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治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不孕43例

杨永斯;欧奇志

关键词:阿司匹林, 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 抗体阳性, 不孕患者, 膜抗体, 现报告如下, 免疫性抗体, 叶酸, 配伍, 内存, 卵巢
摘要:近研究发现,不孕患者的体内存在着子宫内膜抗体、卵巢抗体等多种自身免疫性抗体,这些抗体可导致不孕.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阿司匹林配伍叶酸治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的不孕患者43例,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胃癌出血64例临床分析

    我院1985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老年胃癌并出血64例,现就其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唐任斌;石荣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S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15例

    1996年12月至2000年6月,我院共收治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15例,均采用后路SF(Spinal Fixafion)内固定系统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毓金;彭维波;黄卫国;韦仕战;陆敏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与氟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比较阿托伐他汀与氟伐他汀的临床调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9例TC≥5.98 mmol/L,或合并TG≥2.00 mmol/L或合并HDL-C男<1.04 mmol/L,女<1.17 mmol/L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A组)29例,氟伐他汀组(F组)30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F组给予氟伐他汀20 mg/d,晚上8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分别观察降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4周后及8周后,TC、TG、TDL-C、TC-HDL-C/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TC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LDL-C、TG下降阿托伐他汀组明显优于氟伐他汀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TG和LDL-C的作用较氟伐他汀强,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可用于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治疗.

    作者:段小嬿;梁积英;陈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清S100B蛋白、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S)水平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24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和NES含量,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S100B蛋白和NES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治疗后缺血性脑血管病S100B蛋白水平迅速下降(P<0.001),而出血性脑血管病NES表达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100B蛋白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S100B蛋白和NES是脑早期缺血缺氧性损伤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标志.

    作者:葛益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特异性转移因子对宫颈癌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黏附抑制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特异性转移因子(STF)在化、放疗宫颈癌患者的体内生物学活性.方法:对化、放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STF行免疫治疗.利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结果:实验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有45%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实验组白细胞黏附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山羊来源的STF对化、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有一定的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作用,并能显著提高白细胞黏附抑制率.

    作者:陈心秋;王威廉;黄薇;周德南;唐凯;唐步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浆中格拉司琼和阿霉素质量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测定血浆中格拉司琼(GRN)和阿霉素(ADM)质量浓度的方法.方法:甲醇∶磷酸二氢胺(0.01 mol/L)∶冰乙酸(70∶30∶0.5)为流动相,pH2.9,流速0.5 ml/min,CLC-ODS柱(15 cm×6.0 mm,5 μm),荧光检测,GRN检测波长:λex=310 nm和λem=420 nm,ADM检测波长:λex=495 nm和λem=545 nm.结果:GRN、ADM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9 8、r=0.999 9,线性范围:GRN 为25~125 μg/L, ADM 为250~1 250 μg/L.两药回收率分别为85.50%,84.78%,日内RSD<5.0%.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格拉司琼和阿霉素质量浓度操作简便、灵敏,可用于临床的血药浓度监测,两者互不干扰.

    作者:黄其春;凃文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金银花具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1],为临床常用中药.金银花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和异绿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2],为抗菌有效成分.通过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可以有效控制金银花药材的质量,但原药材质量标准中尚缺含量测定项,因此,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8批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受军;朱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非手术综合性治疗重症胰腺炎48例临床分析

    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mcreatitis,ASP)是一种危重急腹症,预后凶险,过去多主张手术治疗,但病死率高达30%~80%[1].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科共收治ASP48例,由于在早期即进行了前瞻性的临床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剑波;林中;何子选;刘泓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脏创伤18例报告

    1990~2000年我院共收治心脏穿透伤18例,救治成功15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秀斌;韦立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钻颅穿刺血肿引流术78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对中等量及大量脑出血内科采用的保守治疗及外科的钻颅、开颅手术均未取得完满的效果.我院1995~1999年应用经CT或MRI立体定向经皮细孔(直径3 mm)钻颅穿刺血肿引流术对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德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建成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设正常组(N组,6只);糖尿病非治疗组(DM组,8只);糖尿病+依那普利治疗组(DE组,8只).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体重、24 h尿蛋白排泄、肾重、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等生化指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肾脏核因子-κB的表达及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DM组相比,DE组肾脏肥大指数、24 h尿蛋白排泄量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P<0.01),肾组织核因子-κB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同时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改变亦减轻.结论:依那普利通过下调肾组织核因子-κB的表达发挥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作者:唐灵;梁志清;张木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6例

    1994~2000年,我院采用手法整复、联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6例,结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继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干酪性鼻炎及干酪性鼻窦炎33例报告

    1999~2002年2月我院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干酪性鼻炎及鼻窦炎3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国庆;彭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在全肺切除术中的应用

    全肺切除术常规在心包外处理肺血管,当心包外处理肺血管困难时,切开心包处理肺血管,有利于安全地切除病侧全肺.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们采用切开心包处理肺血管术式完成常规心包外处理肺血管困难的全肺切除术7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岳培;陈启福;宋剑非;李安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柳州地区哮喘患者吸入类固醇治疗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吸入类固醇(ICS)治疗现状,寻找ICS治疗率低下的原因.方法:对58例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4例从未接受ICS治疗,17例接受过ICS治疗但已停药,7例正在接受ICS治疗.哮喘患者ICS治疗率三级医院高于二级以下医院,呼吸专科高于非呼吸专科,住院部高于门诊.34例未接受ICS治疗者,33例为医生未推荐使用.结论:哮喘患者ICS治疗率低,须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哮喘知识教育.

    作者:李瑞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常温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的心肺转流管理(附22例报告)

    1994年10月至1999年10月我院共进行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手术22例,疗效良好,现将心肺转流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陈冠中;吴长英;周慧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诊科就诊病种及危重病人抢救5年回顾分析

    为了解我院急诊科就诊人数的动态变化,本文就1996~2000年到急诊科就诊人数及危重病人抢救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确定危重病疾病谱,为今后急诊科工作重点的确立提供依据.

    作者:陈蒙华;刘唐威;肖常青;覃军;李月明;宋观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胸部刀伤91例急诊救治体会

    1989年10月至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胸部刀伤91例,占同期胸部伤的80.3%,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扩张的影像与临床表现

    本文收集3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汉康;胡承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尿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肾病综合征(NS)患儿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导致病情恶化,但临床上却较少出现明显的血栓形成症状,给识别高凝状态及抗凝治疗带来困难[1].本文通过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血、尿D-二聚体(D-dimer)的测定,探讨NS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时血尿D-dimer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振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