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外感咳嗽98例

胡少华

关键词:中药治疗, 外感咳嗽, 临床资料, 临床表现, 加减治疗, 三拗汤, 头痛, 年龄, 疗效, 鼻塞
摘要:近几年来,笔者对外感咳嗽采用三拗汤加减治疗98例,疗效很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98例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6个月~3岁12例,4~7岁27例,8~16岁21例,17~60岁27例,60~72岁11例;病程长者13天,短者1天.临床表现为咳嗽、鼻塞、流涕、头痛、脉浮等.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化淤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

    1996年以来,笔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张族祥;张秋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辨证分型治疗骨质疏松症体会

    我们自1998年以来,对采用SD-1000型单光子骨矿物仪(北京核工业部地质研究院生产)测定为中度以上骨质疏松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玲;张国芳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四妙散加味治疗卵巢囊肿47例

    笔者用中药治疗卵巢囊肿47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47例均为1996~1997年门诊病人,经B超及妇科检查确诊为卵巢囊肿(良性).年龄20岁以下1例,20~50岁39例,50岁以上7例;已婚38例,未婚9例;单侧卵巢囊肿28例,双侧卵巢囊肿19例;囊肿为1~3cm者20例,3~5cm者24例,5~6cm3例.临床表现以下腹疼痛为主,部分患者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不孕等症.所有病人均排除妊娠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巧克力囊肿等情况.

    作者:李传芬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输卵管炎50例

    我们自2000年2月~2001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为下腹一侧或双侧慢性疼痛,腰酸带下,妇检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条索状增粗、增厚、压痛,B超提示一侧或双侧输卵管炎.按就诊顺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年龄17~40岁,平均32.65岁;病程8~34月,平均16.38月;孕次2~6次,平均3.50次;产次0~2次,平均1.25次;带环26人次,结扎5人次.对照组年龄18~41岁,平均33.48岁;病程6~35月,平均15.82月,孕次2~6次,平均3.32次;产次0~2次,平均1.32次;带环27人次,结扎4人次.

    作者:万忠;赵曼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降脂脉安冲剂治疗脂肪肝52例

    我们从1999年起自拟中药降脂脉安冲剂治疗脂肪肝5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8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66例,女14例;年龄25~72岁,平均45岁.肥胖者42例,饮酒者58例,高血压18例,胆囊炎12例,肝炎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2例,对照组2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B超检查示:明亮肝,肝内小血管欠清晰,肝后方回声衰减.血脂升高,总胆固醇(TC)≥5.98mmol/L,甘油三脂(TG)≥2.26mmol/L.ALT和AST轻度或中度升高.

    作者:杨菊;孙九光;许邹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痘疮样胃炎65例

    痘疮样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本病在内窥镜下见胃体或胃窦部多个丘疹样或条索状隆起,表面见脐孔样凹陷,中央有糜烂.可分为平坦型、不完全型和完全型.因其病因不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65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涛;贾作福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86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制订的重度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18~55岁,平均40岁;病程2~30年,平均12.3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6~55岁,平均26.2岁;病程1~29年,平均12年.

    作者:崔悦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补阳还五汤是晚清名医王清任用来治疗气虚血淤中风后遗症的名方.笔者临床上用其治疗其它杂病,取得较好了疗效.现介绍于后.1前列腺肥大阮某,男,82岁,1999年8月6日初诊.患者诉近5年来反复出现小便不畅,尿后滴沥,排尿时间延长,病渐加重.尤以每年夏季炎热汗出较多之时症状显著.多次到医院检查尿液正常.

    作者:梁东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电针配合TDP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66例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临床表现为颞颌关节局部疼痛,弹响及张口受限三大症状,部分病例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和语言.我院自1996年1月~2000年1月采用电针加TDP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6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蓝先金;钟纪萍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竹叶柳蒡汤加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8例

    1999年1月~2001年6月,我们采用清疏解毒汤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急性肾炎)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8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0版中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6~34岁,平均15岁;病程2~6天.其中明显血尿者28例,水肿少尿者8例,血压升高者5例,肾功能轻度受损者4例.

    作者:李良崽;陈丽霞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腹水160例

    目的:探讨中西药合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中药内服和外敷配合安体舒通、速尿、白蛋白等治疗肝硬化腹水160例.结果:一级疗效98例(61.25%),二级疗效43例(26.88%),三级疗效14例(8.75%),无效5例(3.13%).结论:以益气扶正、活血化淤法改善肝血循环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关键措施.

    作者:徐晓梅;李冬梅;段连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按摩结合养心功法锻炼治疗失眠41例

    笔者运用头部按摩结合传统功法锻炼治疗失眠,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病人.其中男27例,女45例;年龄大67岁,小23岁;病程长27年,短2个月.职业为干部34例,教师18例,工人16例,学生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1例.诊断依据[1]为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经各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孙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养血祛风法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72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养血祛风法,自拟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7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132例,均为门诊患者,并排除由急慢性肝、胆、肾疾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症及银屑病、湿疹、荨麻疹等病因明确的皮肤瘙痒症.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2例,男56例,女16例;年龄55~82岁,平均67.2岁;嗜烟或(和)酒者46例,嗜辛辣者32例;病程短1个月,长10年.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54~81岁,平均65.8岁;嗜烟或(和)酒者26例;病程短1个月,长10年.

    作者:李道五;张志远;郭梅钦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克银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58例

    我们于1992年3月~2000年12月对35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外涂药物观察治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观察358例,分为克银膏组258例,皮炎宁酊组100例;首次治疗者116例,曾在它处治疗未愈者55例,愈后复发者187例.其中男190例,女168例;年龄大的71岁,小的6岁.

    作者:李宗明;孙晓莉;康仓平;尚何青;贾赫;张志峰;魏开敏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泄肝清胃法为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35例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临床较少见的乳腺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以乳房肿块及局部轻中度的红、肿、热、痛为特点,或发热,或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或有患侧乳头溢液,多有患侧乳头凹陷.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1].常遗留慢性肿块难以消除,或形成窦道常年不愈.笔者自1 996年1月~2000年12月用泄肝清胃法为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共3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方秀兰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经方治疗奔豚气1例

    医圣仲景之方,世谓医方之鼻祖.笔者用经方施用于临床20余年,每获良效,感受颇深,现将治疗奔豚气介绍于后.

    作者:李国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29例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的妇女生殖器炎症,病症可波及内生殖器官、盆腔腹膜、盆腔结缔组织.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人流手术后宫腔感染等所引起.我院于1996~200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9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高血压96例观察

    肾性高血压往往发生于中年以后,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共治疗96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6例中,男71例,女25例;年龄小的14岁,大的67岁,平均35.74岁.病程长者22年,短者1.3年,平均7.82年.原发病为急性肾炎10例,慢性肾炎54例,狼疮性肾炎1 3例,糖尿病肾病19例.血压30.6~26.6/25.3~21.3kPa者19例,26.6~22.6/21.9~18.6kPa者23例,23.3~21.3/18.6~15.9kPa者54例,平均收缩压24.7kPa,舒张压19.1kPa.

    作者:冯国标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冠心病中辨证属实证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探索冠心病(CHD)辨证属实证者左心室结构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特异性及其相互关系,为冠心病辨证客观化提供现代医学依据.方法:选择(CH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HP-77030A彩色超声仪(兼M,2D及多普勒),根据IFSC和WHO推荐方法,测定左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变化的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属实证者不同证型之间IVST、PWT有明显异常及差别.心血淤阻证的IVST较阴寒凝滞证明显增厚,PWT较痰浊壅塞证和阴寒凝滞证明显增厚,心功能减退程度较痰浊壅塞证和阴寒凝滞证更为严重.结论:活血化淤中药对改善血循环、心肌血供、心肌细胞活性可能有重大意义.

    作者:林金忠;苗丽娜;赵钟文;蔺德明;陈炳旺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化痰降逆通便法治疗不完全性幽门梗阻26例

    不完全性幽门梗阻是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运用化痰降逆通便法为主配合常规支持治疗不完全性幽门梗阻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颜志利;雷衍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