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测量胎儿腹内段脐静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与ABO血型不合致胎儿贫血的关系研究

舒艳;马燕;李慕军;马海英;陈立宏;李鸿燕;金彬彬;陆柳彤

关键词:腹内段脐静脉, 大脑中动脉, ABO血型不合, 胎儿, 贫血, 超声多普勒
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测量胎儿腹内段脐静脉(FIUV)和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参数,探讨其预测因ABO血型不合所致胎儿贫血的价值.方法:对75例(母子ABO血型不合组35例和正常妊娠组40例)单胎孕妇在孕24,32,38周时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FIUV大速度(Vmax)、FIUV内径(D)和M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并检测ABO血型不合组孕妇的血清IgG抗-A(B)效价.结果:孕24周时两组的FIUV-Vmax、FIUV-D、MCA-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32,38周时ABO血型不合组中FIUV-Vmax、FIUV-D、MCA-PSV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38周时孕妇IgG抗-A(B)效价≥1∶128各组的MCA-PSV明显高于抗体效价为1∶64组,而FIUV-Vmax、FIUV-D在各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MCA-PSV>64.5 cm/s为异常,其预测胎儿宫内贫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3%、94.11%.结论:超声多普勒测量FIUV-Vmax 、FIUV-D 、MCA-PSV对预测因ABO血型不合所致胎儿贫血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当晚孕期孕妇IgG抗-A(B)效价≥1∶128时,结合超声监测MCA和FIUV血流速度,若其异常增高,提示胎儿可能发生溶血性贫血,需引起重视和随访.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技术在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技术在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手术中应用的优点.方法:对38例伸膝装置粘连在距髌骨外上缘2 cm处,向近侧作2~4 cm纵行切口潜行的两侧切开内外侧支持带及关节囊,必要时行股直肌腱延长,术后辅以CPM、镇痛康复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有3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16.3个月,术前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39°,股四头肌肌力4~5级,术后平均恢复至100°,按Judet标准,本组优良率为92.1%.结论:小切口技术能够有效松解伸膝装置粘连挛缩,且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的优点,并能大限度地保留了伸膝功能.

    作者:黄科;黄云波;覃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以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对照标准,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64-slice CT coronary artery,64SCTCA)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行64SCTCA及CAG检查,对冠状动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冠状动脉造影根据15节段法显示600节段冠状动脉图像中,64排螺旋CT提供可供分析的优良血管540节段;显示97支血管病变,病变斑块以钙化斑块居多43.3%,发生部位以左前降支(LAD)多(38.1%).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性病变敏感性为94.2%,特异性为95.4%,阳性预测值82.9%,阴性预测值95.6%,准确率95.2%.与CAG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119,P=0.290).结论:64SCTCA对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一种冠心病的无创性筛检手段,对冠心病分层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后中长期疗效的评估等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申燕艳;李荣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2组患者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常规康复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组外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时间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测(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由专人进行双盲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TEF、上肢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训练基础上,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不仅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作者:龙耀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TF), 又称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之间的骨折,是临床上髋部骨折的常见类型.ITF多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常用的ITF临床分型有2种: Evans-Jensen分型(1980)和AO分型(1981).手术治疗可以使高龄ITF患者早期恢复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金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黄葵胶囊防治顺铂相关性肾毒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防治顺铂相关性肾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既往有化学性肾功损伤现已基本恢复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68例进行观察,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化疗前肾功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均应用含标准剂量顺铂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同步口服黄葵胶囊,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期间两组定期监测肾功.化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尿β2-MG值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监测指标数值变化幅度,即肾功损伤情况均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黄葵胶囊在含顺铂方案化疗过程中可对患者肾功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顺铂的肾毒性.

    作者:韩灵敏;韩春山;杜利力;于晓丽;段孝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免疫球蛋白IgM与心肌酶谱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M和心肌酶(CK、CKMB、HBDH)水平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其中治疗前22例,治疗后(痊愈)43例,同时选择45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免疫球蛋白IgM与心肌酶谱水平并探讨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治疗前与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IgM、CK、CKMB、HBD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疾病的相关性表达中,IgM与心肌酶谱各指标间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不仅在心肌细胞中存在损害,免疫系统也容易出现失衡,联合检测免疫球蛋白及心肌酶水平,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以及治疗的预后效果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赵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胸心外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7例主动脉夹层病人体外循环方法,未涉及主动脉弓部的手术采用中低温体外循环方法;涉及弓部的手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右腋动脉插管顺行脑灌注方法,术中注意器官保护.结果:1例术后心跳复苏时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后死亡,2例病人术后1周内有轻微神经系统症状,1例病人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心包填塞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病人因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延期拔管,其余病人均早期拔除气管导管,恢复良好.结论:主动脉夹层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明确诊断并选择适当的体外循环方式,体外循环中维持内环境稳定,重视器官保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梁蓓薇;张炳东;黄海清;陈燕桦;梁东科;涂杰;何芳;刘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七总皂苷制剂的研究进展

    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nseng, PNS)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含有多种单体皂苷,其中以人参皂甙(Rb1、Rg1),三七皂甙(R1)含量高[1].据文献报道[2],PNS具有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脑缺血,改善脑血循环、抗血栓形成,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抗衰老、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呼吸衰竭,急、慢性肾炎、肝纤维化、糖尿病肾病等[3].

    作者:文丽;刘华钢;赖玲;黄柳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栓塞的治疗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后维持性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1].而内瘘一旦出现血栓,造成血管栓塞,内瘘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因此如何迅速地恢复血液透析通路的畅通,对维持正常的血液透析至关重要.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前臂襻式AVG急性血栓形成患者15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玲;郭思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唐山市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唐山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唐山市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177例,年发病率2.34/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1.92 %.鼠带毒率高于历年平均水平.结论:加强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关注鼠密度及鼠带毒率的高低,重点人群实施预防接种,对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项东;符金鹏;高庆华;高雯;张绍文;何金奎;杨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溶栓治疗癫痫发作起病的脑梗死3例

    溶栓治疗至今依然被认为是针对脑梗死本身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目前脑梗死急性起病过程中合并癫痫发作,一直被认为是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使得这部分患者失去溶栓治疗的机会,并因此失去可能获得良好预后的机会[1].实际上,在获得足够的依据说明患者肢体抽搐等癫痫发作的症状是由的脑梗死引起,溶栓治疗有可能使这部分患者获益[2,3].我院2009 ~ 2011年对3例以癫痫发作起病的超早期脑梗死,在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经家属知情同意后,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均无颅内出血并发症,临床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子军;秦超;梁志坚;赵伟佳;刘竞丽;程道宾;林宝全;陈雅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早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对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后早期的影响.方法:择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40例,随机均分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组(L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两组病人均行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L组在手术切皮前10 min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直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拔管前后5 min的镇静和躁动评分、拔管后5 min、术后1,4,8,24,48 h的疼痛评分、术后镇痛药用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时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术后48 h内镇痛药用量明显高于L组,L组拔管前和拔管后镇静躁动评分均低于R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R组.结论:术中利多卡因静脉输注可改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质量.

    作者:何文政;欧阳诗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海洛因复吸成瘾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海洛因复吸成瘾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洛因脱毒组和海洛因复吸组,每组10只.海洛因脱毒组和海络因复吸组采用递增法给大鼠皮下注射海洛因造成大鼠成瘾,用美沙酮-丁丙诺啡-可乐定脱毒治疗.尔后,海洛因复吸组再按上法皮下注射海洛因造成动物复吸成瘾.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处理.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各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和脱毒组相比,复吸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减少.脱毒组和对照组相比,脱毒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也明显延长,穿越站台次数也明显减少.结论:海洛因复吸成瘾可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谢正轶;韦献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麻黄碱联合6%羟乙基淀粉共同负荷预防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低血压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麻黄碱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 共同负荷预防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产妇低血压的效果,探讨麻黄碱适宜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硬膜外注入局麻药后,A、B、C 3组分别以麻黄碱5,8,10 mg加入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溶液500 mL持续静脉输注(约25 min).记录3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25 min(T5) 和30 min(T6)SBP及HR变化;记录产妇低和高SBP及HR;记录脐带血pH、PCO2 、PO2及碱剩余(BE)值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C 3组产妇硬膜外麻醉后各时点SBP无明显改变(P>0.05),但A组产妇T3、T4时点SBP低于B组和C组(P<0.05或0.01);A组低SBP低于B组、C组(P<0.05或0.01).3组产妇均无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恶心呕吐发生.3组胎儿脐动脉血pH、PCO2 、PO2、BE值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麻黄碱5~10 mg持续输注联合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溶液500 mL共同负荷均能有效预防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低血压,而8~10 mg麻黄碱是适宜剂量.

    作者:黄格;谭冠先;陈峻;黄金绘;黄小云;叶海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MCV-MSCV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测定血常规参数红细胞平均体(MCV)与网织红细胞参数球形红细胞平均体积(MSCV),探讨MCV-MSCV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HS组18例、地中海贫血(THAL)组42例、健康对照组50例的抗凝全血,对其MSCV、MCV-MSCV血液检测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检测HS组、THAL组患者的孵育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OF试验)与血涂片计数球形红细胞百分比.结果:HS组、THAL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S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组与THAL组比较,M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组MCV-MSCV>0,而THAL组与健康对照组MCV-MSCV均<0;以MCV-MSCV>0为诊断HS的指标,诊断HS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24%;HS组血涂片结果患者球形红细胞明显增多,其OF试验结果显示红细胞脆性升高.结论:MSCV是诊断HS的新参数,当MCV-MSCV>0时,对HS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并能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

    作者:唐劲光;陆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上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8例类风湿患者进行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检测,并选取30例正常成人进行对照.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87.5%,抗CCP抗体在RA患者及非RA患者中的表达均有差异.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蒙桂文;张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癌患者HPV病毒负载量的研究

    目的:检测单一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16,HPV18,HPV58患者的病毒负载量,为进一步研究高危型HPV的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单一感染HPV16,HPV18,HPV58的样本各50,48,41例的病毒负载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检测样本中HPV16,HPV18,HPV58的病毒负载量均值分别为(7.89±3.76)×109,(9.55±1.32)×103,(2.38±1.65)×10.HPV16分别与HPV18和HPV58的病毒负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8与HPV58的病毒负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的病毒负载量远高于HPV18和HPV58,提示HPV16的高病毒负载量与其高感染率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王鹤;于继云;李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柱分型指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依据三柱分型指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依据三柱分型:单柱骨折24例;双柱骨折10例;三柱骨折2例.予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治疗,术后随访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骨不连病例.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病例.术后12个月HSS评分平均为88.7分(64~98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23°.结论:三柱分型能帮助临床医生对胫骨平台骨折有全面、三维立体的认识,能有效的指导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的选择,从而显著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

    作者:林义才;赵劲民;花奇凯;程建文;廖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ⅡA型磷脂酶A2碳末端衍生多肽结构与杀菌活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ⅡA型磷脂酶A2(group ⅡA phospholipase A2,PLA2GⅡA)碳末端衍生多肽的分子结构与杀菌活性的关系.方法:以人PLA2GⅡA一级结构碳末端的26个氨基酸残基为模板,分别合成3条多肽如下:①直链肽P1-26;②将其中一半的碱性氨基酸替换成中性氨基酸的P2-26;③碱性氨基酸(组氨酸和赖氨酸)全被替换成精氨酸的P3-26.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测定多肽的杀菌活性.将不同浓度的3种多肽分别与G+菌(枯草杆菌)和G-菌(大肠杆菌)在37 ℃孵育2 h,然后铺板并置于37 ℃恒温箱培养18~24 h,记录每一琼脂板上的菌落数(CFU),并计算多肽作用后的杀菌率.结果:①碱性氨基酸减少的P2-26杀G+菌活性降低,仅为P1-26的1/4,但对G-菌杀菌效应稍增高;②碱性氨基酸全为精氨酸的P3-26杀G+菌和G-菌的活性与P1-26相比均明显降低.结论:人PLA2GⅡA衍生杀菌多肽P1-26的杀菌作用与其所含有的碱性氨基酸密切相关,减少碱性氨基酸的量可以减低它杀G+菌的活性,改变碱性氨基酸的类型也可以影响它的杀菌活性.

    作者:卢美珍;梁宁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在肾性高血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与肾性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两肾一夹型(左侧肾动脉狭窄,右侧肾保留,2k1c)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和肾性高血压组(RH),术前及术后12周末检测大鼠尾动脉血压、心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脂肪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GT)和血管紧张素酶(ACE)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和受体2(AT2)蛋白表达.并检测PVAT过氧化氢(H2O2)含量.结果:2k1c术后12周RH组大鼠胸主动脉发生血管重构,AngⅡ水平、AGT、ACE mRNA表达均高于SH组,AT1蛋白表达量和H2O2含量也高于SH组,而AT2蛋白量表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AT与肾性高血压血管重构相关,活性氧(ROS)可能参与其发生机制.

    作者:史吉莹;刘唐威;黄荣杰;林葆菁;莫剑梅;蒋智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