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用与手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效果比较

阎川;李英;罗建红

关键词:根管预备, 机用镍钛锉, 手用镍钛锉
摘要:根管充填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炎的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自2002年开始使用美国登土柏公司生产的ProFile根管扩锉系统,现将机用镍钛锉与手用镍钛锉预备根管的临床效果比较报道如下.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体会

    随着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封堵技术已广泛开展.由于不需开胸手术,对患儿手术创伤及对机体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逐渐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作者:高国一;杨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云南地区男性避孕针可接受性研究

    目的 探讨十一酸睾酮酯男性避孕针在云南地区的可接受性.方法 对注射男性避孕针对象及妻子、管理服务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心理测试.结果 多数使用者是因为女方身体不好、不适合放环而采用男性避孕针;打针后约29%的人自觉身体无变化,26.2%的人感觉较好,部分人反应打针时性欲增强,停针时性欲减弱;使用者认为打针比安全套方便,比男性结扎容易接受,还有人认为注射部位疼痛和使用不方便(需每月打针1次有点麻烦),部分人对长期使用药物的安全和使用价格比较关心.心理测试注射者和未注射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十一酸睾酮酯避孕针作为一种男性避孕方法,可供育龄夫妇知情选择,有利促进男性参与计划生育.对该方法的长期使用安全性、满意程度和服务提供的有关问题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亚平;彭林;速存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放大-染色肠镜临床应用及发展

    放大-染色肠镜(high-magnification chromoscopic colonoscopy)发展史 1975年,日本多田等对普通大肠镜进行改造,利用改变接物镜焦距的调节方式研制成放大纤维大肠镜,对大肠黏膜的微细结构进行观察,并发表了第1篇有关放大肠镜的文献报道,当时所用放大肠镜倍数为0.5~10.0倍.

    作者:王静蓉;李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原位尿流改道的现状及我院15年经验回顾

    膀胱癌根治术目前仍然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有效的方法,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如何重建储尿、排尿功能更接近生理状态下尿路和保护肾功能是泌尿学者一直探索的问题.

    作者:丁明霞;徐鸿毅;王剑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类胚胎玻璃化冷冻研究进展

    胚胎冷冻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其方法有程序化慢速冷冻法和玻璃化冷冻法等.目前临床常规应用是程序化慢速冷冻法,它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冷冻技术,而玻璃化冷冻技术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

    作者:王敏;章晓梅;李永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宫腔积脓的超声诊断和分析

    宫腔积脓又称子宫积脓,宫腔积脓并不常见,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该病多见于老年妇女,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及误诊.

    作者:卢丽娟;李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生儿败血症35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系指细菌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感染.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较主,尤其是早产儿及长期住院者[1].

    作者:舒蕾;窦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多凝集红细胞引起配血不合1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回族,因夜间发热、盗汗、乏力、咳嗽血而入院.重度贫血貌,患者自述曾输过血,无不良反应,家族中无结核病史.

    作者:郭萍;杨通汉;姚富柱;李庆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36例

    2004年~2006年作者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36例,结果全部痊愈,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现彩;杜丽萍;沈婵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生物材料补片在肿瘤切除术腹壁巨大缺损中的应用2例

    资料与方法 2例腹壁巨大缺损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见附表.手术方法:采用全麻,术前1d及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包括侵犯的腹膜及腹壁包块扩大切除后,严格止血.

    作者:张中红;马春笋;查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艾滋病66例临床分析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其机会性感染病原体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作者:许云亚;吴欣华;蒙艳;霍松;陆铭;李辉;周丽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起源.方法 对15例SHL进行组织学观察及11种免疫组化标记: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上皮膜抗原(EMA)、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波形蛋白(Vimentin)、嗜铬素(CgA)、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内皮细胞(Ⅷ因子、CD34)、间皮细胞(MC).结果 SHL主要由表面立方细胞和圆形、多角形细胞二种细胞类型组成;组织结构多样,主要表现为实性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四种结构.免疫组化标记二种细胞共同表达TTF-1和EMA;表面立方细胞表达CK/pan,不表达Vimentin;圆形、多边形细胞表达Vimentin,不达表CK/pan;CgA,Syn,NSE,S-100在少许圆形、多角形细胞中呈弱阳性表达;二种细胞均不表达Ⅷ因子、CD34及MC.结论 SHL可能起源子原始未分化的呼吸上皮,可伴有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

    作者:李晋云;王燕;江萍;袁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CO2气腹后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气腹后对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即Ⅰ组(异氟醚组)、Ⅱ组(依托咪酯乳剂组)、Ⅲ组(丙泊酚组),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即刻、气腹后30min及气腹后60min观察血浆内皮素变化.结果 血浆内皮素(ET):Ⅰ组T2与T2比较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T3、T4差异非常显著(P<0.01).Ⅱ组在T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尤其是T3、T4差异非常显著(P<0.01).Ⅲ组在T2、T3、T4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组内比较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静脉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气腹后内皮素的影响是安全的.

    作者:梁伟;周安舜;张连英;马云康;刘建彪;唐兴军;王胤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4例胃Dieulafoy病诊治体会

    Dieulafor病(恒径动脉破裂出血)临床上较少见,是一种消化道出血性痪,其起病急,出血量大,为一临床急症.由于病灶较隐蔽,临床上易漏诊或误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本文通过对14例胃Dieulafoy病诊治分析,以探讨其诊治对策.

    作者:朱惠琼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

    正常胎盘绒侵蚀并植入子宫内膜,但不植入子宫肌层.如果各种原因如刮宫、剖宫产、多产史等造成子宫内膜受损时,绒毛可侵蚀植入到子宫肌层,形成植入性胎盘.

    作者:罗春霞;杨先康;王春燕;鲁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昆明地区某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心理状况调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日趋明显,已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调查昆明地区某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更好地为老干部服务.

    作者:毛屏;杨宏;杨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外伤性骨折及脱位22例体会

    我科从2005年1月~2007年5月使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外伤性骨折、脱位2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源;陈建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宫颈妊娠4例的诊治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特殊的异位妊娠,受精卵着床并发育在子宫组织学内口与宫颈外口之间的部位,临床发病率极低,文献报道也不多,我们将近10年来工作中遇到的4个病例,现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宿凌云;张云霞;章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我院于2004年8月~2007年3月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mini-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3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解忠;汪建平;赵少坚;金松;李松;郭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1例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是一种病情凶险的新生儿疾病,死亡率高.2001年12月~2005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11例,经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龙英;杨爱华;张正彪;严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