗过程中可对患者肾功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顺铂的肾毒性.
作者:韩灵敏;韩春山;杜利力;于晓丽;段孝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依据三柱分型指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依据三柱分型:单柱骨折24例;双柱骨折10例;三柱骨折2例.予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治疗,术后随访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骨不连病例.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病例.术后12个月HSS评分平均为88.7分(64~98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23°.结论:三柱分型能帮助临床医生对胫骨平台骨折有全面、三维立体的认识,能有效的指导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的选择,从而显著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
作者:林义才;赵劲民;花奇凯;程建文;廖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胰胆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胰胆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日趋广泛.ERCP严重的并发症为ERCP术后胰腺炎(PEP)[1],按Cotton标准[2],ERCP后出现持续腹痛且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上限3倍持续24 h以上者,诊断为PEP,其发生率约1%~9%,而在高危患者可达10%~30%,其中约有1%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作者:苏东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测定血常规参数红细胞平均体(MCV)与网织红细胞参数球形红细胞平均体积(MSCV),探讨MCV-MSCV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HS组18例、地中海贫血(THAL)组42例、健康对照组50例的抗凝全血,对其MSCV、MCV-MSCV血液检测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检测HS组、THAL组患者的孵育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OF试验)与血涂片计数球形红细胞百分比.结果:HS组、THAL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S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组与THAL组比较,M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组MCV-MSCV>0,而THAL组与健康对照组MCV-MSCV均<0;以MCV-MSCV>0为诊断HS的指标,诊断HS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24%;HS组血涂片结果患者球形红细胞明显增多,其OF试验结果显示红细胞脆性升高.结论:MSCV是诊断HS的新参数,当MCV-MSCV>0时,对HS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并能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
作者:唐劲光;陆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黏着斑激酶(FAK)、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4~2006年住院接受根治手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100例,进行随访.实验组为术后复发转移者共46例,对照组为手术时间及发病年龄相近的术后未发生复发转移者共54例.常规病理蜡块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RK、FAK、ER在两组中表达情况.结果:ERK、FAK在实验组中表达率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ER在实验组中表达率较对照组低(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FAK、ERK阳性表达的患者,根治手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增高;ER阳性表达的患者,根治手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降低.结论:复发转移乳腺癌中,ERK/MAPK通路明显激活;ERK、FAK是乳腺癌根治手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ER是乳腺癌根治手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ERK、FAK、ER可作为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韦录;吴向华;刘金录;桂小龙;洪士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柳州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重症病例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40例HFMD重症病例、131例普通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预测HFMD重症化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HFMD病原学主要为EV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就诊时发病日≥3 d(OR=6.903,95%CI:2.787~17.101,P=0.000)、高体温≥38.5 ℃(OR=4.452,95%CI:1.854~10.693,P=0.001)、CK-MB≥30 U/L(OR=3.467,95%CI:1.474~8.155,P=0.004)及胸片示肺炎(OR=5.615,95%CI:1.836~17.171,P=0.002)是HFMD患儿重症化的危险因素.结论:就诊时发病日≥3 d、高体温≥38.5 ℃、CK-MB≥30 U/L及胸片示肺炎是HFMD重症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葛善飞;郭堑;徐阳曦;胡天桥;曾菲;农村立;尹胜平;李巧于;邱明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椎动脉变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CTA诊断为椎动脉变异患者的影像资料,重点观察分析椎动脉起源、走行变异及椎动脉内径变化特点.结果:117例椎动脉变异中1例椎动脉起源异常(0.9%),17例椎动脉走行异常(14.5%),62例椎动脉发育不良(53%),6例椎动脉部分缺如(5.1%),2例椎动脉窗式变异(1.7%),5例单干椎动脉形成基底动脉(4.3%),24例同时发生两种或3种变异类型(20.5%).结论:CTA可以清楚显示各类型椎动脉变异,对椎动脉变异的相关疾病诊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谭莉平;李高忠;黄迪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两种上下阶梯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训练效果.方法: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患者采用健侧先上、患侧先下的上下阶梯方法,B组采用患侧先上、健侧先下,然后交替上下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训练效果.结果:两种训练方法均有明显疗效(P<0.05),B组患者训练后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均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患侧先上、健侧先下,然后交替上下的方法更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步态的恢复.
作者:梁天佳;吴小平;黄福才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