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杂性眼外伤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蒋林志;梁勇;刘若川

关键词:眼外伤, 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 眼内异物, 外伤诊断, 屈光间质, 临床讨论, 临床价值, 辅助检查, 分辨力, 并发症, 显示, 断水
摘要:由于超声检查不受屈光间质的影响且有较强的分辨力,对眼外伤所致的眼内异物及并发症能较好地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它辅助检查的不足.本文结合临床讨论了B超在复杂性眼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眼外伤的超声检查诊断水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重叠综合征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以及OSA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以下称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与睡眠呼吸紊乱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141例,其中OSAS组62例,重叠综合征组52例,正常对照组27例,141例均行肺功能测定,并比较3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肺功能指标、夜间睡眠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变化和关系.结果:OSAS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大通气量(MV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重叠综合征组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MVV、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均明显低于OSAS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者的LSaO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OSAS组AHI与FVC、MVV、功能残气量(FRC)呈负相关,其LSaO2与FVC、MVV、FRC呈正相关;重叠综合征组AHI与FEV1、FVC、MVV、MMEF呈负相关,其LSaO2与FEV1、MVV、MMEF呈正相关,两组的LSaO2与AHI均呈负相关.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与肺功能变化及夜间低氧血症有关,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及睡眠血氧饱和度下降与肺容量减少有关,重叠综合征患者因肺功能减低、气道阻力增高而加重睡眠呼吸紊乱和夜间低氧血症.

    作者:梁大华;刘建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电子胃肠镜检查

    异丙酚因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苏醒迅速而完全等特点,特别适合短小手术和检查的应用[1].2001年2月至2002年2月我们将异丙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电子胃、肠镜检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谭跃;黎振林;李永瑾;周颖;吴丽春;沙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我院20年儿科住院死亡病因回顾分析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边陲,由于历史、文化及各种原因使儿童医疗卫生、保健也相对置后,为进一步促进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卫生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我们将本院1981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儿科住院死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找出死亡主要病因及特点,为提供相应干预措施提出科学依据.

    作者:杜华;黄雀伶;李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肩锁关节脱位的X线检查及其诊断

    目的:评价双肩锁关节旋前后前位X线检查对诊断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采用双肩锁关节旋前后前位及常规位置进行X线检查,并将两种X线检查方法的X线表现进行对照.结果:前一方法显示伤侧锁骨远端向上脱位21例,检出率为100%,后一方法显示伤侧锁骨远端向上脱位或半脱位16例,5例未能显示脱位征象,检出率为76.67%(χ2=4.421 1,P<0.05).结论:双肩锁关节旋前后前位X线检查方法对诊断肩锁关节脱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恩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改进凝血酶原EVC一步测定法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进的凝血酶原EVC(P-E)一步测定法检测血浆异常凝血酶原(DCP)水平在原发性肝细胞癌(PL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本实验室改进的P-E一步测定法检测人血浆中DCP水平,采用R=PTA/PTB为分析指标.结果:R值健康对照组为4.90±0.68;PLC组为3.33±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PLC组R值为4.50±0.71,其与PLC组的R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R≤4.00 定为DCP阳性,则PLC组的DCP阳性率为81.48%,本法特异度为85.45%.结论:此法可用于PLC的诊断以及用于PLC与其它非PLC的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此法操作简单,耗时少,需要血浆量小,重复性较好且不需任何特殊设备,易在临床上尤其县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杨玉芳;梁宁生;蒙子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阿司匹林治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不孕43例

    近研究发现,不孕患者的体内存在着子宫内膜抗体、卵巢抗体等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这些抗体可导致不孕.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阿司匹林配伍叶酸治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的不孕患者4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斯;欧奇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1999年11月至2001年12月我科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50例均获得成功.现将该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雪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选择哮喘急性发作66例(哮喘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56例(支气管炎组)、献血员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以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咽拭子标本中的CP,采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检测血清CPIgG、IgM抗体.结果:哮喘组CP感染阳性56例(84.8%)、CP抗体阳性55例(83.3%)、支气管炎组分别为18例(32.1%)和19例(33.9%),对照组分别为5例(16.7%)和4例(13.3%),哮喘组CP感染率与CP抗体阳性率均非常显著高于气管炎组和对照组(P<0.000 01);哮喘组CP抗体(IgM、IgG)平均滴度非常显著高于支气管炎组和对照组(P<0.000 01);CP感染的56例哮喘患者在抗哮喘治疗的同时给予抗CP治疗4周,其呼吸道症状完全缓解,复查nPCR或MIF,55例(98.2%)CP转为阴性,仅有1例(1.8%)阳性.结论:CP感染与哮喘的急性发作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11例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但随着该手术的广泛开展,术后翻修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共翻修11例.现就翻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黄成彬;肖增明;李世德;杨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常规疗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32例疗效观察

    拉米夫定(Lamivudine,简称3TC,商品名:贺普丁)是一种新型的核苷类似物,具有很强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作用,近几年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2]}.1999~2001年我院应用常规疗法联合3TC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13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务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应用水晶微粒子复合树脂进行前牙美容修复

    前牙色泽、形态、结构、大小的异常直接破坏了面部的均衡美与和谐美,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并且影响患者的语音功能及咀嚼功能.自1996年开始我们采用Conquest Crystal水晶微粒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对294名患者的817个前牙进行美容修复,取得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方方;关淑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DN)与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DM)患者56例,分为DN组及非糖尿病肾病组(NDN),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ET及NO水平,并将ET及NO进行相关分析.结果:DM组血ET及NO水平明显升高(P<0.05),ET/NO无明显变化(P>0.05),DN组与NDN组比较,DN组ET及ET/NO明显高于NDN组(P<0.01),NO明显低于NDN组(P<0.01),ET与NO呈负相关(P<0.01).结论:DN组与NDN组相比,血ET明显升高,NO明显降低,ET、NO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陈露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伴眼前段外伤的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4例分析

    白内障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对伴有眼前段外伤的外伤性白内障,如果选择的治疗方法不恰当,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1998~2001年以来,我科收治34例34眼伴眼前段外伤的外伤性白内障,采用分次手术的方法提高了PC-IOL的植入率,34眼均能植入PC-IOL,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业明;张玉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临床发现,有部分残余肾功能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除外原发病及其它诱因的影响,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后出现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加快.本文通过检测有残余肾功能的CRF患者在MHD前后尿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变化,探讨MHD对有残余肾功能的CRF患者影响.

    作者:米存东;彭智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胶原Ⅳ及层粘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肾病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的水平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将患慢性肾脏疾病而肾功能正常的病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尿毒症病人及正常人分为A、B、C、D组,留清晨空腹血,查血清中上述4种物质的浓度.结果:①血清HA:C组>B组>A组>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HA变化与Cr呈正相关(B、C组r值分别是0.87,0.68);②血清PCⅢ:C组>B组>A组>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CⅢ与Cr呈正相关(B、C组r值分别是0.79,0.72);③血清C-Ⅳ:A组与D组比较无差异,B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1),B、C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C-Ⅳ与Cr呈正相关(B、C组r值分别是0.72,0.82);④血清LN:A组与D组比较无差异,B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01),B、C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LN与Cr呈正相关(B、C组r值分别是0.84,0.75).结论:HA、PCⅢ在Cr升高前即有明显改变,可作为诊断早期肾功能不全的依据.HA、PCⅢ、C-Ⅳ及LN可作为反映不同时期肾功能恶化的指标.

    作者:卢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扩张的影像与临床表现

    本文收集3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汉康;胡承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31例临床分析

    1997~2000年我院共诊治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脏病)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符广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并了解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凋亡率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2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被分别注射APP-17肽、APP-11肽和胰岛素,另1组未用药,并设6只非糖尿病KKAY小鼠为正常对照组.6个月后,用原位末端转移法(TUNEL)对各组胰岛β细胞进行观察,计算凋亡胰岛β细胞的阳性率;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56.24±2.38)%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7.38±3.65)%(P<0.05),APP-17肽、APP-11肽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9.96±2.69)%,(51.20±2.27)%,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P均≤0.05);胰岛素组胰岛β细胞的凋亡率为(52.84±4.56)%,绝对值低于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胰岛β细胞凋亡率在(47.38±3.65)%~(56.54±2.38)%时,所检测的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β细胞凋亡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APP-17肽、APP-11肽、胰岛素可减少胰岛β细胞的凋亡.

    作者:梁瑜祯;夏宁;覃保玉;邝晓聪;陈维平;肖常青;王乃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评价0.37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成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上肢手术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组(RL组,n=20)和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液组(BL组,n=20),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均注入局麻药25 ml(含1∶400 000肾上腺素),RL组为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BL组为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臂丛神经C5~T1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肩关节、肘关节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臂丛神经阻滞维持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结果:两组的C5~T1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RL组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和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L组(P<0.05).两组均无毒性反应发生.结论:0.375%罗哌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长,术后镇痛时间长.

    作者:倪玉霞;刘敬臣;谭冠先;何睿林;王喜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妊高征HELLP综合征4例误诊分析

    1 病例介绍例1:患者28岁,因孕2产1,妊娠36+5周,血压升高,反复抽搐13 h于2001年2月11日18∶00由基层医院转入.患者于当日凌晨抽搐3次,血压25.3/16 kPa,无尿,肝功能检查异常,基层医院诊断为产前子痫合并心肾功能衰竭、合并乙型肝炎,经解痉、冬眠、强心、利尿治疗后转本院.入院检查:T36℃,P110次/min,R24次/min,Bp28/10.7 kPa,患者呈深昏迷,球结膜及全身水肿,腹壁皮肤轻度黄染.心率110次/min,律整,无杂音,双肺湿口罗音,尿袋中有酱红色血尿50 ml,胎心音100次/min,无宫缩,NST无反应型.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痉挛,色淡及黄斑中心暗淡.B超示:肝脏轻度肿大.化验:Hb90 g/L,WBC5.9×109/L,Pt24×109/L,Ret0.035,LDH 760 U,AST 130 IU/L,总胆红素50.2 μmol/L,间接胆红素31.9 μmol/L,乙肝三对(-),尿潜血(),APTT45.1 s,PT14.9 s,Fb1.7 g/L,诊断:产前子痫,溶血肝酶上升和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胎儿宫内窘迫.19∶00紧急行剖宫产术,术中见褐色血性腹腔积液400 ml,新生儿出生Apgar3分,复苏成功.手术出血1 000 ml,配输新鲜血、血小板及新鲜冰冻血浆,患者持续昏迷,心率150次/min,血压24/16 kPa,经脱水、强心、降压后于入院后10 h清醒.送MICU监护,次日无尿,BUN17.7 μmol/L,Cr416 μmol/L,停用甘露醇改用速尿及丹参治疗后症状好转.术后第2天出现高血压危象及隐性消化道出血,经内科对症治疗好转.6 d后肝功能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术后14 d母婴出院,21 d复查肾功能正常.

    作者:徐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