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荣
目的了解Down综合征患儿母亲年龄与发病关系.方法分析150例母龄年轻化生育Down综合征的原因,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法制作和作G带处理及核型分析.结果 150例发现母亲年龄<30岁占86.00%(129/150),>35岁占6.67%(10/150),第1孕1胎占70.67%(106/150).亲代遗传来的只有9例罗伯逊易位型占6.00%(9/150).其余皆为突变型的21三体染色体.结论环境污染以及化学物品、X射线、感染、农药等是导致母龄年轻化生育Down综合征的直接原因,应引起社会及人们的关注.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小榄地区私营企业员工对传染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及制定相关措施.方法在小榄地区内随机抽取30间私营企业,每间企业随机抽取10~30人(包括负责人、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等)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为97.00%.60分以上人数共49人,问卷总知晓率为10.10%.负责人与管理人员的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8,P>0.05),但负责人、管理人员的知晓率高于普通员工(χ2分别为6.88、15.76,P均<0.01).结论私营企业员工对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知晓率与学历及职位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作者:梁雪军;梁立群;李宝安;陈泽燕;邓必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REM)用于术后PCIA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成年患者120例行PCIA,按REM用药剂量不同,随机分成4组(n=30):Ⅰ组0.0033μg/(kg·min)-1,Ⅱ组0.005μg/(kg·min)-1,Ⅲ组0.0067μg/(kg·min)-1,Ⅳ组0.0083μg/(kg·min)-1.于术后6、12、24h各评定一次BP、HR、R、SpO2.镇痛治疗后6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断患者自诉切口疼痛强度.观察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及症状程度.结果患者术后6、12、24h BP、HR、R及SpO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Ⅲ组、Ⅳ组与Ⅰ组、Ⅱ组的镇痛效果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它三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0.0067μg/(kg·min)-1 REM行术后PCIA能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少,更适合PCIA.
作者:韦克;黄泽汉;韦龙华;吴日阡;李明良;黄金凤;邓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加常规药物综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性耳聋的效果.方法对109例一氧化碳中毒性耳聋患者,采用HBO加常规药物综合治疗与单纯用药物治疗组作比较.结果 HBO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PTA降低值,以及病程≤14天、>14天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P<0.05或0.01).结论 HBO综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性耳聋效果确切,而且越早应用,效果越好.
作者:杨田福;严雪源;黄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针对中专护生语言沟通能力差的特点,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实验带教、临床见习、技能考核等方面来加强对护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庆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在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剂量及耐受性.方法对NYHA分级心功能Ⅱ~Ⅳ级129例老年患者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从极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目标分别为:①心率下降到55~60次/min(不低于50次/min);②稍加剂量心功能下降1级以上;③收缩压不低于12.00kPa.结果美托洛尔维持量为(80.7±34.1)mg/d.其中85例(65.89%)达心率目标,44例(34.11%)达心衰目标,血压无显著变化.结论在治疗期间内,心力衰竭(NYHAⅡ级~Ⅳ级)患者对美托洛尔耐受性较好.
作者:陆宁;凌建洋;庄维丹;钟远慎;曾巧环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副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67例甲状腺术中发生副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术中发生各类副损伤11例,占4.12%(11/267).其中切口出血3例,气管塌陷2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喉上神经损伤2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结论甲状腺术中副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手术中对血管、神经以及甲状旁腺等组织处理不当,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术和熟悉人体解剖知识可以预防和避免此类损伤的发生.
作者:陆汉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对60例喉癌患者和58例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β2-MG检测.结果两组血清β2-MG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喉癌患者术后有淋巴结转移31例,与26例Ⅱ~Ⅳ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β2-MG含量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3种类型的β2-M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3例Ⅰ~Ⅱ期与37例Ⅲ~Ⅳ期β2-M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对喉癌患者检测水平血清β2-MG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作者:黄金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或脑炎.我科1992~2002年收治腮腺炎并脑炎36例,现将患儿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谢宝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小鼠小肠蠕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4组,新斯的明组(0.0015mg/10g,肌内注射)、阿托品组(0.005mg/10g,肌内注射)、复方丹参组(5mg/10g,肌内注射)和生理盐水组(0.1ml/10g,肌内注射),给药20min后给墨汁灌胃(0.1ml/只),再过2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立即剖腹把小肠拉直测量墨汁推进长度和小肠总长度,计算墨汁推进率.结果复方丹参组墨汁推进率与生理盐水组及新斯的明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与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正常小鼠小肠蠕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效果与阿托品相当.
作者:梁志锋;陈剑锋;林军;柯美珍;郭维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羊水栓塞是分娩时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病情凶险,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均有了很大提高,病死率逐渐下降.现将我院1989年以来出现的6例羊水栓塞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曾祥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草酸钙、细菌、类酵母及精子在UF-50型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50)中对红细胞检测的干扰.方法采用UF-50、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法检测300份尿呈微浑浊标本中的红细胞,对其结果相互进行比较.结果 UF-50与干化学分析检测红细胞阳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者检测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69.66%,UF-50与显微镜镜下检测红细胞阳性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者检测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67.42%.结论在UF-50检测中,草酸钙、细菌、类酵母及精子对红细胞检测有一定的影响,结果未能给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为此,三种方法结合再密切联系临床,动态观察,才能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韦常丽;吴延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眼球摘除的病因.方法对32例眼球摘除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球摘除病因以眼球破裂伤13例(40.63%)占首位,角膜溃疡穿孔6例(18.75%)占第2位,眼球萎缩5例(15.63%)占第3位.结论眼外伤是眼球摘除的主要病因.预防眼外伤的发生与及时正确处理眼外伤,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早期治疗各种眼病是降低眼球摘除率的关键.
作者:马华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1995~2004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的收治情况,并提出干预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法,对柳州市工人医院10年间收治的慢病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收治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慢病病种以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为前三位.结论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应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开展慢病综合防治.
作者:张利;刘爱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价值.方法对48例拟诊DVT的患者应用CDFI观察DVT的声像图特征及治疗过程的声像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8例DVT患者中,急性期24例,亚急性期11例,慢性期13例.急性期DVT患肢深静脉管径增宽,与健侧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6个月后血栓回声较前明显增强,血管内径较前明显缩小(P<0.01).结论 CDFI能诊断DVT,并能实时动态观察其治疗过程中的声像图变化情况,对指导临床用药并观察疗效具有其它影像学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覃美瑛;陈成海;林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掌握钦州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漏报、迟报原因,有针对性地探索改进措施.方法通过疫情漏报、迟报构成调查,分析其原因.结果检验科漏报率高,达6.40%;其次为住院部,漏报率为6.0%;急诊室漏报率低,仅为1.48%;迟报率以门诊为高,达4.67%,急诊室低,为1.98%.漏报、迟报原因中,主观因素为主,客观因素为次.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明确职责和义务,配备好疫情报告网络设备,是减少以致杜绝疫情漏报和迟报的关键.
作者:何毅;庞耀;傅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验教学是获得新知识的源泉,是实验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1].为了让学生能更多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适应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我们对本科生的生化实验教材及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增加了综合性、探索性及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农嵩;李韬;李朝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步提高.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统计调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我国各级、各种类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发生,平均上升了22.9%[1].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不但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而且还降低了医院信誉.护理工作作为直面临床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必然成为纠纷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提升护士素质,防范、化解护患纠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唐萍萍;农天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本地输血前患者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等疾病的感染状况.方法对输血前5044例患者用酶联免疫法、免疫印迹(WB)检测乙肝、丙肝、艾滋病和梅毒标志物.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年度感染率范围在11.88%~13.29%之间.丙肝年度感染率范围在1.50%~2.81%之间.艾滋病毒感染率范围在0.00%~0.33%之间.梅毒感染率范围在0.00%~0.51%之间.结论本地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艾滋病和梅毒等4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较高.
作者:文兴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超声雾化吸入佐治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7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对照组30例,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组46例.两组常规予以抗感染、抗病毒、吸氧等处理,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每日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变化及喘息缓解、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气促缓解、喘鸣音、咳嗽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5或0.01).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超声雾化吸入是佐治喘息性支气管炎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林行;陈锦春;吴海鸥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