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慧
目的 了解庄浪县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掌握真实数据,积累可靠资料,为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由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全国中小学学生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中小学生采用GB11533-89标准对数灯光视力箱进行5米裸视视力检查.结果 庄浪全县共筛查12 981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72.7%,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分别为52.2%、79.9%、85.9%,视力低下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有上升趋势(x2趋势=1190.432,P=0.000).女生视力低下率(76.6%)高于男生(69.4%,x2=84.504,P=0.000);县城学生视力低下率(74.7%)高于乡村(68.8%,x2=52.406,P=0.000).视力低下程度也随着学习阶段升高而出现加重趋势(x2趋势=574.969,P=0.000).结论 庄浪县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普遍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杨青栋;陈婷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在数字化医院建设过程中的战略目标、系统方案、特点及实施步骤.针对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作者:刘晓红;姚屹;张运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2009年婚前保健现状与质量.方法 不定期在全省婚前保健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抽取部分婚检机构重点进行现场督查.结果 福建全省正常开展免费婚检工作的机构82个,各机构均设有男、女婚检室,并配有必要设备;在岗并取得<母婴保健合格证>的婚检医师共514人;2009年1-12月共检查545 287人,婚检率为91.48%,在2008年基础上提高了10个百分点.疾病检出率15.88%,其中查出影响婚育的患有严重遗传疾病的222例、有关精神疾病82例、指定传染病6035例(包括梅毒1542例、HIV阳性30例,余为肝炎、肺结核),对患有影响婚育的疾病者中的59 167人提出了医学意见.结论 加强督查与反馈,促进婚检率、婚检质量逐渐提高.
作者:张荣莲;张蓉华;王梅颖;任坤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四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县的儿童死亡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本地儿童死亡主要原因,探讨降低儿童死亡的适宜方法与途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四平市所辖六县(市、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不同年份儿童死亡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7年以来吉林省四平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稳定下降,2010年四平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46‰、6.94‰、8.42‰,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3.9%、15.7%、11.0%.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中死于婴儿期、新生儿期的比例分别在82.2%~94.6%、51.1%~57.1%.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先天畸形、其他新生儿疾病.结论 ①监测资料表明,近4年来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保持下降趋势,说明四平市基层保健服务逐年增强,各项保健措施得力,有效降低了儿童死亡率.②早产/低体萤、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先天畸形分别居死因顺位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位.已成为导致该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提示今后工作重点为进一步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产前筛查工作,以及加强儿童保健工作.
作者:张智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6例(腹腔镜组),以及随机选择同期经过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开腹组),研究两组围手术期及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如年龄、体重、孕产史、手术史、临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220.47±53.87)min,开腹组为(211.88±48.0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平均切除盆腔淋巴结数量分别为(20.53±8.35)和(20.90±11.17)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2);两组平均手术出血量分别为(215.31±276.00)ml和(568.75±345.6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4.22±6.19)和(21.72±6.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5.6%和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术式之一.
作者:齐进;张恩娣;蔺小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保护性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治疗现状及进展.方法 汇总分析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脑水肿、脑细胞缺氧缺血的处理,神经保护性治疗药物使用,使缺氧缺血性脑病得到早期治疗,脑细胞功能得到早期改善.结果 氧自由基的抑制剂和清除剂、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细胞膜稳定剂及神经节苷脂等药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早期预防及应用神经保护性治疗药物治疗,可减少缺氧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减轻脑细胞及神经细胞损伤,其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牛琳;张爱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识别的严重程度不同的糖耐量异常,但不排除糖耐量异常在妊娠前已经存在的可能性[1].1979年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类型,近年来GDM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妊娠期糖尿病威胁着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易导致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死胎、死产和新生儿并发症等.GDM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降低被认为是GDM发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闫坤;米阳;赵三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6~35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贫血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河北省24个县2506名6~35月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体格测量和家庭问卷调查.结果 6~35月龄儿童贫血共671例,患病率为26.78%,以轻度贫血为主.男孩贫血360例,患病率为27.05%,女孩贫血311例,患病率为2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P=0.74).儿童贫血随月龄变化,患病率的高峰在12~18月龄,达35.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月龄(OR=0.69,95%CI=0.57~0.85),母亲孕期贫血(OR=1.38,95%CI=1.19~1.75),生长发育迟缓(OR=1.29,95%CI=1.03~1.64)均是儿童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 河北省农村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改善儿童贫血应以农村为重点,关键目标人群是2岁以内儿童.
作者:尚煜;李进华;闫承生;裴菊英;李小萍;刘静;霍相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呼吸功能,分析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为诊断标准,选择40名ADHD儿童,按1∶1比例设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比较两组儿童的呼吸频率、幅度和大呼气峰流速值,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ADHD儿童的IVA-CPT各商数与呼吸功能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①ADHD组儿童呼吸频率快于正常组儿童,而呼吸幅度和大呼气峰流速值低于正常组儿童.②ADHD组儿童综合尺度反应控制商数(FSRCQ)、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FSAQ)、听觉反应控制商数(ARCQ)、视觉反应控制商数(VRCQ)、听觉注意力商数(AAQ)与呼吸频率呈负相关,与呼吸幅度及大峰流速值呈正相关;而视觉注意力商数(VAQ)与频率呈负相关,与呼吸幅度呈正相关,但与大峰流速值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HD与肺功能存在相关性,ADHD儿童可能存在浅快呼吸及肺容量小等缺陷,可作为ADHD的干预效果指标之一.
作者:张郦君;古桂雄;花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免费孕检是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是政府提供公共卫生保健重大卫生工程.本文将武汉市江汉区妇幼保健所两年来开展免费孕检工作取得的成效作一综述.
作者:蔡春华;严明升;洪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广西近5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其变化情况,为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05-2009年广西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万)及类别和相关因素.结果 5年来共监测围产儿318 930名,其中出生缺陷儿为6579例,发生率为206.28/万.广西出生缺陷高发依次为胎儿水肿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外耳其他畸形.2005-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2005-2009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多胎高于单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9.499、341.736,均P<0.000).结论 加强三级预防措施,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水平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曾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产科常见的合并症,妊娠期高血糖对母、婴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孕期母亲血糖的控制水平,合理控制孕期高血糖对母、婴的近远期均十分重要.大多数GDM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即可达到满意控制血糖的目的,其余患者需加用药物治疗.传统观点视胰岛素为治疗GDM的唯一选择,因为口服降糖药可透过胎盘致胎儿低血糖、畸形等,且远期影响尚不明确,所以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口服降糖药的研究,妊娠期口服降糖药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及阿卡波糖未发现致畸作用,但评价其治疗价值仍需大量临床资料的积累.
作者:张文杰;张戎华;崔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