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分析

郑金瓯;莫雪安;黄文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危象, 抢救,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复习重症肌无力(MG)危象抢救的体会及经验.方法:对10年间抢救23例MG危象的临床特点、救治方法、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平均发病年龄约37岁,自MG发病至发生危象约2年,上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诱因.延髓肌麻痹需高度重视.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平均为2周.并发症以肺炎及肺部感染为常见,激素治疗是主要手段之一.所有病人应用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死亡率为21.74%.结论:及时插管甚至预防性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可改善危象的预后,明显降低死亡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南滑蜥雌性核型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南滑蜥的染色体核型,讨论核型在分类上的意义.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片,10%Giemsa液染色.结果:南滑蜥雌性核型染色体数2n=30,核型为30,ZW.结论:南滑蜥是较进化的蜥蜴类物种之一,核型在物种的分类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接燕荣;胡启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肺心病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1(ET-1)在肺心病患者急性期血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分光比色法测定血中ET-1和NO含量.结果:肺心病组ET-1和NO分别为(64.9±29.2)ng/L和(5.2±2.1)μmol/L,对照组ET-1和NO分别为(49.1±4.1)ng/L和(4.5±1.0)μmol/L,肺心病组与对照组比,ET-1显著升高(P<0.01),NO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NO含量不高,可能是肺心病长期慢性肺部疾病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受损严重,已不能产生足够的NO来拮抗ET-1,持续高ET-1在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蒋连强;刘卫;杨君;胡海滨;韦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218例单胎臀位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作者:容丽燕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探讨(附46例报告)

    作者:傅一明;梁建新;刘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38例诊治体会

    作者:易丽芸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胰腺损伤的诊断及术式选择(附16例分析)

    作者:许恒利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外伤后脑梗死的CT诊断(附42例报告)

    作者:韦日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血源性乙肝疫苗应用的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血源性乙肝疫苗接种7年后的抽查,深入了解血源性疫苗的远期免疫效果,藉以评价血源性疫苗在阻断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血源性乙肝疫苗对肝癌高发区632例血清乙肝二对半标志物全部阴性的0~7岁婴儿进行免疫接种.用ELISA及PCR法分别检测随机抽查的300例血清中的乙肝病毒二对半标志物及HBVDNA,并进行AFP及肝功能检测.结果:HBsAg阳性率为6.0%(18/300),其中仅有44.4%(8/18)应用PCR方法检测到HBVDNA,HBVDNA阳性仅占全部抽检对象的2.7%(8/300).抗-HBs的阳性率为70.7%(212/300)、HBsAg的检出率、HBVDNA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当地一般人群(P<0.001),而抗-HBs转阳率亦显著高于同一人群的阳性率.结论:血源性乙肝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的水平传播.在HBsAg阳性者中仅有少数能检测到HBVDNA,提示血源性乙肝疫苗可能有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抑制HBV的体内复制.

    作者:李国坚;周桂英;罗光汉;吴继周;江建宁;单晓阳;梁任祥;韦忠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侧脑室注射白细胞介素-2对海马痛单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对海马痛单位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侧脑室给药法,参照Sawyer兔脑图谱,用SN-2型推进器以2 μm/s速度将玻璃微电极插入海马P2~5,L3~6,H6~9处引导神经元自发放电.在P1L4,5H6处埋不锈钢套管,用牙托水配牙托粉固定,作脑室注射用.结果:共引导205个海马放电神经元,选择对伤害性刺激起反应的海马痛单位60个,侧脑室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受体阻断剂抗IL-2单克隆抗体(McAb)和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后,发现IL-2能抑制大部分的海马痛单位放电,而此作用被McAb所阻断.纳洛酮能反转IL-2对海马痛单位放电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IL-2能抑制海马痛神经元的放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系统有关.

    作者:覃筱燕;黄忠致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哮喘、慢支和过敏性肺炎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辅助细胞亚群功能的差异

    目的:为了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辅助细胞(TH)亚群功能在哮喘、慢性支气管炎(CB)和过敏性肺炎(HP)中的差异.方法:分别对哮喘、CB和HP患者及正常健康者各10例的BALF中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后的淋巴细胞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4和γ-干扰素(IFN-γ)进行了测定.结果:哮喘组的IL-4水平不但明显高于对照组也明显高于CB组及HP组(P均<0.01);CB组和HP组的IL-4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哮喘组IFN-γ水平不但明显低于对照组,也明显低于CB组和HP组(P均<0.01);CB组和HP组IFN-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哮喘患者生成TH1类因子不足TH2类因子增多,而CB与HP患者则反之,提示哮喘气道炎症类型与CB和HP的炎症类型在免疫学改变上存在明显差别.

    作者:钟定;董临江;梁庆祥;王立军;黄霖;徐效峰;刘喜林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47例危重症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分析

    作者:赵富丽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广西南宁1002名儿童特发性高钙尿症的调查

    作者:覃远汉;李铭芳;林善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腹直肌旁小切口在输尿管取石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世良;王全好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CD3 AK细胞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为了解CD3 AK细胞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CD3,AK细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39例,观察病人T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经CD3 AK细胞治疗后的病人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均明显增高,SIL-2R水平降低.结论:CD3 AK细胞能提高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高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正常对照组47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27例、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33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组22例、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14例血浆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浆内皮素为(83.16±48.23)ng/L,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为(78.47±57.33)ng/L,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ET(51.19±16.75)ng/L,CGRP(36.89±17.30)ng/L,有显著性差异,P<0.05 .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CGRP为(84.92±52)ng/L,较无血管并发症组CGRP(45.75±27.77)ng/L增高,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与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ET、CGRP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病人ET、CGRP较正常人升高,主要与血管病变有关,糖尿病病人在临床尚未出现血管病变表现时即已有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作者:刘红;王乃尊;黄瑞衡;梁敏;陈青云;秦映芬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喉阻塞危象的紧急救治(附5例分析)

    作者:徐志文;黄光武;农辉图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腕部离断再植25例临床报告

    作者:杨小辉;纪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复方壳聚糖降脂颗粒剂的研究

    目的:壳聚糖和中药研制成复方降脂颗粒剂.方法:合成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与山楂叶、决明子等提取物配制成颗粒剂,进行毒性试验和临床观察.结果:30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6周后,降低TC和TG有效率分别为84.2%和69.2%,增高HDL-Ch有效率为68.8%.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是治疗高脂血症安全有效的药剂.

    作者:葛为公;黄崇基;周长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CT定位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脑内血肿15例

    我院神经外科1998年10~12月应用立体定向仪与CT结合进行脑内血肿排空术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家康;黄河清;林健;郑捷敏;陆建吾;文超勇;兰学军 刊期: 1999年第03期

  • 扩张型心肌病50例临床分析

    作者:廖熙俭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