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子大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和早期大肠癌35例

刘福建;陈红秋;韦爱昌

关键词:电子大肠镜,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术治疗, 大肠息肉, 早期大肠癌, 现报道如下
摘要:1998年9月至2000年12月我院采用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各型大肠息肉及早期大肠癌共35例,现报道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5组病例的血清IGF-1:①单纯高血压组32例;②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28例;③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组30例;④高血压子代组30例;⑤对照组30例.结果:高血压病各组和高血压子代组的血清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GF-1与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可能与高血压的遗传有关.

    作者:庞明;梁积英;史文;苏卫红;万里凯;陈晖;胡颖虹;欧华军;赖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85例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内各级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组织机构的建立,许多医院相继开展了ADR监测报告工作,ADR造成的危害逐渐引起医药界的重视.我院自1995年开始采用自发报告方式开展ADR监测报告工作,截至1999年,共收集各科上报的ADR病例报告245例,其中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为85例,占34.69%.现将我院4年来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的监测概况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龙英;杨玉芳;李论;周燕文;陆华;刘滔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并了解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凋亡率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2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被分别注射APP-17肽、APP-11肽和胰岛素,另1组未用药,并设6只非糖尿病KKAY小鼠为正常对照组.6个月后,用原位末端转移法(TUNEL)对各组胰岛β细胞进行观察,计算凋亡胰岛β细胞的阳性率;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56.24±2.3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7.38±3.65)%(P<0.05),APP-17肽、APP-11肽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9.96±2.69)%,(51.20±2.27)%,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P均≤0.05);胰岛素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为(52.84±4.56)%,绝对值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胰岛β细胞凋亡率在(47.38±3.65)%~(56.54±2.38)%时,所检测的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β细胞凋亡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可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

    作者:梁瑜祯;夏宁;覃保玉;邝晓聪;陈维平;肖常青;王乃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34例腕掌侧严重切割伤早期治疗分析

    腕掌部切割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损伤后早期处理不当可造成手部功能的严重障碍.现将我院 1995年8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34例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兵;赵顺吕;蒙云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浆中格拉司琼和阿霉素质量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测定血浆中格拉司琼(GRN)和阿霉素(ADM)质量浓度的方法.方法:甲醇∶磷酸二氢胺(0.01 mol/L)∶冰乙酸(70∶30∶0.5)为流动相,pH2.9,流速0.5 ml/min,CLC-ODS柱(15 cm×6.0 mm,5 μm),荧光检测,GRN检测波长:λex=310 nm和λem=420 nm,ADM检测波长:λex=495 nm和λem=545 nm.结果:GRN、ADM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 8、r=0.999 9,线性范围:GRN 为25~125 μg/L, ADM 为250~1 250 μg/L.两药回收率分别为85.50%,84.78%,日内RSD<5.0%.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格拉司琼和阿霉素质量浓度操作简便、灵敏,可用于临床的血药浓度监测,两者互不干扰.

    作者:黄其春;凃文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扩张的影像与临床表现

    本文收集3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汉康;胡承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多针全方位冷冻治疗大肝癌45例疗效分析

    1997年9月至2001年10月,我科应用多针全方位冷冻治疗大肝癌4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强;陆志宏;施德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归芪血脉康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归芪血脉康口服液原名山珍血脉康口服液,其处方由黄芪、党参、当归、制何首乌等十几种中药材组成,是广西医科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具有益气养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气血不足,气虚血瘀所致的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及心胸疼痛等.黄芪是方中君药,能补诸虚,具益气、补虚、升阳、固表排脓,消肿等功效[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有明显免疫促进和免疫调节功能[2,3].黄芪含多种具生物活性的成分,以黄芪甲苷具专属性.本文通过建立专属性强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以更好地控制归芪血脉康口服液质量.

    作者:黄梦娴;李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状腺细胞培养的观察和应用

    目的:观察甲状腺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和分泌激素的功能特点,为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取5~8个月胎龄的水囊引产新鲜甲状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培养的甲状腺细胞生长特点,超微结构特点;对培养的甲状腺细胞分泌T3、T4的功能进行测定;并对1例临床诊为甲减的患者进行了甲状腺细胞移植观察.结果:甲状腺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经组织学观察,细胞生长良好,开始为圆形、椭圆形,尔后为多边形,为上皮型细胞,贴瓶生长.培养12 d后,细胞以生长晕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贴瓶生长.电镜下,可见细胞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和胶质滴,经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的甲状腺细胞可分泌T3、T4,以培养后的前9 d激素分泌水平较高,10~12 d激素分泌水平逐渐降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激素分泌处于较低水平.经统计学两两比较,各组均数之间的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1例甲减病例移植甲状腺细胞后,临床症状大多消失,实验室检查:T3由移植前的0.35 nmol/L提高到2.4 nmol/L;T4由移植前的3.2 nmol/L提高到40.2 nmol/L;TSH由移植前的67.5 mU/L下降到18.3 mU/L.结论:甲状腺细胞经体外短期培养,生长良好,结构正常,具有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通过1例甲减病例的甲状腺细胞移植,显示甲状腺细胞移植对甲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提示甲状腺细胞移植有可能成为甲减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何少健;梁纲;陈维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改良去带乙状结肠可控原位新膀胱术8例临床分析

    2000年7月至2001年我院自行设计施行改良去带乙状结肠可控原位新膀胱术8例,随访3~22个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明贵;陈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ICAM-1和sE-selectin,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BUN、Cr、Ccr及UAER.结果:①所有糖尿病患者(包括3组)血清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有肾病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临床白蛋白尿组)sICAM-1及sE-selectin水平又高于无肾病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③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1与sE-selectin呈正相关(r=0.64,P<0.01);④sICAM-1的水平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44,P<0.05);⑤sE-selectin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r=0.45,P<0.05).结论:血清sICAM-1及sE-selectin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过程,是糖尿病病情变化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指标之一.糖尿病患者中可溶性黏附分子尤其是E-选择素水平可能与代谢控制有关.

    作者:温玉洁;胡欣;姜友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海洛因依赖者凝血4项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有关海洛因依赖者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受损的研究已多有报道[1~4],但有关海洛因依赖者的凝血系统受损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海洛因依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检测,了解海洛因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同时还对海洛因依赖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了解肝细胞是否受损,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碧燕;李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干酪性鼻炎及干酪性鼻窦炎33例报告

    1999~2002年2月我院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3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国庆;彭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并早期肾病患者的血脂改变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中DN的发生率约为20%, 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血脂异常是DN的一个危险因素,而DN本身也可引起血脂异常[1].脂蛋白(a)[Lp(a)]因为具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样结构及Kringle结构,故它有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性质,一般认为Lp(a)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Lp(a)可能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2].但有关Lp(a)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尚有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脂代谢[包括Lp(a)]紊乱,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阶段的改变.

    作者:雍军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原发性痛经指痛经不伴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即功能性痛经[1].本病严重影响了青年女性的学习和工作.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此病的理想药物.微波辐射热疗是一种新型物理疗法,具有促进组织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的目的.我院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60例采用微波辐射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刚;田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双侧瞳孔散大患者救治体会

    1989年1月至2001年1月我科共收治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脓肿、脑血管性疾病所致的双侧瞳孔散大病人11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云平;吴雪松;潘荣南;吴维民;刘增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105例临床观察

    1999年4月至2002年3月我科对105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高压氧治疗(HBOT),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纯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时期肾病时的血脂、载脂蛋白的变化,并与无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血脂、载脂蛋白水平与无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肾病三亚组之间血脂、载脂蛋白亦有差异,且血脂、载脂蛋白随糖尿病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高血脂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则加重血脂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梁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我院20年儿科住院死亡病因回顾分析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边陲,由于历史、文化及各种原因使儿童医疗卫生、保健也相对置后,为进一步促进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卫生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我们将本院1981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儿科住院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找出死亡主要病因及特点,为提供相应干预措施提出科学依据.

    作者:杜华;黄雀伶;李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重症型渗出性多型性红斑21例临床观察

    多形红斑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炎症性疾病,有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对称性分布,并有特征性的靶形或虹膜样红斑.其重症型则皮疹分布广泛,出现紫癜性红斑、水疱和大疱、黏膜损害,以及严重的全身症状[1].该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及药物有关.本文收集小儿重症型渗出性多型性红斑21例,现将其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总结如下.

    作者:蓝丹;李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