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1例临床分析

佘锡鸾;苗树;秦自科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现报告如下, 肾实质感染, 特殊类型, 临床
摘要: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在临床中较为少见,是一种慢性肾实质感染的特殊类型.1989年10月至2003年11月我们共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术和亚低温脑保护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术和亚低温脑保护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内科保守治疗组(简称对照组)30例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微创术和亚低温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0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亚低温(头戴冰帽、睡水循环式降温毯,肛温控制33~35 ℃)治疗.比较两组之间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两组治疗效果和两组治疗后3个月随访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病死率为6.67%,对照组有效率为50.00%,病死率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期CSS评分比较,治疗组于治疗后7、14、21 d 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功能评定量表(Bathel指数)分级比较,治疗组极度严重残疾1例,严重残疾5例,中度残疾6例,轻度残疾10例,ADL自理6例,而对照组分别为3、11、4、3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亚低温具有脑保护功能,加快神经功能恢复.微创术和亚低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利于提高疗效,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智武;黄星;周坤;陈坚;王大满;谢杰;张绮芬;庞家明;陈英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直肠癌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CT分期与术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CT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能很好显示病变范围、浸润程度、周围器官受侵情况及肿大的转移淋巴结.对T1~T2、T3和T4判定的准确率分别为60%、86.5%和75%,对N0、N1和N2判定的准确率分别为76.9%、54.2%和44.4%.结论:直肠癌的术前CT分期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文福;邓德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妇科恶性肿瘤伴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妇科恶性肿瘤伴糖尿病在临床上逐渐增多,治疗护理上颇为棘手.因手术是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而糖尿病患者术后易并发各种并发症,可影响手术成功率.因此,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86例妇科恶性肿瘤伴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伟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尿酸血症对心率变异及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对心率变异及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高尿酸血症组56例,对照组56例.采取禁食12 h静脉血2 ml检测血尿酸,测定心率变异及QT离散度.结果:高尿酸血症组QT离散度(QTd)高于对照组(P<0.01).心率变异(HRV)各种指标:全程NN间期标准差(SDNN),高尿酸血症组低于对照组(P<0.01).全程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高尿酸血症组较对照组低(P<0.01),NN50除以总的NN间期的个数(PNN50),高尿酸血症组低于对照组(P<0.05).低频段功率(LF)与高频率功率(HF)之比(LF/HF),高尿酸血症组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对心率变异及QT离散度有明显的影响,对自主神经有损害.可作为监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一种指标.

    作者:方永辉;施志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针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流观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内科常见引起眩晕的原因之一,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特征,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占颈椎病发病总数的20%~3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结构非特异性损伤,导致椎动脉受挤压,腔内狭窄,血管受牵扯,血流不畅,使脑供血不足[1].近年来,笔者用小针刀治疗本病,利用多普勒脑血流超声检测仪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贺铁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出血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NK细胞、B淋巴细胞(CD19)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对49例脑出血患者和45例对照者外周血NK细胞、CD19、CD3、CD4、CD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脑出血急性期CD3、CD4和CD4/CD8明显降低,CD19、NK细胞明显增高;病情越重者,CD3、CD4和CD4/CD8下降越明显,CD19和NK细胞增高越明显,而CD8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发生明显的改变和平衡失调,病情越重,免疫功能改变和平衡失调越明显.

    作者:唐玉兰;陈智平;刘华慧;黄军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ICA、IAA、GADA的临床意义

    目的:联合检测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对胰岛细胞C肽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83例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ICA、IAA、GADA和C肽.结果:在28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37例抗体阳性,其中ICA阳性32例(11.31%);GADA阳性9例(3.18%);IAA阳性8例(2.83%),ICA与GADA及IAA相比, 1CA阳性率为高(P<0.01).女性患者抗体阳性率与男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3 0、P=0.055 0).抗体阳性组C肽水平显著低于抗体阴性组(P<0.01).结论:ICA、IAA、GADA三种抗体结果不一致,联合检测比单个检测对诊断意义更大;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胰岛素功能明显低于阴性患者,提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胰岛素功能有明显损伤.

    作者:赵爱香;马付坚;黄承乐;蒙清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害25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多脏器缺氧缺血性损害,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2个)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及其与围产因素的关系,探讨防治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措施.

    作者:颜云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4年2月住院的、经临床、心电图、心脏X线照片及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诊为膜部室间隔缺损5例,在X线透视下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并于术后24 h、1个月、3个月随访心电图和TTE,观察疗效.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左心室造影及TTE均无残余分流;术后24 h、1个月、3个月随访心电图和TTE未发现传导阻滞、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闭合膜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介入治疗方法,成功率高,即刻及近期疗效可靠.

    作者:黄凯;伍伟锋;郭盛兰;刘唐威;曾知恒;陶新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法,选择4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个探诊深度≥5 mm且探诊后出血的牙位点.基础治疗后实验组牙周袋内放药,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不放药.于基线、治疗后第4、8周记录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指数(BOP)、探诊深度(PD)等指标.结果:两组用药前牙周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第8周时,两组各观察指标(除AL外)与基线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次复查,实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派丽奥软膏作为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的辅助疗法能有效地控制牙周炎症.

    作者:韦名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72例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及技术的提高,大多数良性卵巢肿瘤可在腹腔镜下处理.本文对我院2001年7月至2002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切除卵巢良性肿瘤86例及同期经腹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术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应用前景.现将相关资料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姚军;于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09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亢性心脏病)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引起劳动力丧失,甚至死亡,是甲亢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认识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并及时防治对甲亢的预后非常重要.现对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10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潘素琼;黎南中;赵子粼;谢纹;林鲜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骶尾部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28例体会

    骶尾部肿瘤临床少见,手术切除困难,出血量大,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将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28例骶尾部肿瘤作一总结,就其早期诊断、手术切除要点、并发症的防治及提高疗效的问题作一探讨.重点对前后联合入路与术前介入血管栓塞单纯后入路手术治疗骶尾部肿瘤进行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韦敏克;梁斌;李宏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与病毒含量及BCP变异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与病毒含量及BCP变异的关系.方法:分别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和酶标法(ELISA),检测207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HBVM);其中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检测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碱基G→A联合突变.结果: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血清HBV DNA含量分别为107.407 0±2.383 0和105.079 7±3.538 9拷贝/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检出BCP区T1762A1764突变24例(32.4%), 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发生率为42.9%(18/42),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18.7%(6/32)(P<0.05).结论:HBeAg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体内复制的指标;但HBeAg阴性不能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停止,定量HBV DNA可以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的情况.

    作者:黄力毅;玉艳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贫血的影响

    目的: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了解高通量透析在纠正尿毒症患者贫血中的作用.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患者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n=19)和低通量常规透析组(n=17).高通量透析组采用高通量透析器F60,常规透析组采用低通量透析器F6,进行血透共半年,监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半年后与常规透析组比较,高通量透析组Hb、Hct、ALB显著升高,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透析组.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减轻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

    作者:吴杰;骆字验;黄龙;高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基牙倾斜双重冠金-瓷桥修复的临床观察

    患牙拔除后如不及时修复而导致前后邻牙向缺隙侧倾斜、移位的现象在临床上非常常见[1].我科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用双重冠法对48例倾斜的后牙基牙成功地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经半年至3年的随访,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镇凡;梁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19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5年1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股骨远端骨折119例,分别采取小夹板外固定,胫骨结节骨牵引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3种方法治疗.经过半年至3年的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炎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龄初产妇妊娠结局探讨

    35岁或35岁以上初次分娩的产妇称为高龄初产妇.近年来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人数逐年增加,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高龄妇女的妊娠、分娩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3年6月至2003年6月8年在我院分娩的单胎高龄初产妇102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高龄初产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其对分娩和围生儿的影响.

    作者:张云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46例

    2002年2月至2003年11月,我科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4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勇;罗文意;梁聪;潘文博;赖广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妊娠糖尿病诊断时间、发病年龄及糖尿病家族史特点的分析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确定妊娠以后,若检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葡萄糖耐量低减或明显的糖尿病,即认为是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大部分在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其危害性在于增加围产期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同时也是这些妇女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高度危险因素[1].本文对我院9年来17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时间、发病年龄及糖尿病家族史进行分析.

    作者:苏宏业;潘海林;黎英荣;韦佩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