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宝华;崔玉珍;王晓芳
笔者近年来自拟化痰止眩汤治疗眩晕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8例均为门诊病人,按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5版教材诊断标准诊断为眩晕.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30~75岁,平均52岁;初发12例,反复发作而病程6个月以内者8例,6个月~2年者15例,2年以上者23例.表现为头晕阵作或视物旋转,恶心胸闷,形体肥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或弦滑.辨证属于痰浊内阻,肝郁脾虚.
作者:李云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自2001年6月~2004年3月,对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的顽固性原发性高血压,加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屠德敬;郑健;李邦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天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 Merr的干燥块根.它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经所载天冬具有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延年[1].天冬具有养阴润燥,清火,生津的功效.主要药理成分是天门冬素、粘液质、β-甾醇及5-甲氧基甲基糖醛、瓜氨酸、丝氨酸等19种氨基酸和多种低聚糖等成分.从块根抑瘤有效部位中分离出4种多糖:天冬多糖(asparagus polysaccharide)A、B、C、D[2].很多多糖均具有抗肿瘤活性,且没有或很少有常用抗肿瘤化疗药物损伤骨髓、抑制造血的副作用.研究表明,多糖在体内或体外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延长荷瘤动物的存活期.上述这些成分能在肿瘤防治的某一环节起到重要作用,如天冬水提物具有抑制实体型S180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3],其总多糖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4].罗俊等[5]用天冬水提物使荷瘤BALB/c小鼠瘤块(S180,H22)重量减少,使S180腹水型昆明种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延长,提示天冬具有抗肿瘤作用.天冬属有5种药用植物,均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其中以羊齿天冬为强[3].目前对天冬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还很有限,现对天冬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邢东炜;张闽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生脉散加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组45例用生脉散加味治疗,西药组45例用阿米替林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88.9%,西药组总有效率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加味治疗抑郁症效果较好.
作者:范小红;张玉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山豆根与北豆根的来源及性状、功能及主治不完全相同,故不可混用,现鉴别阐述如下.1 种属山豆根为豆科(Legaminosae)植物越南槐(Soph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
作者:曹丽霞;杨静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对1999~2004年2月我院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住院患者78例进行分析头颅CT检查,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48~50岁2例,50~56岁6例,56~60岁9例,61~65岁15例,66~70岁20例,71~76岁26例.患者家族中有糖尿病38例,心脏病21例,高血压16例,高脂血症10例.吸烟者32例.
作者:娜伊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颈椎病7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7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大68岁,小32岁;病程短2个月,长10年.均经X片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确诊.
作者:胡吉元;张光烈;胡迁;胡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自2001年2月~2003年12月,我们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56例中,男96例,女60例;年龄23~79岁,平均51岁.病程短者1天,长者10年.腰椎CT检查病变在L4~5 64例;L5~S1 26例;L3~4 4例;L4~5及L5~S1 56例;L3~4及L4~5及L5~S1 6例.
作者:李艳锋;郭云玲;白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为其主要症状,宫外孕一旦破裂即须立即手术,因而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极为重要.我们对早期宫外孕采用抗肿瘤杀灭胚胎的保守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包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1~2004年,笔者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120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05例为我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0~3岁17例,3~7岁78例,7~14岁25例,平均5.8岁;轻度(3~5次/年)40例,中度(5~8次/年)75例,重度(>8次/年)5例.对照组85例,男57例,女28例;年龄0~3岁15例,3~7岁49例,7~14岁21例,平均5.6岁;轻度21例,中度58例,重度6例.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褚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头痛有在太阳、阳明、少阳或在太阴、厥阴、少阴或痛及全头的不同,但以偏头痛者居多,又据头痛之久暂、疼痛之性质,特点和部位的不同,有外感和内伤两大证类.
作者:姜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血脂代谢紊乱(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防治血脂代谢紊乱可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笔者用绞股蓝泡饮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55例,有明显疗效.
作者:彭世志;宁贤基;邓燕艺;赵胜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运用古方治疗各种眩晕症,取得满意效果,现举隅如下.例1:郭某,男,56岁,2001年10月18日就诊.眩晕5年余,发作时自感天旋地转,难以站稳,睁眼,两手发抖,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稍轻时亦感走路不稳,终日昏昏沉沉,如在云雾之中,某省级医院,诊断为梅尼埃病.间断住院计2年余,终无明显效果.现闭眼不敢大睁,甚或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面色青灰,有如污尘在面,舌苔白滑根腻,脉弦软.此属水饮上冒,蒙蔽清阳之支饮昏眩.法拟健脾利水,降逆和胃.方用泽泻汤加味.泽泻30g,白术12g,茯苓10g,甘草5g,生姜5片.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服1剂后即感周身汗出,头清目亮,冒眩大减.连服3剂后周身继续微微出汗,身体轻爽,如释重负.继服二陈汤加味1个月,5年顽疾告愈.
作者:吴瑞华;吴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由黄芪、白术、人参、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甘草、大枣组成.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心脾两虚及脾不统血证.笔者运用本方治疗内科杂病,收到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作者:张正泽;张可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甘草味甘,生用偏寒、炙用偏温,归脾、胃、心、肺经,功能补益心脾、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泻火解毒、润肺止咳.甘草味甘益脾,凡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面黄肌瘦、食少便溏等,多用甘草,配党参、茯苓、白术等药,如<和剂局方>四君汤.若气虚血少,心阳不振所致心动悸、脉结代等,则须重用炙甘草为君药,以益气补中,化生气血,资脉之本源,如<伤寒论>炙甘草汤.气血两虚的其他病症,甘草亦用于气血双补方中,如<济生方>归脾汤、<正体类要>八珍汤等.
作者:王修荣;王岩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自2003年3月~2004年8月间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7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79例均为住院患者,男52例,女27例;年龄65~79岁,平均68.5岁;病程短2个月,长8个月.全部病人均纤维胃镜检查,其中胃体溃疡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复合性溃疡11例,幽门部溃疡16例,胃窦部溃疡12例,胃底溃疡11例.
作者:彭世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在临床中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瓜藤缠左某,女,54岁,2004年4月1日诊.右侧下肢皮肤长红色丘疹数个,大小不等,触之疼痛.查右下肢小腿伸侧局部皮肤发有数个红斑结节,结节略高出皮面,初起色淡红,继而变为暗红色,无破溃,压之色退,有疼痛感,另伴有双脚发麻,舌红苔白脉细.诊断为瓜藤缠.证属湿热淤阻.治以活血化淤通络,解毒除湿.药用自拟凉血解毒汤加减.牛膝12g,红花10g,赤芍、茜草、三棱、莪术、浙贝、络石藤各15g,生地、土茯苓、苡仁、牡蛎各30g,丝瓜络20g.3剂,水煎服,日1剂,1日3次,药渣煎水泡洗患处.第2天左侧下肢也出现红色结节数个,服药3剂后双下肢红色结节全部消失,局部皮肤略为暗红色,已不疼痛.
作者:杨小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笔者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6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小45岁,大56岁,平均48.5岁;病程0.5~6年.其中未绝经者12例,绝经者114例.
作者:倪苏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0年元月~2003年元月,笔者从祛风解肌、温养经脉入手,运用传统方剂加减五积散治疗肩周炎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糖尿病足是由血管并发症以及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病变所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可使皮肤柔韧性减少,再加上皮肤干燥和痛觉减退,皮肤易开裂,发生蜂窝织炎或深部组织感染,造成足部皮肤溃烂、肢端坏疽.我们2002年3月~2004年3月对48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了胰岛素外用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衣美翠;李朋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