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生;杨帆;陆益;肖晓兰;蒙子卿;Jerrold Weiss
目的:为了解CD3 AK细胞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CD3,AK细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39例,观察病人T细胞亚群和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经CD3 AK细胞治疗后的病人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比值均明显增高,SIL-2R水平降低.结论:CD3 AK细胞能提高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高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陶盛庆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陈斌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选择性动脉灌注及栓塞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头颈部肿瘤进行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插管,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化疗药灌注或灌注加栓塞,联合放疗或手术治疗.结果:43例总有效率(CR+PR)为86%,其中完全缓解(CR)为9例.结论:对头颈部肿瘤进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及栓塞并联合放疗及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亦龙;崔英;赖少侣;齐锋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罗小玲;王卡琳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易丽芸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VEGF表达与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5例NPC、15例鼻咽良性肿瘤、15例无瘤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鼻咽癌中转移组41例,非转移组24例.结果:NPC组织VEGF表达显著高于鼻咽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转移组又较非转移组的表达高,差异有显著性;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NPC组织中VEGF表达与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转移潜能及预后指标,有助于预测NPC转移的高危患者,对采用血管生成抑制剂防止NPC转移有参考价值.
作者:李杰恩;黄光武;徐志文;韦敏怡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nm23-H1蛋白与乳腺上皮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乳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39例乳腺癌,nm23-H1阳性表达率为33.3%(13/39),无淋巴结转移的31例乳腺癌阳性率为77.4%(24/31),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良性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阳性率为100%(11/11),乳腺癌阳性率为52.9%(37/7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nm23在抑制乳腺癌浸润与转移中起一定作用,检测nm23蛋白表达可能对人乳腺癌转移的预测有价值.
作者:韦义萍;马韵;邓卓霖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庆大霉素(GM)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豚鼠20只,随机分为GM组和GM+bFGF组各10只,GM组按每只80mg/kg.d-1肌注GM17d,停药后继续注射生理盐水6d;GM+bFGF组在肌注GM的同时加肌注2000U/kg.d-1 bFGF 17d,停GM后继续注射bFGF6d.用药前、后称体质量,并做统计学t检验:断头处死动物后取肾皮质做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GM组动物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用药前、后体质量变化有显著性意义(t=4.3463,P<0.05),形态上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损害;GM+bFGF组动物无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用药前、后体质量变化无显著性意义(t=0.3893,P>0.05),形态上肾小管上皮细胞基本正常.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庆大霉素肾毒性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巨恩;徐志文;陈纡;梁祖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糖尿病容易并发肺结核,如治疗措施不当,可使两病恶化.我院1995年1月至1998年6月收治的1094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肺结核7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德成;张建全;李海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干胶质瘤的磁共振(MR)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都作了轴位、矢状位或(和)冠状位的MR常规扫描,36例作了增强检查.结果:脑干增大膨突35例,肿瘤效应35例,基底动脉包埋征6例,脑积水3例.肿瘤为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29例有对比增强,表现为片状、结节或肿块状、环状、结节-环状等.38例病理均证实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结论:MR是诊断脑干胶质瘤理想的影像方法.脑干增大膨突、信号异常、片状、结节或肿块状、环状强化为其特征.
作者:李茂;李文美;叶伟;梁漱溟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对158例甲状腺癌中55例术后复发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手术方式及术后甲状腺癌的治疗等8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癌原发肿瘤大小、转移情况、病理类型、侵润程度及手术方式与复发密切相关(P<0.05).结论:认为在治疗甲状腺癌中必须综合考虑几个与复发有关的因素,以便减少复发.
作者:曾先捷;莫立根;许坚;张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徐志文;黄光武;农辉图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陈序;胡振快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韦日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马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病机制.方法:对30例颈动脉系统TIA进行三维经颅多普勒超声(3D-TCD)、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参数(CVDI)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患者存在严重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脑内微循环障碍;病灶侧平均脑血流量下降,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减退;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结论:脑血液动力学障碍是TIA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许永成;韦英海;黄春霞;苏兰花;苏承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曾建业;韦涌初;麦春德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作者:林月群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双氧水通畅试验对输卵管的影响.方法:取17例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瘤患者全宫切除术后之输卵管随机分组分别注入体积分数为1.5%双氧水和质量浓度为0.9%生理盐水.以观察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病理改变.结果:两组的输卵管上皮细胞在形态上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双氧水输卵管通畅试验对输卵管不造成损伤,有其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清;傅凤鸣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