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琨
作者:马飞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何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控制膳食及膳食纤维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356例,其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量控制在16~25 g/d,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结果:经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由(9.84±3.51)mmol/L降至(6.82±2.65)mmol/L,餐后2 h血糖由(13.08±5.12)mmol/L降至(10.57±4.64)mmol/L,P均<0.01.结论: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陈绍萱;滕忠爱;张勇胜;耿德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A的方法.方法:以环孢素D为内标.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结果:本法CsA与CsD分离效果好.在50~1000 μg/L范围线性良好,平均方法回收率为101.78%,日内及日间精密度<8%(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能较好的满足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需要.
作者:刘滔滔;钟小斌;唐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复习重症肌无力(MG)危象抢救的体会及经验.方法:对10年间抢救23例MG危象的临床特点、救治方法、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平均发病年龄约37岁,自MG发病至发生危象约2年,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诱因.延髓肌麻痹需高度重视.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平均为2周.并发症以肺炎及肺部感染为常见,激素治疗是主要手段之一.所有病人应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死亡率为21.74%.结论:及时插管甚至预防性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可改善危象的预后,明显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金瓯;莫雪安;黄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裴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杨小辉;纪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唐卫中;唐宗江;高枫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莫景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选择性动脉灌注及栓塞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头颈部肿瘤进行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插管,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化疗药灌注或灌注加栓塞,联合放疗或手术治疗.结果:43例总有效率(CR+PR)为86%,其中完全缓解(CR)为9例.结论:对头颈部肿瘤进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及栓塞并联合放疗及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亦龙;崔英;赖少侣;齐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彭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对158例甲状腺癌中55例术后复发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手术方式及术后甲状腺癌的治疗等8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癌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病理类型、侵润程度及手术方式与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认为在治疗甲状腺癌中必须综合考虑几个与复发有关的因素,以便减少复发.
作者:曾先捷;莫立根;许坚;张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与肝功能Child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方法:用RIA法检测68例肝硬化患者血浆ET,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浆E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ET水平随肝功能Child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逐级增高.结论:肝硬化血浆ET水平检测对判断肝功能损害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ET升高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潘兴源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陈业强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VEGF表达与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5例NPC、15例鼻咽良性肿瘤、15例无瘤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鼻咽癌中转移组41例,非转移组24例.结果:NPC组织VEGF表达显著高于鼻咽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转移组又较非转移组的表达高,差异有显著性;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NPC组织中VEGF表达与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转移潜能及预后指标,有助于预测NPC转移的高危患者,对采用血管生成抑制剂防止NPC转移有参考价值.
作者:李杰恩;黄光武;徐志文;韦敏怡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相对少见,发病特点往往不典型,易误诊.我科于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共收治60岁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16例,占同期腰椎间盘突出症3.6%,全部经手术确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山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廖熙俭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刘瑞祥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心脏穿透伤以战时多见,日常生活中亦常有发生.致伤物常为枪弹、弹片或尖刀等锐器,其伤情较重,发展快,情况凶险,据Asfaw对323例心脏刺伤和抢救治疗结果的统计,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总死亡率为19.5%[1].我院1990年12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穿透性心脏损伤病人12例,经抢救治疗,11例痊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8.3%,治疗效果尚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贵俦;陈翠群;梁艳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院神经外科1998年10~12月应用立体定向仪与CT结合进行脑内血肿排空术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家康;黄河清;林健;郑捷敏;陆建吾;文超勇;兰学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