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蒂大网膜瓣在外伤性肾破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罗择庆

关键词:带蒂大网膜, 肾破裂, 修复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破裂修复术中应用带蒂大网膜瓣移植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外伤性肾破裂进行手术修复,术中应用了带蒂大网膜瓣对肾创面进行覆盖.结果 本组23例外伤性肾破裂全部治愈出院,无术后再出血、尿外渗、感染及肾功能衰竭,随访3个月~5年,患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由于大网膜具有很强的粘着力和修复性能,以及吸收和抗感染能力,用来覆盖肾破裂修复创面,可促进肾伤口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生殖力状况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再次妊娠结局(宫内妊娠或重复异位妊娠),为评估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后生殖力状况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按就诊顺序分层随机分为2组.A组100例:行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B组100例:行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1年内再次妊娠结局.结果 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本研究中将保守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列为满意,部分通畅及阻塞列为不满意,A组满意率为60%,B组满意率为47%,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1年内宫内妊娠率为56%,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为3%;B组宫内妊娠率为47%,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为5%,组间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终生殖目的为获得宫内妊娠,保留患侧输卵管,可获一定术后满意生殖力.

    作者:罗静;曾定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2例OCS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动态观察监测、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 治愈出院22例(包括2例截肢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OCS早期动态观察监测,加强术后护理是提高OCS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靶向趋化因子受体5短肽的筛选及活性初步分析

    目的 筛选人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亲和短肽.方法 采用噬菌体十二肽库对稳定表达CCR5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CHO/CCR5)进行筛选,得到30个阳性克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发现其中17个克隆含有AFDWTFVPSLIL基序.结果 含有该序列的噬菌体和合成肽AFDWTFVPSLIL能阻止单克隆抗体2D7与CHO/CCR5细胞的结合;并能竞争性地抑制RANTES对CHO/CCR5细胞的结合.结论 小分子肽AFDWTFVPSLIL能特异性地结合CCR5,并有可能成为CCR5的拮抗剂.

    作者:谢惠芳;谭志军;邓霞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34例,占85.00%;对照组完全恢复正常24例,占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效果确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湘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网络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影响的问卷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民族医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行为特征及所受影响,为有针对性寻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月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在校生采用随机抽样、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8份.样本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9.94%;来自贫困农村家庭占68.02%.结果 学生平均网龄约为4年;80.97%极少上网;上网娱乐占66.09%,用于学习仅占4.45%;51.01%表示网络对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83.00%表示对网络有不同程度的依赖.结论 大学生的来源构成及家庭经济状况与其上网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生活娱乐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已越来越大,不良上网行为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日趋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上网行为的教育、引导与监管,通过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力.

    作者:黄世稳;黄乙静;杨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8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2001~2008年平果县人民医院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 回顾平果县人民医院8年来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1年为15.31%,2008年为38.38%;②剖宫产指征有明显的变化,2001~2004年剖宫产指征难产为第一位,而近4年来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是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增多所致,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同时保障母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黄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佛山本地和外来人群慢性HBV感染者合并血吸虫感染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佛山本地和外来人群中慢性HBV感染患者合并血吸虫感染状况.方法 对116例来自血吸虫流行区、非流行区和佛山本地慢性HBV感染患者检测血清HBV指标、血吸虫循环抗原(cAg)或粪便虫卵、孵出毛蚴检测.结果 11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吸虫阳性率为4.31%(5/116).流行区组血吸虫阳性率高于佛山本地组和非流行区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合并血吸虫病组肝功异常率比未合并组高(P<0.05).结论 佛山慢性HBV感染合并血吸虫病为输入性病例,有导致本地疫情反复的潜在危险,合并感染患者较单纯慢性HBV感染者易导致肝损害.

    作者:卢又瑛;孟要武;黄齐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护理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WOLF-狼牌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18例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护理方法.结果 18例中,合并后尿道结石2例,膀胱结石3例,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均一次碎石成功.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效果确切,创伤小,是治疗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理想方法.而耐心、全面的术前宣教,术后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彭先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诊早期静脉UK溶栓救治AMI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科行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行早期静脉尿激酶(UK)溶栓救治的AMI患者共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该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50例中冠脉血管再通36例,再通率为72.00%,发生心脏不良事件主要为心绞痛反复、心力衰竭反复、心肌再梗、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另外心肌梗死发病至溶栓时间<3h者的溶栓效果明显优于3~6h者(P<0.05).结论 早期溶栓治疗AMI效果好,安全可靠,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杨家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情境教学法在外科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1].我们针对外科年轻护士临床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将平时训练的操作技能灵活运用在患者身上的特点,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临床实践,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普外科收治的患者涉及病种多、急诊多,且大多为手术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实施抢救多,应急处置频繁,因此对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要求高.而年轻护士在遇到急诊患者、危重患者、突发事件等应急情况时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不知如何处置.我科从2008年起运用情境教学法对年轻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进行培训,收效明显.

    作者:李一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血管解剖关系.方法 应用3D-TOF及3D-FIESTA序列对73例临床疑诊三叉神经痛患者检查.结果 患侧血管压迫或接触三叉神经58例,未见明显血管压迫及接触的15例.结论 磁共振3D-TOF及3D-FIESTA序列检查能显示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对三叉神经痛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旭;孟宪平;姜岐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科院校新办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08年我区有广西医科大学和右江民族医学院两所医科院校成功申办了四年制本科英语专业.医学院校中的英语专业有其独具的特色,在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说来,在本专业的发展定位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有鉴于此,笔者提出应该在夯实学生英语专业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复合应用型学科优势,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医科院校自身特点的英语专业发展之路.

    作者:蓝岚;黄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42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经口径路切除肥大腺样体(AH)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行鼻内镜经口切除手术的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恢复良好,术后2天患者睡眠时打鼾或张口呼吸消失或明显好转.随访3~12个月,无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无手术损伤、瘢痕及粘连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经口径路腺样体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远期疗效确切,可作为AH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陈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我校《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精品课程建设探索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是包括检验医学在内的医学教育成果的主要标志.为了进一步提高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质量,建立国内先进的<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理论教学体系与实验技术平台,作为医学检验中主干课程之一的<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作为课程建设的主线,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对学生实践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完善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教材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陈文成;覃志坚;韦叶生;何印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7~2009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罗城县仫佬族人民医院2007~2009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用量增幅较大,连续3年位居榜首,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上升趋势明显,分别列2、3位.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在各年度DDDs中始终居首位.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作者:莫秀清;何丽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8例胰腺癌病例行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先行上腹部胰腺平扫,增强扫描分胰腺期(注射对比剂后35s)和肝脏期(注射对比剂后70s),分别测定各期正常胰腺和病灶的增强后CT值,计算胰腺-病灶增强差值(Hu).结果 38例胰腺癌患者中位于头颈部23例,体部12例,尾部3例;正常胰腺增强程度在胰腺期较肝脏期高(t=7.83,P<0.01),病灶增强程度在胰腺期和肝脏期差异无显著性(t=-0.16,P>0.05),Hu在胰腺期比肝脏期大(t=27.75,P<0.01).结论 64层螺旋CT胰腺期、肝脏期双期扫描技术在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晓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宫颈MDA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9例患者平均年龄51.3岁,临床特征以液性白带增多及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体征宫颈肥大和(或)宫颈糜烂.9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病理活检确诊4例,术中快速病检确诊3例,7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余2例分别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和筋膜外子宫切除,1例保留双卵巢,术后6例辅予同步放化疗,2例未做后续治疗,1例失访,随访期8~60个月,3例分别于8、15、18个月死亡,5例至2007年8月仍存活,分别为术后10、18、25、30、60个月.结论 宫颈MDA扩散早、预后差,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可改善其预后,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上应与重度宫颈炎症及腺体增生鉴别.

    作者:蒙金华;郑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内关按压在硬脊膜外麻醉术后呕吐病人中的应用

    恶心、呕吐是硬脊膜外麻醉术后,特别是留置镇痛泵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3%~42%[1].恶心、呕吐可使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影响病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致伤口裂开、切口疝形成、误吸性肺炎、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等[2].临床常用的解决方法是肌肉注射胃复安,这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呕吐频繁时不能在短时间内重复注射.我科自2009年起采用内关按压法对硬脊膜外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国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咽冲洗对鼻咽癌放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鼻咽冲洗对鼻咽癌放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68例行鼻咽冲洗的住院鼻咽癌患者与60例未行鼻咽冲洗的门诊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行鼻咽冲洗组鼻窦炎、鼻腔粘连发生率少于未冲洗组,其中有鼻腔侵犯患者鼻窦炎、鼻腔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鼻腔侵犯患者,近期疗效优于未冲洗组,复发率低于未冲洗组(P<0.01或P<0.05).鼻咽冲洗组5年存活率高于未冲洗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鼻咽冲洗能减少放疗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应做为鼻咽癌放疗的常规处理方法之一.

    作者:何林;陈松;余新文;蒙创燕;甘春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抚触对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抚触对蓝光治疗(简称光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光疗患儿除了每日进行光疗外,每日于光疗的初期和后期进行抚触,每次15~20min,对照组每日单纯进行光疗,不予任何护理干预.每晨沐浴后经皮测量黄疸指数.结果 治疗4天后抚触组哭闹时间和经皮测定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每日睡眠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抚触可提高光疗中患儿的适应性和光疗效果.

    作者:吴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