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11例分析

黄成彬;肖增明;李世德;杨渊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置换术后, 翻修, 髋关节疾病, 预防措施, 治疗, 手术, 方法, 病例
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但随着该手术的广泛开展,术后翻修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共翻修11例.现就翻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并了解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凋亡率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2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被分别注射APP-17肽、APP-11肽和胰岛素,另1组未用药,并设6只非糖尿病KKAY小鼠为正常对照组.6个月后,用原位末端转移法(TUNEL)对各组胰岛β细胞进行观察,计算凋亡胰岛β细胞的阳性率;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56.24±2.3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7.38±3.65)%(P<0.05),APP-17肽、APP-11肽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9.96±2.69)%,(51.20±2.27)%,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P均≤0.05);胰岛素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为(52.84±4.56)%,绝对值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胰岛β细胞凋亡率在(47.38±3.65)%~(56.54±2.38)%时,所检测的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β细胞凋亡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可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

    作者:梁瑜祯;夏宁;覃保玉;邝晓聪;陈维平;肖常青;王乃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采用腮腺手术S型常规切口解剖面神经进路切除髁状突良性肿瘤9例

    颞下颌关节外科手术的进路,要求其既能充分显露手术部位,又能达到好的美容效果和避免面神经损伤.目前采用的手术进路虽有10余种之多,但都存在不足.因此,探索符合上述要求的颞下颌关节外科手术进路是颌面外科医师关注的课题.1999~2001年我们采用腮腺手术S型常规切口解剖面神经进路切除髁状突良性肿瘤9例,其中4例同期行关节重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冠斌;唐友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钙调节激素及骨密度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钙调节激素及骨量的变化.方法:227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放免法测定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睾酮(T,男性患者)、雌二醇(E2、女性患者)、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全段(PTH-SP),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髋部、前臂骨密度(BMD),根据年龄分为3组,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男性T在3个年龄段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PTH高于对照组(P<0.001或P<0.01).糖尿病患者腰3(L3), 腰4(L4) BMD低于对照组(P<0.05),而髋部、前臂BMD则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钙调节激素中,T水平下降,PTH水平增高,骨丢失部位主要在腰椎.

    作者:颜晓东;黄忠;胡映玉;钟华;林碧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三联短疗程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184例

    1999年3月至2001年12月我院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为基础,联合甲硝唑或痢特灵的三联一周短疗程,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溃疡18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敏;唐建光;谢国斌;苏艺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重症型渗出性多型性红斑21例临床观察

    多形红斑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炎症性疾病,有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对称性分布,并有特征性的靶形或虹膜样红斑.其重症型则皮疹分布广泛,出现紫癜性红斑、水疱和大疱、黏膜损害,以及严重的全身症状[1].该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及药物有关.本文收集小儿重症型渗出性多型性红斑21例,现将其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总结如下.

    作者:蓝丹;李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6例

    1994~2000年,我院采用手法整复、联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6例,结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继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肝动脉灌注及栓塞疗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6例

    1996年10月至2002年1月,我们对48例肝血管瘤的患者进行了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现对有完整记录的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康平;马亦龙;齐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85例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级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组织机构的建立,许多医院相继开展了ADR监测报告工作,ADR造成的危害逐渐引起医药界的重视.我院自1995年开始采用自发报告方式开展ADR监测报告工作,截至1999年,共收集各科上报的ADR病例报告245例,其中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为85例,占34.69%.现将我院4年来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的监测概况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龙英;杨玉芳;李论;周燕文;陆华;刘滔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S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15例

    1996年12月至2000年6月,我院共收治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15例,均采用后路SF(Spinal Fixafion)内固定系统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毓金;彭维波;黄卫国;韦仕战;陆敏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钻颅穿刺血肿引流术78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对中等量及大量脑出血内科采用的保守治疗及外科的钻颅、开颅手术均未取得完满的效果.我院1995~1999年应用经CT或MRI立体定向经皮细孔(直径3 mm)钻颅穿刺血肿引流术对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德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30例

    近年来,鼻内窥镜和微波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采用鼻内窥镜直视下腺样体切除微波热凝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红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时期肾病时的血脂、载脂蛋白的变化,并与无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血脂、载脂蛋白水平与无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肾病三亚组之间血脂、载脂蛋白亦有差异,且血脂、载脂蛋白随糖尿病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高血脂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则加重血脂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梁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胃癌出血64例临床分析

    我院1985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老年胃癌并出血64例,现就其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唐任斌;石荣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胸部刀伤91例急诊救治体会

    1989年10月至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胸部刀伤91例,占同期胸部伤的80.3%,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的应用(附56例报告)

    1996~2001年我们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任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DN)与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DM)患者56例,分为DN组及非糖尿病肾病组(NDN),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ET及NO水平,并将ET及NO进行相关分析.结果:DM组血ET及NO水平明显升高(P<0.05),ET/NO无明显变化(P>0.05),DN组与NDN组比较,DN组ET及ET/NO明显高于NDN组(P<0.01),NO明显低于NDN组(P<0.01),ET与NO呈负相关(P<0.01).结论:DN组与NDN组相比,血ET明显升高,NO明显降低,ET、NO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陈露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救治体会

    1989年1月至2001年1月我科共收治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脓肿、脑血管性疾病所致的双侧瞳孔散大病人1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云平;吴雪松;潘荣南;吴维民;刘增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干酪性鼻炎及干酪性鼻窦炎33例报告

    1999~2002年2月我院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3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国庆;彭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脏创伤18例报告

    1990~2000年我院共收治心脏穿透伤18例,救治成功15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秀斌;韦立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伴眼前段外伤的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4例分析

    白内障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对伴有眼前段外伤的外伤性白内障,如果选择的治疗方法不恰当,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1998~2001年以来,我科收治34例34眼伴眼前段外伤的外伤性白内障,采用分次手术的方法提高了PC-IOL的植入率,34眼均能植入PC-IOL,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业明;张玉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