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富丽
作者:何冰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王爱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高心病对右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测量冠心病42例、高心病22例及对照组31例的主肺动脉血流频谱,获取右室收缩时间间期(STI).结果:冠心病组的右室收缩期加速时间(AT)、射血时间(ET)、(√R-R)AT/()、平均加速度(ACV)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高心病组的右室收缩期加速时间(AT)、减速时间(DT)、AT/ET、DT/ET、平均加速度(ACV)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冠心病及高心病的右室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
作者:钱秀芝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裴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染色体畸变和脆性部位表达在鼻咽癌家族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低叶酸培养条件和G显带方法检测一个鼻咽癌家族成员和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脆性部位.结果:家族组染色体畸变率和脆性部位检出数高于对照组(P<0.001),未发现非随机表达位点.两组染色体畸变数和脆性部位检出数均呈线性关系.结论:该家族部分成员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对鼻咽癌的易感性有其内在的遗传背景.某些常见型脆性部位的检出可能不代表家族成员患鼻咽癌风险升高.
作者:雷迅;杨新明;蒋新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唐卫中;唐宗江;高枫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及10例正常人痰和血清的TNF-α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痰中的TNF-α水平[(98.0±20.5)ng/L]明显高于血清[(12.5±4.0)ng/L]和正常对照组痰液[(22.0±6.8)ng/L](P<0.05).而且COPD痰中TNF-α水平与FEV1呈明显负相关(r=-0.45,P<0.05).结论:TNF-α在COPD气道炎症及气道阻塞的形成的机制上有重要作用,痰液检测TNF-α含量较血清更能直接反映气道炎症轻重.
作者:陆光润;柳广南;钟小宁;邓静敏;苏红;许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为深入揭示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广西116例HBsAg阳性和52例HBsAg阴性孕妇外周血及其引产胎儿胎心血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检测.结果:HBsAg阳性、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 DNA阳性孕妇胎儿HBV DNA检出率(51.3%、90.2%、83.8%)均分别显著高于其对照组(3.9%、21.2%、0.0%).Logistic回归分析选出的孕妇HBV宫内感染危险因素有HBsAg、HBeAg、HBV DNA和孕期.结论:广西HBV宫内感染率较高,HBsAg阴性孕妇也可能发生HBV宫内感染;孕妇HBsAg、HBeAg尤其是HBV DNA阳性以及孕期是HBV宫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梁浩;邬质彬;郭湘碧;徐国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陶盛庆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1(ET-1)在肺心病患者急性期血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健康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分光比色法测定血中ET-1和NO含量.结果:肺心病组ET-1和NO分别为(64.9±29.2)ng/L和(5.2±2.1)μmol/L,对照组ET-1和NO分别为(49.1±4.1)ng/L和(4.5±1.0)μmol/L,肺心病组与对照组比,ET-1显著升高(P<0.01),NO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NO含量不高,可能是肺心病长期慢性肺部疾病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受损严重,已不能产生足够的NO来拮抗ET-1,持续高ET-1在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蒋连强;刘卫;杨君;胡海滨;韦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陈伟坚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我院自1983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246例,其中行手术治疗20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74例次(35.6%).现就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分析如下.
作者:赖新峰;林良辉;陈翠群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CD3 AK细胞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CD3,AK细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39例,观察病人T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经CD3 AK细胞治疗后的病人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均明显增高,SIL-2R水平降低.结论:CD3 AK细胞能提高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高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对158例甲状腺癌中55例术后复发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手术方式及术后甲状腺癌的治疗等8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癌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病理类型、侵润程度及手术方式与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认为在治疗甲状腺癌中必须综合考虑几个与复发有关的因素,以便减少复发.
作者:曾先捷;莫立根;许坚;张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控制膳食及膳食纤维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356例,其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量控制在16~25 g/d,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结果:经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由(9.84±3.51)mmol/L降至(6.82±2.65)mmol/L,餐后2 h血糖由(13.08±5.12)mmol/L降至(10.57±4.64)mmol/L,P均<0.01.结论: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陈绍萱;滕忠爱;张勇胜;耿德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彭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与肝功能Child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方法:用RIA法检测68例肝硬化患者血浆ET,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浆E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ET水平随肝功能Child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逐级增高.结论:肝硬化血浆ET水平检测对判断肝功能损害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ET升高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潘兴源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冼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闭式扩张术后二尖瓣再狭窄(MRS)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TMC)后MRS患者再次施行PTMC.结果:两组二尖瓣口面积(MVA)分别增加71%和78%.闭式扩张术后经再次PTMC,MVA从(1.35±0.34)cm2提高到(2.31±0.32)cm2,左房压(LAP)由(2.31±1.10)kPa降到(1.27±0.87)kPa,二尖瓣跨瓣压差(MPG),从(1.64±0.61)kPa降到(0.62±0.39)kPa.PTMC后MRS组,再次PTMC:MVA从(1.25±0.24)cm2提高到(2.23±0.42)cm2,LAP由(3.30±0.61)kPa降到(1.26±0.36)kPa,MPG由(1.84±0.73)kPa降到(0.59±0.20)kPa.结论:再次PTMC与首次PTMC效果相同.
作者:罗继健;韦金儒;朱树雄;赵定菁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董桂甫;兰天露;张路灯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