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军
1995年以来,笔者自拟金茵蒲车汤随症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8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赵世运;李文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双黄连注射液自1992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首批急诊必备中成药,为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其中以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静脉炎、过敏性休克等)为多见,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临床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难愈性伤口,取得较好疗效.现举验案二则,以就教于同道.
作者:郑友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五更泄泻,以黎明之前腹部作痛、泻后即安为主症,临床习以四神丸温肾健脾、固涩止泻.然笔者临证观察不惟肾虚一端,他如脾虚、湿滞、肝气乘脾、胃热、阴伤均可致五更泄泻,故治疗须察证审因,切忌拘泥,现举验案2例如下.
作者:丁世幸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7年3月~2000年5月,我们用自拟清黄疏肝扶正汤,配合清开灵和丹参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2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明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血穴位注射在我国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用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取得一定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颜蔓仪;林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近8年来采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面神经炎10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00例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大71岁,小5岁;病程长2个月,短3天;左侧58例,右侧42例.
作者:何杰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用针刺治疗面神经炎80例,收到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80例中,住院28例,门诊52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大84岁,年龄小6岁;病程短1天,长6个月,平均为3天;均为单侧发病,病发于左侧面部33例,右侧面部47例.均以一侧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裂扩大,蹙眉,闭目困难,鼻唇沟变浅,鼓腮时口角漏气,进食时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为主要表现.
作者:黄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0年以来,笔者用自拟金韦汤配合双氢克尿塞、阿托品治疗泌尿系结石3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刘彩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辨证治疗颈椎病36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大64岁,小34岁;病程长8年,短1个月.
作者:韩麦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自1998年4月~2001年4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返流性食管炎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余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胡斌主任中医师为第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近40年,学验俱丰,兹举验案四则,以飨同道.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补中益气汤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倪宗珈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将该方广泛用于临床疑难杂证,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作者:褚贵保;鲁国英;李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颅脑损伤是外科创伤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我院自1998年4月~2000年8月共收治颅脑外伤681例,其中重度颅脑损伤196例,通过精心治疗,耐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单太华;杨明竹;陈洪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笔者用自制紫草油治疗蛇串疮,收到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27例中,大年龄70岁,小年龄20岁;其中男16例,女11例.发病部位均在躯干部,起水疱破溃12例,未溃1 5例.
作者:李文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紫芪暖宫汤治疗不孕症6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7例中,年龄小23岁,大33岁;病程2~8年.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4版不孕症诊断标准.
作者:刘娥;石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自1999年以来,应用穴位注射埋线方法治疗痛经13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振玉;刘文君;秦文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蜂针配合牵引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行腰牵引及拔罐,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用蜂针治疗,对照组另用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0%;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蜂针配合牵引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提高疗效.
作者:李立新;叶植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针刀疗法配合封闭、推拿治疗肩周炎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中的疗效.方法:58例中风先兆患者分为4型,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并在治疗前后作血流变学检查.结果:防治率为73.5%,发病率为16.7%,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有显著疗效.
作者:赵卫;陈惠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