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银
笔者运用头部按摩结合传统功法锻炼治疗失眠,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病人.其中男27例,女45例;年龄大67岁,小23岁;病程长27年,短2个月.职业为干部34例,教师18例,工人16例,学生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1例.诊断依据[1]为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孙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制订的重度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18~55岁,平均40岁;病程2~30年,平均12.3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55岁,平均26.2岁;病程1~29年,平均12年.
作者:崔悦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临床上治疗尿路结石的方药多偏于苦寒通利,疗程较长,至不少病员脾肾受损,正气先伤,结石反而难以下行外排.本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用补脾益肾法为主治疗尿路结石,常获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刘国樑;李仁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肾性高血压往往发生于中年以后,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共治疗96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6例中,男71例,女25例;年龄小的14岁,大的67岁,平均35.74岁.病程长者22年,短者1.3年,平均7.82年.原发病为急性肾炎10例,慢性肾炎54例,狼疮性肾炎1 3例,糖尿病肾病19例.血压30.6~26.6/25.3~21.3kPa者19例,26.6~22.6/21.9~18.6kPa者23例,23.3~21.3/18.6~15.9kPa者54例,平均收缩压24.7kPa,舒张压19.1kPa.
作者:冯国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患者,王某,女,21岁.1998年5月8日13:10因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入院.入院后即予抗生素、双黄连等药物静滴.所用双黄连为哈尔滨三制药厂生产的双黄连粉针,使用方法为双黄连粉针剂3支(每支0.6g)加入5%的250ml中静滴.
作者:赵俊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医圣仲景之方,世谓医方之鼻祖.笔者用经方施用于临床20余年,每获良效,感受颇深,现将治疗奔豚气介绍于后.
作者:李国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们从1999年起自拟中药降脂脉安冲剂治疗脂肪肝5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8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66例,女14例;年龄25~72岁,平均45岁.肥胖者42例,饮酒者58例,高血压18例,胆囊炎12例,肝炎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2例,对照组2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B超检查示:明亮肝,肝内小血管欠清晰,肝后方回声衰减.血脂升高,总胆固醇(TC)≥5.98mmol/L,甘油三脂(TG)≥2.26mmol/L.ALT和AST轻度或中度升高.
作者:杨菊;孙九光;许邹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笔者自1996年6月~2000年6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2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将1996年6月~2000年6月住院的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血清总胆红素≥171.1μmol/L)患者60例,按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分型与诊断标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男26例,女2例;其中急性肝炎5例,慢性肝炎重度13例,慢性重型肝炎10例;乙型肝炎19例,甲型肝炎9例.对照组32例,男29例,女3例;其中急性肝炎7例,慢性肝炎重度16例,慢性重型肝炎9例;乙型肝炎21例,甲型肝炎11例.
作者:张薇薇;袁学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笔者自1994年2月~2000年12月,选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6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8例中,男23例,女45例;年龄1~3岁14例,3~7岁24例,7~12岁20例,12~14岁10例.诊断依据为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者;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无腹膨;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临床症状为不欲进食,甚至拒食;口干喜冷饮,甚至每食即欲饮,舌淡红,苔薄自.
作者:魏雪飞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合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中药内服和外敷配合安体舒通、速尿、白蛋白等治疗肝硬化腹水160例.结果:一级疗效98例(61.25%),二级疗效43例(26.88%),三级疗效14例(8.75%),无效5例(3.13%).结论:以益气扶正、活血化淤法改善肝血循环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关键措施.
作者:徐晓梅;李冬梅;段连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近几年来,笔者对外感咳嗽采用三拗汤加减治疗98例,疗效很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98例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6个月~3岁12例,4~7岁27例,8~16岁21例,17~60岁27例,60~72岁11例;病程长者13天,短者1天.临床表现为咳嗽、鼻塞、流涕、头痛、脉浮等.
作者:胡少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笔者应用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8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8例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7.5岁;病程7天者61例,8~14天22例,15~45天5例.感冒后发病者26例,酒后发病者12例,继发性乳突炎者9例,过度疲劳者6例,无明显诱因者35例;88例中本院确诊者52例,其他医院确诊者36例,均符合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
作者:张瑛媛;吴茂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们自2000年2月~2001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为下腹一侧或双侧慢性疼痛,腰酸带下,妇检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条索状增粗、增厚、压痛,B超提示一侧或双侧输卵管炎.按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年龄17~40岁,平均32.65岁;病程8~34月,平均16.38月;孕次2~6次,平均3.50次;产次0~2次,平均1.25次;带环26人次,结扎5人次.对照组年龄18~41岁,平均33.48岁;病程6~35月,平均15.82月,孕次2~6次,平均3.32次;产次0~2次,平均1.32次;带环27人次,结扎4人次.
作者:万忠;赵曼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膝关节及邻近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后较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乃至僵硬,我们近年采用下肢洗方熏洗辅助治疗85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病人,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荣华;黄晓斐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院自1994年6月以来,采用中西药物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症,取得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中,年龄17~61岁;病程3周~8年,平均4个月.诊断标准为乳腺疼痛、肿块伴乳头溢液.近红外线表现为乳腺血管增粗、增多;B型超声波表现为强回声细网状结构,其间有低回声暗区,也可见中等回声结节,后壁回声稍增强.
作者:陈昌权;曾秀妹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何先远副主任医师习医38年,早年师从于叔父蜀中名医何光明,颇得其真传,现悬壶乡里,治学严谨,精通医理,医技精湛.其学术思想博采众家之长,融古贯今,触类旁通,而在治疗疾病上根据其叔父的临床经验及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认为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法则,每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均能疗效卓著.兹举难杂症验案数则如下.
作者:余志俊 刊期: 2001年第12期
近年来,临床上部分伤寒患者病情重,热程长,并发症多,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治疗较困难.1995年6月~2001年6月笔者用中药辨证治疗伤寒持续高热47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唐日东 刊期: 2001年第12期
我们自1999年3月~2001年3月,采用中西药合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已婚患者中,20~25岁15例,26~30岁24例,30岁以上11例;伴有月经失调8例,继发性不孕11例,痛经9例,伴有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失眠者6例,有急性盆腔炎史者16例.
作者:龚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笔者于1996~2000年间,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脑外伤后尿崩症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中,男23例,女7例;年龄18~52岁;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中尿崩症诊断依据.30例病人均有颅脑损伤病史,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喜冷饮,尿色淡如清水,24小时尿量多达5~10L;实验室检查尿比重低于1.005.
作者:彭建 刊期: 2001年第12期
笔者自1 996年12月~2000年12月,应用自拟的清利活血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5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小15岁,大60岁;病程短者4个月,长5年多.所有病例都有轻重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经X线拍片或B超检查确诊.其中肾结石18例,输尿管结石29例,膀胱结石3例.结石大为1.1cm×1.0cm,小为0.3cm×0.2cm,形状不等,结石多为3枚.
作者:陈俊文;谭清武 刊期: 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