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肥市农村人群结核病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王莉丽;宋尔萍;计小军;张洁莹;周红霞

关键词:结核病, 农村, 老年男性
摘要:目的 了解合肥市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和危害程度,评价《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的执行情况,为制订下一个10年规划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以可疑症状调查、X线胸片、痰涂片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敏等为主要检查和诊断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开展知晓率调查.结果 合肥农村地区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53.1/10万,涂阳患病率和菌阳患病率均为76.6/10万,男性老年人群为主要患病对象.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较1990和2000年分别下降了90%和92%;结核病相关核心信息知晓率高达到55.4%、低7.5%.结论 合肥市农村地区居民结核病患病率明显下降,但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高且发现率较低.特别需要探索针对农村留守老年人群健康促进工作.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无反应性肺结核诊治延误报告

    王某,男,44岁,体重88kg,系咳嗽咳痰半年入院.在当地诊所接受抗炎治疗2w,用药情况不详,病人临床症状有缓解,脓痰消失,咳嗽有好转,治疗期间曾行PPD试验(一),胸部摄片顷向于肺部炎症,未进一步检查.2w后病人自觉病情好转停止治疗返家,近半年来患者每日仍有少量干咳,无发热、胸痛,病人未予重视.近几日患者自觉明显消瘦,乏力,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2型糖尿病,胸部摄片肺结核,遂转入本院住院治疗.

    作者:张松;张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芜湖市某住处聚集性缺氧性脑病患者的调查报告

    2010年1月20日3点55分,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报告,其凌晨2点20分接诊10人,收治9名疑似食物中毒病人.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经吸氧补液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截止1月21日上午已全部出院,无后遗症,无续发病例,无死亡病例.

    作者:吕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液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老年人由于疾病反复需长期输液,血管损伤较大.静脉留置针导管的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可以留置3~5天,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从而减轻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保护患者血管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目前,静脉留置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留置针使用更加广泛,而输液毕封管是保持输液通道通畅的关键,封管液的选择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陈珍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血小板是一种独立的血液成分,既履行生理止血和维持血管壁完整的任务,又参与凝血和多种炎症反应,在疾病的发展变化中起重要的作用.机体正常的凝血和止血功能依赖于一定数量、功能正常的血小板,临床上,血小板减低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很多,如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液性疾病(再障、白血病),感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等,甚至有些药物和饮食也能引起血小板减少[1-3].

    作者:汪金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安徽省2011年新发14例麻风病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新发麻风病监测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麻风病流行状况,评价防治成果,为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1年各市、县上报的麻风疫情登记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共发现新发病人14例,病人分布在12个县区,确诊延迟期长,Ⅱ级畸残高,家外传染3例,家内传染3例,传染来源不明者8例.结论 安徽省麻风病传染源继续存在,新发病例仍然存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王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某高职院校女性教职工2009~2011年妇科检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某高职院校女职工的健康状况,便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好地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某高职院校院卫生所会同市妇幼保健站的工作人员对该院女职工进行每年定期妇科检查.现将2009 ~ 2011年某高职院校女职工妇科检查结果予以分析.

    作者:李晓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青阳县2011年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青阳县餐饮服务行业的餐具消毒效果,为提高餐饮具消毒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县107家大、中及小型宾馆、饭店等餐饮服务行业的餐具进行现场抽查,对消毒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县餐饮具消毒合格率36.3%.综合性酒店的餐具消毒合格率高为88.7%.城区餐饮服务行业餐具消毒合格率高于乡镇.春、冬季度合格率高于夏、秋季度.所采用的热力消毒与药物消毒方法对餐具的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餐饮业的餐具消毒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对餐饮服务行业尤其是乡镇餐饮服务行业在二、三季度的卫生监督监测力度,为消费者提供清洁的餐饮具.

    作者:刘世芸;陈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起饮用水污染引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引起这起疫情的主要原因,为今后控制感染性腹泻爆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此次疫情共报告病例279例,罹患率12.51%,病原学检测为肠致泻性大肠杆菌.主要症状为腹胀、腹痛、腹鸣、腹泻、多无发热.疫情发生原因为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污染了管网水所致.结论 控制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爆发疫情,及时发现疫情是前提,措施到位是保障,做到”早、小、严、实”是关键.

    作者:郭银华;刘生元;张泽林;李贤相;汪金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安徽省2005~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11年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安徽省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 ~2011年全省共网络报告299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发病21291例,死亡120例,病死率5.64‰.传染病类事件177起,食物中毒65起,职业中毒49起,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年事件报告多,后逐年下降,目前趋于平稳.41.14%事件发生在学校,学校事件以农村中小学多,传染病类事件为主.结论 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当前趋势平稳,农村地区学校传染病、江淮之间和沿淮淮北的食物中毒、江淮之间的职业中毒事件的预防控制是工作重点.

    作者:曹明华;刘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低/无应答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研究现状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经济、有效的手段.自HepB问世以来,我国在不同阶段实施了不同的免疫策略,如1992年将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将HepB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等.

    作者:罗献伟;王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合肥市2009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目的 了解合肥市2009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监测数据.结果 共收集到AEFI报告个案152例,其中疫苗引起的反应占96.7%,偶合症占1.3%,异常反应占2.0%.临床诊断一般反应为多见,其次为异常反应中的过敏性皮疹.结论 合肥市免疫规划疫苗安全性与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

    作者:刘振武;王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院医务人员意外针刺伤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一线人员意外针刺伤的状况,探讨其发生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问卷对医院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使用Epiinfo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 146人被调查者发生意外针刺伤510例次,133人被针刺,发生率为91.10%,其中医生36名调查者中有29人被刺,共发生61次,护士110人中有104人被刺,共发生449次.30岁以下和工龄在5年以下者有较高比例.结论 正确执行标准预防、职业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合理人力资源配置,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是减少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有效手段.

    作者:夏超;王华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安徽省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G/P分型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省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基因型别分布特点.方法 对2011年1 ~12月收集的5岁以下住院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307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G型和P型分型.结果 307份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5.64%(48/307);G3型为优势株,占47.91%(23/48),G9型占27.08%(13/48),G1型占16.67%(8/48),混合G型感染占14.58%(7/48),G2型占6.25%(3/48),G4型占2.08%(1/48);P基因型中常见为P[8],占62.67%(32/48),P[4]占8.33%(4/48);G3P[8]优势组合占47.91%.结论 引起安徽地区婴幼儿腹泻的轮状病毒G3P[8]是主要优势流行株,G9型为次之的优势株且存在混合G型感染.

    作者:史永林;查震球;童志礼;胡兆祥;汪飞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肥西县宫颈癌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肥西县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情况,为宫颈癌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4月6日至10月30日,对肥西县5 316名妇女进行了宫颈癌筛查.采用宫颈刮片筛查(改良式),异常情况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宫颈刮片异常2.92%(155/5316),宫颈癌检出率(病理诊断为≥CINⅢ)150.48/10万(8/5316),HPV检出率0.06%(3/5316);文化程度高的农村妇女宫颈刮片异常检出率较低,40岁年龄组和50岁年龄组农村妇女TCT检出率较高.结论 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村妇女和35岁以上农村妇女,应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和定期普查,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危害.

    作者:张圣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安徽省2010年中央财政结核病项目实施分析

    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结核病防治项目,旨在促进《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和《安徽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目标的实现,降低结核病的感染、发病与死亡,提高全省人民的健康水平.2010年初,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共同制定并下发项目实施方案,加强资金监管,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项目执行能力不断提高,但仍存在问题和不足,现对2010年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鲍方进;邹铮;王纪祥;杨建安;汪爱民;张永忠;张根友;吴莹;朱青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校园内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的调查报告

    2011年4月6日怀宁县某中学高三学生在县医院高考体检中共发现5例肺结核疑似患者,接到当地乡镇卫生院报告后,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学校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作者:胡红卫;刘马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黄山市环境辐射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黄山市环境辐射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为辐射防护和经济建设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采用FD-71型闪烁辐射仪,测量室内外、道路γ辐射剂量率;采用低本底闪烁测氡仪,测量氡浓度;采用γ能谱分析方法,测量建材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含量.结果 室内、室外、道路γ辐射剂量率均值分别为12.2×10-8Gy· h-1、8.5×10-8Gy·h-1、8.6×10-8Gy·h-1.地球γ辐射水平室内比室外高,平均比值为1.44,道路与室外的γ辐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室内和室外宇宙射线辐射剂量率分别为2.7×10-8Gy·h-1和3.0×10-8Gy·h-1.室内、室外氡浓度均值分别为27.3 Bq·m-3和13.2 Bq·m-3.建筑材料除碳化砖及个别类型中的样品外,其他建材内、外照射指数均低于国家标准.结论 黄山市环境辐射外照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92mSv,其辐射水平属正常本底水平;室内、外氡浓度致居民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88 mSv.在世界值范围内,传统建材放射性核素含量与世界建材典型值比较接近,其他建材有部分则高于世界建材典型值,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作者:程俊良;余玉文;肖元勇;邱平;龙囡囡;叶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国家,在结核病的患病率中,老年肺结核正逐年增多,我国老年结核病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人所患的结核病[1].报道在结核疫情下降过程中,结核病流行高峰移至老年人,形成老年结核病高峰[2].老年人肺结核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传染性强、合并症多、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等特点.现对5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护理情况谈几点体会.

    作者:张容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浅议卫生行政自由裁量权与控制

    1卫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与特征1.1含义 卫生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对具体卫生行政行为或抽象行政行为的内容或实施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虽有明确规定,但留有一定行使职权的幅度,由卫生行政主体依照立法目的和合理公正的原则,结合具体情形自行判断作出处理的决定,是卫生行政机关的一种自行决定权,即对卫生行政行为的方式、范围、种类、幅度等的选择权[1].

    作者:许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安徽省2010年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工作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工作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监测效率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对17个市25家哨点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并从流感监测系统下载数据,了解哨点医院监测诊室设置情况,分析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报告、标本的采取送检情况.结果 2010年安徽省的ILI%为2.77%,儿童专科医院的ILI%高于综合性医院;2010年报告ILI多为儿内科门诊,ILI年龄集中在0~4岁和5~14岁年龄组;25家哨点医院平均每周采样超过5例共有16家,占64.00%,48h内送样的标本占总标本数的80.82%,48b内、48h后送检的标本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5.2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07,P<0.01).结论 流感监测系统已初步构建,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加强督导,提高监测效率.

    作者:吴家兵;李芙蓉;陈国平;王爱红;缪春华;龚磊;曹明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