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洛因依赖者凝血4项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周碧燕;李飞

关键词:海洛因依赖者, 凝血系统, 指标,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受损,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活酶时间, 对照组, 现报道如下,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健康, 肝细胞, 血浆, 检测, 活化, 测定
摘要:有关海洛因依赖者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受损的研究已多有报道[1~4],但有关海洛因依赖者的凝血系统受损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海洛因依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检测,了解海洛因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同时还对海洛因依赖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了解肝细胞是否受损,现报道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头位剖宫产指征分析

    当前国内剖宫产率不断上升,在剖宫产指征掌握上有存在不适当或无明确指征的问题,本文就我院2000年头位剖宫产指征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在保证母子平安的条件下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杜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局部注射曲安缩松治疗口腔扁平苔藓40例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病,病因迄今不明,治疗上很困难.1992~2000年,笔者采用意大利里沙化马大药厂生产的长效类固醇曲安缩松混悬液黏膜下注射治疗OLP,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手术30例分析

    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有手术指征,选择子宫活动、盆腔无明显粘连、无盆腔手术史、子宫在8~16孕周大的30例非脱垂子宫行经阴道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495例临床报告

    我科自1992年5月至2002年3月开展各类腹腔镜手术49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建强;梁中骁;黄顺荣;赫军;李辛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不同部位带蒂胸腹轴型皮瓣修复上肢深度蛇伤溃疡36例

    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院共收治蛇伤溃疡创面患者113例,其中36例上肢深部组织外露患者采用8种不同类型的胸/腹带蒂轴型皮瓣修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达恩;王润秀;林源;李德绘;张立明;黎洪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穿琥宁静滴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分析

    2000年4月至2001年7月我科应用穿琥宁注射液配伍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386例,其中12例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总结如下.

    作者:邱宝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胆汁癌胚抗原及脱落细胞检测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胆管癌术前定性诊断的方法.方法:对胆管癌病人32例行术前、术后胆汁癌胚抗原( CEA)检测及术前血清CEA胆汁中癌细胞检测.同时对105例胆管结石病人行术前、术后胆汁CEA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胆管癌病人术前胆汁CEA明显高于术前血清CEA、术后胆汁CEA及胆管结石病人术前、术后胆汁CEA ,两者差异显著(P<0.01).胆管癌胆汁CEA诊断阳性率为87.5%( 28/32),胆汁癌细胞检测阳性率为 28.1%(9/32).结论:胆汁CEA和胆汁癌细胞检测对胆管癌的术前定性诊断有较大的价值,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胆管癌定性诊断的确诊率.

    作者:刘远文;褚光平;胡幼林;黄平;蔡敬铭;林正奎;刘强;黄海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原发性痛经指痛经不伴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即功能性痛经[1].本病严重影响了青年女性的学习和工作.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此病的理想药物.微波辐射热疗是一种新型物理疗法,具有促进组织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的目的.我院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60例采用微波辐射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刚;田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断指再植21例

    小儿手指离断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一旦遭致伤断,家长们要求再植的欲望极为强烈.我科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7月共进行小儿手指离断再植手术21例25指,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沙轲;杨志;韦庆军;阳富春;丁晓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复杂性眼外伤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由于超声检查不受屈光间质的影响且有较强的分辨力,对眼外伤所致的眼内异物及并发症能较好地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它辅助检查的不足.本文结合临床讨论了B超在复杂性眼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眼外伤的超声检查诊断水平.

    作者:蒋林志;梁勇;刘若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扩张的影像与临床表现

    本文收集3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汉康;胡承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肿胀临床及CT表现与预后

    颅脑损伤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肿胀是严重颅脑外伤的一种类型,其病死率为50%~100%[1].1996~2001年我科共收治经CT证实急性硬膜下血肿伴急性脑肿胀患者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伟水;甘渭河;汤树洪;罗红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舒贝洛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舒贝洛(头孢呋辛钠,Cefuroxime Sodium)为半合成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大多数G+菌、G-菌均有效,对β-内酰胺酶稳定,临床应用日趋广泛.而替硝唑(Tinidazole)则是新一代硝基咪唑类药物,特点是抗厌氧菌、抗原虫的活性强,T1/2长,耐受性好,体内分布广泛,耐药性低.临床上在治疗细菌合并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时,常将抗厌氧菌药与抗菌药联合应用.本实验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对舒贝洛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进行了考察,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万衡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的心肺转流管理(附22例报告)

    1994年10月至1999年10月我院共进行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手术22例,疗效良好,现将心肺转流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陈冠中;吴长英;周慧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并了解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凋亡率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2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被分别注射APP-17肽、APP-11肽和胰岛素,另1组未用药,并设6只非糖尿病KKAY小鼠为正常对照组.6个月后,用原位末端转移法(TUNEL)对各组胰岛β细胞进行观察,计算凋亡胰岛β细胞的阳性率;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56.24±2.3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7.38±3.65)%(P<0.05),APP-17肽、APP-11肽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9.96±2.69)%,(51.20±2.27)%,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P均≤0.05);胰岛素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为(52.84±4.56)%,绝对值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胰岛β细胞凋亡率在(47.38±3.65)%~(56.54±2.38)%时,所检测的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β细胞凋亡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可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

    作者:梁瑜祯;夏宁;覃保玉;邝晓聪;陈维平;肖常青;王乃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电子胃肠镜检查

    异丙酚因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而完全等特点,特别适合短小手术和检查的应用[1].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我们将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电子胃、肠镜检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谭跃;黎振林;李永瑾;周颖;吴丽春;沙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66例(哮喘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56例(支气管炎组)、献血员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以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咽拭子标本中的CP,采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检测血清CPIgG、IgM抗体.结果:哮喘组CP感染阳性56例(84.8%)、CP抗体阳性55例(83.3%)、支气管炎组分别为18例(32.1%)和19例(33.9%),对照组分别为5例(16.7%)和4例(13.3%),哮喘组CP感染率与CP抗体阳性率均非常显著高于气管炎组和对照组(P<0.000 01);哮喘组CP抗体(IgM、IgG)平均滴度非常显著高于支气管炎组和对照组(P<0.000 01);CP感染的56例哮喘患者在抗哮喘治疗的同时给予抗CP治疗4周,其呼吸道症状完全缓解,复查nPCR或MIF,55例(98.2%)CP转为阴性,仅有1例(1.8%)阳性.结论:CP感染与哮喘的急性发作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的麻醉并发症分析

    1995年10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共进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外科(VATS)手术82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和诊断效果.现对VATS的并发症进行分析.

    作者:黄冰;钱卫;温文钊;王建荔;何并文;潘灵辉;梁锐;赖恩华;廖品琥;顾永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院内感染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0年3月至2001年3月治疗的25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57例患者并发院内感染58例,感染发生率为22.57%;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57.14%,G+杆菌占23.81%,真菌占19.05%;感染部位前3位为腹腔、胃肠道、呼吸道;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功能性肾衰的发生率为41.38%,病死率为24.14%,均明显高于无院内感染的患者(P<0.05).结论:院内感染可影响失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预后.

    作者:班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置入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狭窄10例分析

    1999年5月至2000年5月,我科采用国产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癌性狭窄患者1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海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