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
痤疮主要表现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黑头粉刺、疤痕等皮肤损害,我们在临床上运用针刺治疗此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浅谈体会如下.
作者:姚万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于1996年9月~1999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人顽固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数年来,笔者应用中药为主治疗眼部带状疱疹3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祥;林颖;金威尔;刘安;洪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当前,中药的毒性、安全性检测已成为中药研究的又一热点,即如何准确、快速、高效地评价中药复方及其组成药物是否有毒,如何确定中药有毒成分、有毒部位及其含量和作用机理,已成为毒理研究工作的重点.
作者:周志锦;俞艳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谭文瑚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除擅长中医的妇科杂病的诊治外,还善以活用经方治疗内科病及杂症.
作者:吴泽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从1994~200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启洪;许先金;刘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垂直感染或围产期感染者更是迁延难愈,大约25%患者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目前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为国际公认的疗效较好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但有半数以上的患者经治疗后长期不愈,免疫调节药物亦难以清除病毒,致使病毒在肝细胞内长期复制活动,肝组织持续损害,肝功能持续异常.
作者:张广业;王育群;张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声带小结多为久言伤气,气损痰盛,无形之痰气,凝成有形之赘物,加之声带受到长期不合理发声法的摩擦,伤于气血,局部肿满,渐生小结.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手术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周莒红;刘燕燕;张树翠;丁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黄星垣研究员以中医内科急症情有独钟,而且很有成就,影响深远,是著名的中医急症专家.现将其对内科急症的贡献简介如下.
作者:冯涤尘;黄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胃爱丸出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由白术、山药、茯苓、人参、白蔻、陈皮、紫苏、莲子、甘草、麦芽、荷叶组成,原治疮疡所致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作者:张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底病.以视力减退,视物变形变小,视野中有中心暗点为主要自觉症状.
作者:蒋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到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惠乃玲;刘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1995~2000年,收治便秘者227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庄焕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缓解期治疗在根治上显得尤为重要.中医通过辩证论治进行个体化治疗,有其优势和特长,体会如下.
作者:刘仲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采用自拟益气润肠液治疗中老年功能性便秘5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钟健华;皮丰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中老年常见疾病,属于风湿性疾病范畴的退行性改变,可因创伤、劳损、关节制动、组织细胞衰老等多种原因引发,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和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
作者:廖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运用血府逐淤汤治疗部分疑难病症.疗效满意,兹举数例如下.
作者:兰亚平;韩玉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药物内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将70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注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 4%,对照组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测定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梁爱武;黄春萍;范悦;蒙健华;王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