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抢救的体会

张淑琴;师冬侠

关键词:婴儿, 维生素K缺乏, 颅内出血
摘要: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新生儿晚期(出生2w后)到乳儿期因缺乏维生素K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近10多年来,该病发病率较高,本病所致的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近几年,我科共收治了2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现将抢救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隧道工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目的 研究隧道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隧道工程建设职业病危害治理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用单项指数、单项指数达标率、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结果 凿岩、运输、喷锚作业粉尘、噪声及运输作业一氧化碳单项指数达标率均低于90%,综合指数评价,凿岩、运输作业分别有53.33%、26.67%达到合格及基本合格,喷锚作业全部不合格.结论 隧道工程建设应将粉尘、噪声及运输作业一氧化碳危害作为治理重点,加强通风及个体防护.

    作者:徐俊杰;赵贤青;黄秀杨;聂忠武;韩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现状调查分析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是公共卫生的重要方面,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为进一步了解全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现状,不断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2004年9月~2005年6月我们对全区的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工作情况调查.

    作者:余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用GC-MS检验羊肉中阿托品的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羊肉中阿托品的方法,为此类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用酸性水萃取,经过滤处理,甲醇溶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色谱条件:DB-5MS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方式升温,起始温度100℃保持1min,以15℃/min速率升温至280℃保持2min;质谱条件:离子阱温度150℃,传输线温度200℃,歧管温度45℃,电离方式EI(电子轰击),轰击能量70eV,特征离子质量数42、82、124(M/Z).结果 本法低检测限为20ng,平均回收率83%,相对标准差RSD11.6%,线性范围0~100ng.结论 本方法适合于食物中毒样品中阿托品的测定.

    作者:董仕林;白怡平;杨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铜陵市2000~2004年城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铜陵市城区伤害死亡状况,为制定伤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0~2004年死因统计报表,使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YPLL)和减寿率等指标分析居民伤害死亡情况.结果 2000~2004年伤害年平均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9.86/10万、29.3/10万,死亡率男女性别比值为1.7:1.YPLL为11 999.5人年,减寿率为9.5‰.伤害死因前5位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死、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结论 伤害死因是铜陵市城区居民主要死因之一,应加强对交通事故等的综合防治力度,以降低伤害死亡率.

    作者:胡婧婷;崔金凤;刘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阜阳市甲型肝炎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阜阳市甲型肝炎的发病趋势和人群甲型肝炎疫苗免疫状况,为防治甲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甲型肝炎疫情资料及健康人群甲型肝炎免疫状况(甲肝疫苗接种率,抗-HAVIgG检测)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自1990年以来,甲型肝炎的发病率基本上处于下降的趋势,无明显的发病高峰年.发病以0~14岁为多,其中5~9岁发病率高(77.15/10万).抽查人群甲肝疫苗接种率为28.37%(246/867),其中15岁以下儿童接种率为57.98%(189/326);761名健康人群抗-HAVIgG阳性率81.21%.在小于15岁的人群中有甲肝疫苗接种史的抗-HAVIgG的阳性率为94.52%(138/146),明显高于无免疫接种史的人群(55.37%,67/121)(x2=56.88,P<0.01).在无甲肝疫苗接种史的人群中,抗-HAVIgG阳性率随年龄而上升,20岁以上人群的阳性率几乎都在90%以上.结论 加强15岁以下儿童甲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控制甲肝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荣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芜湖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关系分析

    目的 了解芜湖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SGPT异常情况及各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赖氏法测定SGPT,选用ELISA法对264名SGPT异常者进行甲、乙、丙、丁、戊、庚型6种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 检出SGPT异常率为1.42%;甲~庚型6种肝炎病毒标志物总阳性率为61.36%;SGPT异常者肝炎病毒标志物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28.03%),丙型肝炎为12.88%,戊型肝炎病毒为10.61%,庚型肝炎病毒为5.30%;甲型肝炎病毒为3.03%;丁型肝炎病毒为1.52%.结论 SGPT异常的肝炎病毒感染呈相关性,应重视从业人员中SGPT异常者对病毒性肝炎的传播作用.

    作者:许庆;卢宁;杨小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生活饮用水中汞测定

    汞的毒性是积累性的,往往要几年或十几年才反应出来.因此测定饮用水中汞含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定远县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定远县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为制定结核病健康促进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不同层次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6.41%.喜爱的健康教育形式是通过电视、医务人员、广播等传播.结论 应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

    作者:李俊莲;雍其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安徽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宿主动物监测研究

    目的 了解安徽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宿主动物中的分布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控制O157:H7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免疫磁珠分离法(IMS)对安徽省3个监测点的宿主动物粪便标本进行O 157:H7的分离培养,并用多重引物PCR方法(MPCR)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结果 采集宿主动物粪便标本5 560份,检出O157:H737株,阳性率为0.7%,其中牛的阳性率高,为1.1%.106株O157:H7菌株经过毒力基因测定,65.1%的菌株携带SLT、hly基因.O157:H7感染性腹泻的发病与家禽家畜的带菌正相关(R=0.87,P=0.01).结论 安徽省宿主动物中能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且菌株携带毒力基因.提示要加强对宿主动物进行O157:H7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

    作者:吴家兵;李群;陆美娟;胡万富;张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延期妊娠1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延期妊娠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其临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148例延期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延期妊娠使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羊水粪染、脐带缠绕、手术产等发生率增高.结论 延期妊娠时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宫内环境差,胎儿对缺氧耐受性降低,高危程度增加.应积极采取措施,适时计划分娩;产前产时需严密监护,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孙莉;郑德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择期手术是指某些慢性疾病,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而选择佳时机采取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患者由于长期经受疾病折磨,对手术预后有较严重的心理负担,往往表现为焦虑和恐惧,影响食欲和睡眠.因此,健康教育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郑小惠;陈圣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动力源保健酒安全性研究

    目的 对动力源保健酒的毒性和致突变性进行初步安全性评价.方法 依照<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进行试验设计和检测.结果 动力源保健酒10倍浓缩液对雌、雄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均大于40.0g/kg bw,根据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性;30d喂养试验,实验动物生长发育良好,血液学检查、生化学检查、主要脏器脏体比及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动力源保健酒作为食品是安全的.

    作者:邢卫平;王维;姜宗荣;赵恒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保健食品中总硒含量方法的研究

    目的 研究应用AFS-230原子光谱仪对保健食品中无机硒、有机硒含量的测定方法,为简便、快捷测定食品中硒提供依据.方法 保健食品经硝酸-高氯酸消解后,使用原子荧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总硒,条件为炉高8.0mm,灯电流40mA,负高压300V,原子化温度200℃,载气流速300ml/min,屏蔽气流速700 ml/min.结果 本法检出限为0.2ng/ml,回收率高含量为91.1%~98.4%,低含量的为87.1%~103.9%.其他共存金属不产生干扰.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保健食品中总硒的测定.

    作者:胡家英;丁刚;施宏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淮南煤矿接尘职工尘肺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 研究淮南煤矿尘肺病发病规律,探讨尘肺病防治对策.方法 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淮南矿区接尘作业职工50年来尘肺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1954年至2003年,共诊断各期尘肺病6 115例,其中合并肺结核1 109例,合并率18.14%.Ⅰ期尘肺5 578例,综合防尘前接尘发病5 196例(93.15%),综合防尘后接尘发病382例(6.85%).现患尘肺病3 140例,其中合并肺结核327例,合并率10.41%.Ⅰ期尘肺平均发病工龄22.1±7.7年,平均发病年龄52.2±10.0岁;尘肺平均晋期年限,0+~Ⅰ 5.7±4.3年,Ⅰ~Ⅱ7.2±5.3年,Ⅱ~Ⅲ8.0±5.5年;死亡尘肺病2 975例,病死率48.65%,尘肺平均死亡年龄64.27±10.9岁.1991~2003年,平均每年新诊断尘肺病114例.结论 粉尘危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由于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尘肺病的发病工龄、年龄逐渐延长.应继续加强粉尘治理,直至消除尘肺病.

    作者:王朝龙;张桂芳;牛和军;李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六安市1997~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分析

    目的 研究1997年8月2003年5月六安市2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规律,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个案调查表中的发病季节、年龄、性别、传播途径和职业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在春夏间和秋冬间均有发病,分别占发病人数的61.9%和38.1%.年龄以30~49岁所占比例大,为85.7%.涉及的人群主要是男性青壮年农民,也有极少数为经商和机关工作人员.结论 家鼠型和野鼠型出血热在本地区均有病例发生,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接触传播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

    作者:常宏伟;刘国生;张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砷化物急性中毒尿砷追踪检测分析

    目的 研究一起火药爆炸引起砷化物急性中毒治疗过程中尿砷含量变化情况,为防治此类事件引起砷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三乙醇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砷,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结果 3名患者尿砷水平均高于我国正常人群尿砷平均值0.13 mg/L,实验室确诊急性砷中毒.结论 本地区需要调研制定尿砷正常参考值.凡遇到火药爆炸烧伤者应考虑砷化物急性中毒.

    作者:魏文彬;张长龙;李文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4年3月18日,肥东县龙塘镇塘安村侯郢侯XX家举办宴席,引发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采集剩余可疑食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尔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316例未婚人流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

    外阴和阴道感染是妇女常见的疾病,其中以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BV)为常见.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中,念珠菌属的来源通常是内源性的.在无症状的健康育龄妇女生殖道中,念珠菌的分离率高达25%.发生炎症后,症状和体征常常不明显.很大一部分阴道毛滴虫感染的妇女、BV患者也无明显的自觉症状[1].

    作者:郭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绩溪县1986~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控制策略分析

    目的 研究绩溪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控制策略实施效果.方法 对绩溪县1986~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分2个阶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麻疹发病率1986~1996年为12.80/10万,1997~2004年为1.72/10万,下降了86.56%.发病呈阶梯性下降趋势.前期在年龄、季节、地区发病特征上表现为1~14岁儿童发病构成比大,3~8月份是发病高峰季节,流行模式为散发和爆发并存,以爆发为主.后期发病年龄及季节分布特征均不明显,基本消除了爆发流行.结论 应该继续加强麻疹监测,开展MV的强化免疫,防止麻疹爆发疫情发生,同时做好成人麻疹的预防控制.

    作者:张莲子;程扶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流动施工企业生活场所卫生状况分析

    大型施工企业员工长年在铁路、公路等施工沿线生活工作,其生活环境卫生质量的优劣,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为此,我们于2004年对某大型企业施工场所住宿环境、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传染病地方病防疫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