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德明
医学期刊是记载医学理论、技术、方法、构思的载体,所反映的学科研究现状、进展和设想,可以给读者提供信息和启发.
作者:杨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从1994~200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启洪;许先金;刘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自1996年以来用自拟消脂益肝汤治疗脂肪肝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用穿琥宁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6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胜利;牛素芳;姚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谭文瑚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除擅长中医的妇科杂病的诊治外,还善以活用经方治疗内科病及杂症.
作者:吴泽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所用云南白药联合西药治疗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出血(以下简称上消化道出血)58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方春华;张治广;胡兴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神昌滴丸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血液流变学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然后分为6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不同剂量的神昌滴丸,阳性对照组用醒脑静注射液,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给7天,每天1次,断头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取血及脑组织匀浆检测NO.结果:大鼠给药后其血液流变学及脑组织、血浆NO指标均有改变.结论:神昌滴丸能降低血液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脑组织供血,缓解脑缺血及抗血栓形成,同时能减少缺血性脑组织NO的生成,减轻NO介导的神经毒性,对缺血性的脑组织损伤起保护性作用.
作者:何玉萍;方永奇;吴启端;李翎;魏刚;林双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强直性脊柱炎表现为腰背痛、晨僵、腰椎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少,并伴有厌食、乏力、消瘦、贫血、甚至低热等.
作者:卢瑞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用自拟排石汤治疗100例.结果:治愈65例,好转25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90%.结论: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满意.
作者:闫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近5年来运用健脾活血法治疗脾虚淤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江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近几年来用蟾蜍消症散及蟾蜍消臌汤内服外敷,治疗重度肝硬化腹水1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中青;梅益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乙肝Ⅱ号联合干扰素(α-2bIFN)和胸腺因子D(TFD)治疗慢性乙肝(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用乙肝Ⅱ号联合干扰素和胸腺因子D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3%、75.00%.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HBsAg、HBeAg、HBV-DNA治疗组分别为11.32%、75.47%、77.36%;对照组分别为3.57%、28.57%、35.71%,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持续应答率为60%,对照组的持续应答率为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法联用治疗CHB具有协同作用,因而疗效较好.
作者:徐金波;邹永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黄学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缓解期治疗在根治上显得尤为重要.中医通过辩证论治进行个体化治疗,有其优势和特长,体会如下.
作者:刘仲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998年10月~2001年7月,笔者自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8例,收到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运秀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前列腺肥大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和尿路梗阻症状,我院自2000年11月~2001年10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肥大,效果较好,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郭瑞芝;武玉秀;王学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2000年1月~2002年5月.我们应用自拟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疗效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钱光芳;安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丹栀消遥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药物内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将70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注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 4%,对照组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测定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梁爱武;黄春萍;范悦;蒙健华;王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垂直感染或围产期感染者更是迁延难愈,大约25%患者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为国际公认的疗效较好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但有半数以上的患者经治疗后长期不愈,免疫调节药物亦难以清除病毒,致使病毒在肝细胞内长期复制活动,肝组织持续损害,肝功能持续异常.
作者:张广业;王育群;张玮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