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甘草的功效及应用

王修荣;王岩树

关键词:炙甘草汤, 功效, 气血双补, 中气不足, 心阳不振, 泻火解毒, 润肺止咳, 气血两虚, 脾胃虚弱, 缓急止痛, 和剂局方, 补益心脾, 心动悸, 四君汤, 伤寒论, 脉结代, 济生方, 归脾汤, 八珍汤, 药性
摘要:甘草味甘,生用偏寒、炙用偏温,归脾、胃、心、肺经,功能补益心脾、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泻火解毒、润肺止咳.甘草味甘益脾,凡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面黄肌瘦、食少便溏等,多用甘草,配党参、茯苓、白术等药,如<和剂局方>四君汤.若气虚血少,心阳不振所致心动悸、脉结代等,则须重用炙甘草为君药,以益气补中,化生气血,资脉之本源,如<伤寒论>炙甘草汤.气血两虚的其他病症,甘草亦用于气血双补方中,如<济生方>归脾汤、<正体类要>八珍汤等.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口疮证治体会

    笔者近年来对复发性口疮的病机及诊治有新的认识,简述如下.1 发病期(心火乘脾)初起及溃疡阶段:治以清金降火,解毒疗疮.方用栀子竹叶汤(自拟方).药用栀子、黄芩各10g,鲜竹叶20g,连翘、花粉、石斛12g,金银花15g,甘草9g,藿香3g.溃疡丛集一处或融合成片,疮面四周红赤加黄连、大青叶,疮面渗血加生地、丹皮,发作频繁加白花蛇舌草.水煎服.方中栀子、竹叶、黄芩清肺、利小便、清降心火,藿香升发脾气,栀子除湿泻火,银花、连翘、花粉透络清热、解毒疗疮,石斛悦脾清胃、滋其化源,甘草调和药性兼泻心火.

    作者:李翠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头痛治疗应用引经药体会

    头痛有在太阳、阳明、少阳或在太阴、厥阴、少阴或痛及全头的不同,但以偏头痛者居多,又据头痛之久暂、疼痛之性质,特点和部位的不同,有外感和内伤两大证类.

    作者:姜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镇肝熄风汤佐治顽固性原发性高血压47例

    笔者自2001年6月~2004年3月,对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的顽固性原发性高血压,加用镇肝熄风汤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屠德敬;郑健;李邦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18例观察

    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常见,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为其主要症状,宫外孕一旦破裂即须立即手术,因而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极为重要.我们对早期宫外孕采用抗肿瘤杀灭胚胎的保守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包咏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降逆清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8例

    笔者近年来自拟降逆清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3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小26岁,大63岁;病程4~7天.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性上腹疼痛、腹胀、烧心,恶心或呕吐苦水,用抗酸剂治疗无缓解.胃镜检查均见胃液呈黄绿色或液体从幽门口返流入胃.

    作者:鲜长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275例

    笔者近4年来用中药配合黄体酮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27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75例均系门诊患者,男155例,女120例;15~30岁55例,30~55岁210例,55~65岁10例;病程长10年,短3天.双肾结石140例,单侧肾结石67例,单侧肾及输尿管结石53例,肾结石并有积水15例;结石0.5~1.4cm25例,0.4~0.5cm165例,0.2~0.4cm40例,0.2cm以下及泥沙样结石45例.

    作者:夏光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脉散加味治疗抑郁症45例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散加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组45例用生脉散加味治疗,西药组45例用阿米替林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88.9%,西药组总有效率7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加味治疗抑郁症效果较好.

    作者:范小红;张玉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理血煎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用生脉理血煎配合西药、对照组36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正虚邪实症状改善也较对照组好(P<0.01).结论:生脉理血煎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

    作者:刘绍峰;刘晓静;李秋莉;桑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方剂相反相成配伍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沿革

    方剂相反相成配伍相对于现代医药而言,是中医学术极具特色的药物配伍原则和方法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界对此的讨论曾一度较多,内容涉及相反相成配伍在方剂理论中的归属、临床意义及配伍类型等方面,但仍有一些问题未涉及或需深入探讨,笔者现从相反相成配伍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沿革作一阐述.

    作者:张西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山豆根与北豆根的鉴别

    山豆根与北豆根的来源及性状、功能及主治不完全相同,故不可混用,现鉴别阐述如下.1 种属山豆根为豆科(Legaminosae)植物越南槐(Soph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

    作者:曹丽霞;杨静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增液二皮汤治疗经间期出血45例

    近年来,笔者用增液二皮汤治疗经间期出血4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年龄20~30岁16例,31~40岁23例,40岁以上6例.病程2~3个月32例,4个月9例,6个月3例,10个月1例.已婚40例,未婚5例.

    作者:陈华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天冬抗肿瘤作用研究概述

    天冬为百合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 Merr的干燥块根.它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经所载天冬具有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延年[1].天冬具有养阴润燥,清火,生津的功效.主要药理成分是天门冬素、粘液质、β-甾醇及5-甲氧基甲基糖醛、瓜氨酸、丝氨酸等19种氨基酸和多种低聚糖等成分.从块根抑瘤有效部位中分离出4种多糖:天冬多糖(asparagus polysaccharide)A、B、C、D[2].很多多糖均具有抗肿瘤活性,且没有或很少有常用抗肿瘤化疗药物损伤骨髓、抑制造血的副作用.研究表明,多糖在体内或体外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延长荷瘤动物的存活期.上述这些成分能在肿瘤防治的某一环节起到重要作用,如天冬水提物具有抑制实体型S180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3],其总多糖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4].罗俊等[5]用天冬水提物使荷瘤BALB/c小鼠瘤块(S180,H22)重量减少,使S180腹水型昆明种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延长,提示天冬具有抗肿瘤作用.天冬属有5种药用植物,均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其中以羊齿天冬为强[3].目前对天冬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还很有限,现对天冬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邢东炜;张闽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

    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方,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人参、大枣、甘草组成.笔者根据其寒热同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的组方特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谭仲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有毒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肿瘤,毒副作用小,用途比较广泛,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学者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几十种中药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显示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1].近年来有毒中草药治疗肿瘤的报道越来越多,现将有毒中药抗肿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许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典型返流性食管炎误诊分析

    临床表现不典型返流性食管炎常易误诊,我院从2000~2003年6月共误诊20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6~68岁.误诊为慢性咽炎12例,肋间神经痛3例,心绞痛5例,误诊时间1个月~1年.

    作者:方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1例用西药常规治疗,14天为一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8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衰具有独特的疗效.

    作者:刘英芹;李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临床护理

    糖尿病的护理与治疗同样重要.现就糖尿病的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97例,男55例,女42例;年龄45~78岁,均为2型糖尿病.症状为多饮,烦渴,多食,或消瘦,或体形肥胖,或久病则视力下降,或肢端麻木,易皮肤、粘膜及泌尿系感染,甚则出现坏疽,心脑血管疾患.

    作者:杨波;申艳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萎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

    笔者用慢萎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门诊和住院病人54例,男36例,女18例;年龄16~72岁.临床症状以胃脘胀、隐痛日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为主.治疗前均作胃镜,病理活检确诊,疗程结束后均作胃镜,病理活检复查.

    作者:李卫斌;张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6例

    笔者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6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小45岁,大56岁,平均48.5岁;病程0.5~6年.其中未绝经者12例,绝经者114例.

    作者:倪苏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风水肿慎用麻黄体会

    对风水肿(急性肾炎)用麻黄现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麻黄不论生用、炙用均能升高血压,因此对浮肿而兼有高血压者极不适宜.也有人认为,治疗水肿当以麻黄、杏仁宣化上焦.现将笔者用麻黄治疗风水肿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克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