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创伤18例报告

谢秀斌;韦立煌

关键词:心脏创伤, 心脏穿透伤, 现报告如下, 救治成功, 死亡
摘要:1990~2000年我院共收治心脏穿透伤18例,救治成功15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腹股沟疝51例临床分析

    本文收集我院老年病学外科病房1987年6月至2000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5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向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院内感染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0年3月至2001年3月治疗的25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57例患者并发院内感染58例,感染发生率为22.57%;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57.14%,G+杆菌占23.81%,真菌占19.05%;感染部位前3位为腹腔、胃肠道、呼吸道;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功能性肾衰的发生率为41.38%,病死率为24.14%,均明显高于无院内感染的患者(P<0.05).结论:院内感染可影响失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预后.

    作者:班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75例报告)

    1993年1月至2001年10月我科共收治肾外伤7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锦华;李职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归芪血脉康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归芪血脉康口服液原名山珍血脉康口服液,其处方由黄芪、党参、当归、制何首乌等十几种中药材组成,是广西医科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具有益气养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气血不足,气虚血瘀所致的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及心胸疼痛等.黄芪是方中君药,能补诸虚,具益气、补虚、升阳、固表排脓,消肿等功效[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有明显免疫促进和免疫调节功能[2,3].黄芪含多种具生物活性的成分,以黄芪甲苷具专属性.本文通过建立专属性强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以更好地控制归芪血脉康口服液质量.

    作者:黄梦娴;李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腋下小切口与后外侧切口在肺部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2000年1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采用腋下小切口行肺部手术23例,取得满意的效果,与随机抽取的同期采用后外侧切口的肺部手术23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温仁祝;何巍;林辉;廖寿合;蒋志华;郑宝石;冼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电子胃肠镜检查

    异丙酚因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而完全等特点,特别适合短小手术和检查的应用[1].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我们将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电子胃、肠镜检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谭跃;黎振林;李永瑾;周颖;吴丽春;沙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α和TGF-β1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α和TGF-β1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放免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104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的TGF-α和TGF-β1.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的TGF-α和TGF-β1含量均显著升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TGF-α明显高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的TGF-α和TGF-β1在各组患者中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检测血清TGF-α和TGF-β1,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判断及肝硬化癌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小平;詹灵凌;姜海行;唐国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电子大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和早期大肠癌35例

    1998年9月至2000年12月我院采用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各型大肠息肉及早期大肠癌共3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福建;陈红秋;韦爱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的麻醉并发症分析

    1995年10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共进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外科(VATS)手术82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和诊断效果.现对VATS的并发症进行分析.

    作者:黄冰;钱卫;温文钊;王建荔;何并文;潘灵辉;梁锐;赖恩华;廖品琥;顾永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并了解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凋亡率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2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被分别注射APP-17肽、APP-11肽和胰岛素,另1组未用药,并设6只非糖尿病KKAY小鼠为正常对照组.6个月后,用原位末端转移法(TUNEL)对各组胰岛β细胞进行观察,计算凋亡胰岛β细胞的阳性率;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56.24±2.3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7.38±3.65)%(P<0.05),APP-17肽、APP-11肽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9.96±2.69)%,(51.20±2.27)%,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P均≤0.05);胰岛素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为(52.84±4.56)%,绝对值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胰岛β细胞凋亡率在(47.38±3.65)%~(56.54±2.38)%时,所检测的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β细胞凋亡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可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

    作者:梁瑜祯;夏宁;覃保玉;邝晓聪;陈维平;肖常青;王乃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应用水晶微粒子复合树脂进行前牙美容修复

    前牙色泽、形态、结构、大小的异常直接破坏了面部的均衡美与和谐美,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并且影响患者的语音功能及咀嚼功能.自1996年开始我们采用Conquest Crystal水晶微粒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对294名患者的817个前牙进行美容修复,取得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方方;关淑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改进凝血酶原EVC一步测定法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进的凝血酶原EVC(P-E)一步测定法检测血浆异常凝血酶原(DCP)水平在原发性肝细胞癌(PL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本实验室改进的P-E一步测定法检测人血浆中DCP水平,采用R=PTA/PTB为分析指标.结果:R值健康对照组为4.90±0.68;PLC组为3.33±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PLC组R值为4.50±0.71,其与PLC组的R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R≤4.00 定为DCP阳性,则PLC组的DCP阳性率为81.48%,本法特异度为85.45%.结论:此法可用于PLC的诊断以及用于PLC与其它非PLC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此法操作简单,耗时少,需要血浆量小,重复性较好且不需任何特殊设备,易在临床上尤其县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杨玉芳;梁宁生;蒙子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建立巴马长寿老人经EBV转染永生细胞株的方法

    目的:建立用EBV转化长寿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永生细胞株(LCL)的方法.方法:用EBV转染8份百岁以上健康老人,20份89~99岁健康老人及8份66岁以下健康人的血样共36份.采用20%FBS RPMI1640培养液,配合环孢菌素A、植物血凝素(PHA),置37℃ 5%CO2培养箱内培养.结果:成功地获得24份永生细胞株(其中,百岁老人6份,89~99岁老人12份,66岁以下6份).结论:采血后24~48 h之间接种,转化成功率高.转染后2~3周,大部分标本出现细胞分裂、变形,标志着转化成功.超过5周仍无细胞分裂者即发生细胞凋亡.PHA有缓解细胞凋亡的作用,但不能使细胞分裂.污染是引起转染细胞株凋亡的主要因素.严格的无菌操作、保持培养细胞的适当密度、适时换液、打散较大的细胞克隆团是培养LCL的关键.

    作者:吕泽平;郑陈光;杨泽;吴建洲;韦勇;龙桂芳;潘尚领;史晓红;孙玉茹;胡才友;许代娣;庞国防;孙逸平;陈建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

    白细胞介素6(IL-6)由多种细胞产生,与其受体(IL-6R)结合后对免疫应答、骨髓造血及肿瘤生长等多方面产生调节作用.有研究显示IL-6是多发性骨髓瘤、B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发病和转归的重要分子[1].但关于IL-6在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中水平及意义如何,国内报道不多.我们观察了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煌基;刘陶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评价0.37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成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上肢手术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组(RL组,n=20)和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组(BL组,n=20),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注入局麻药25 ml(含1∶400 000肾上腺素),RL组为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BL组为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臂丛神经C5~T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肩关节、肘关节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臂丛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结果:两组的C5~T1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RL组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L组(P<0.05).两组均无毒性反应发生.结论:0.37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长,术后镇痛时间长.

    作者:倪玉霞;刘敬臣;谭冠先;何睿林;王喜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状腺细胞培养的观察和应用

    目的:观察甲状腺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和分泌激素的功能特点,为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取5~8个月胎龄的水囊引产新鲜甲状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培养的甲状腺细胞生长特点,超微结构特点;对培养的甲状腺细胞分泌T3、T4的功能进行测定;并对1例临床诊为甲减的患者进行了甲状腺细胞移植观察.结果:甲状腺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经组织学观察,细胞生长良好,开始为圆形、椭圆形,尔后为多边形,为上皮型细胞,贴瓶生长.培养12 d后,细胞以生长晕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贴瓶生长.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和胶质滴,经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的甲状腺细胞可分泌T3、T4,以培养后的前9 d激素分泌水平较高,10~12 d激素分泌水平逐渐降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激素分泌处于较低水平.经统计学两两比较,各组均数之间的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1例甲减病例移植甲状腺细胞后,临床症状大多消失,实验室检查:T3由移植前的0.35 nmol/L提高到2.4 nmol/L;T4由移植前的3.2 nmol/L提高到40.2 nmol/L;TSH由移植前的67.5 mU/L下降到18.3 mU/L.结论:甲状腺细胞经体外短期培养,生长良好,结构正常,具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通过1例甲减病例的甲状腺细胞移植,显示甲状腺细胞移植对甲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提示甲状腺细胞移植有可能成为甲减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何少健;梁纲;陈维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金银花具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1],为临床常用中药.金银花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和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2],为抗菌有效成分.通过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可以有效控制金银花药材的质量,但原药材质量标准中尚缺含量测定项,因此,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8批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受军;朱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重症型渗出性多型性红斑21例临床观察

    多形红斑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炎症性疾病,有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对称性分布,并有特征性的靶形或虹膜样红斑.其重症型则皮疹分布广泛,出现紫癜性红斑、水疱和大疱、黏膜损害,以及严重的全身症状[1].该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及药物有关.本文收集小儿重症型渗出性多型性红斑21例,现将其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总结如下.

    作者:蓝丹;李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85例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级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组织机构的建立,许多医院相继开展了ADR监测报告工作,ADR造成的危害逐渐引起医药界的重视.我院自1995年开始采用自发报告方式开展ADR监测报告工作,截至1999年,共收集各科上报的ADR病例报告245例,其中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为85例,占34.69%.现将我院4年来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的监测概况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龙英;杨玉芳;李论;周燕文;陆华;刘滔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肝动脉灌注及栓塞疗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6例

    1996年10月至2002年1月,我们对48例肝血管瘤的患者进行了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现对有完整记录的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康平;马亦龙;齐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