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逆清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8例

鲜长春

关键词:清胆汤, 治疗, 胆汁返流性胃炎, 纤维胃镜检查, 现报告如下, 上腹疼痛, 门诊患者, 临床资料, 临床症状, 抗酸剂, 幽门, 液体, 胃液, 呕吐, 年龄, 绿色, 疗效, 苦水, 腹胀, 恶心
摘要:笔者近年来自拟降逆清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3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小26岁,大63岁;病程4~7天.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返流性胃炎,主要临床症状为持续性上腹疼痛、腹胀、烧心,恶心或呕吐苦水,用抗酸剂治疗无缓解.胃镜检查均见胃液呈黄绿色或液体从幽门口返流入胃.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处方药名的书写

    长期以来,由于医药之间缺少沟通,医师对处方应付不了解,或部分医师处方书写潦草,处方用名不规范,加之中药来源广泛,用药比较特殊,炮制规格各异,造成处方药与应付药的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

    作者:何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79例

    笔者自2003年3月~2004年8月间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7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79例均为住院患者,男52例,女27例;年龄65~79岁,平均68.5岁;病程短2个月,长8个月.全部病人均纤维胃镜检查,其中胃体溃疡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复合性溃疡11例,幽门部溃疡16例,胃窦部溃疡12例,胃底溃疡11例.

    作者:彭世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观察

    1994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依据参考湖南省卫生厅1999年7月编印的<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具有下述7项中的4项,且1~4项须持续6周以上.①晨僵>1h;②关节炎>3个关节区;③手关节受累;④对称关节受累;⑤类风湿关节;⑥类风湿因子存在;⑦X线手部照片骨质侵蚀或肯定的骨质脱钙.

    作者:毛生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治疗观察

    糖尿病足是由血管并发症以及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病变所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可使皮肤柔韧性减少,再加上皮肤干燥和痛觉减退,皮肤易开裂,发生蜂窝织炎或深部组织感染,造成足部皮肤溃烂、肢端坏疽.我们2002年3月~2004年3月对48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了胰岛素外用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衣美翠;李朋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脑梗死颅脑CT分析

    笔者对1999~2004年2月我院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住院患者78例进行分析头颅CT检查,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78例中,男38例,女40例;年龄48~50岁2例,50~56岁6例,56~60岁9例,61~65岁15例,66~70岁20例,71~76岁26例.患者家族中有糖尿病38例,心脏病21例,高血压16例,高脂血症10例.吸烟者32例.

    作者:娜伊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活血化淤法临床运用体会

    笔者在临床中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 瓜藤缠左某,女,54岁,2004年4月1日诊.右侧下肢皮肤长红色丘疹数个,大小不等,触之疼痛.查右下肢小腿伸侧局部皮肤发有数个红斑结节,结节略高出皮面,初起色淡红,继而变为暗红色,无破溃,压之色退,有疼痛感,另伴有双脚发麻,舌红苔白脉细.诊断为瓜藤缠.证属湿热淤阻.治以活血化淤通络,解毒除湿.药用自拟凉血解毒汤加减.牛膝12g,红花10g,赤芍、茜草、三棱、莪术、浙贝、络石藤各15g,生地、土茯苓、苡仁、牡蛎各30g,丝瓜络20g.3剂,水煎服,日1剂,1日3次,药渣煎水泡洗患处.第2天左侧下肢也出现红色结节数个,服药3剂后双下肢红色结节全部消失,局部皮肤略为暗红色,已不疼痛.

    作者:杨小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化痰止眩汤治疗眩晕58例

    笔者近年来自拟化痰止眩汤治疗眩晕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8例均为门诊病人,按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5版教材诊断标准诊断为眩晕.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30~75岁,平均52岁;初发12例,反复发作而病程6个月以内者8例,6个月~2年者15例,2年以上者23例.表现为头晕阵作或视物旋转,恶心胸闷,形体肥胖,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或弦滑.辨证属于痰浊内阻,肝郁脾虚.

    作者:李云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甘草的功效及应用

    甘草味甘,生用偏寒、炙用偏温,归脾、胃、心、肺经,功能补益心脾、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泻火解毒、润肺止咳.甘草味甘益脾,凡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面黄肌瘦、食少便溏等,多用甘草,配党参、茯苓、白术等药,如<和剂局方>四君汤.若气虚血少,心阳不振所致心动悸、脉结代等,则须重用炙甘草为君药,以益气补中,化生气血,资脉之本源,如<伤寒论>炙甘草汤.气血两虚的其他病症,甘草亦用于气血双补方中,如<济生方>归脾汤、<正体类要>八珍汤等.

    作者:王修荣;王岩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炙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研究进展

    近年来,炙甘草汤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现分述如下.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炙甘草汤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保护作用,降低室早、室速及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1].

    作者:周承志;邱明义;张道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山豆根与北豆根的鉴别

    山豆根与北豆根的来源及性状、功能及主治不完全相同,故不可混用,现鉴别阐述如下.1 种属山豆根为豆科(Legaminosae)植物越南槐(Soph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

    作者:曹丽霞;杨静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加减五积散治疗肩周炎32例观察

    2000年元月~2003年元月,笔者从祛风解肌、温养经脉入手,运用传统方剂加减五积散治疗肩周炎3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王不留行治疗急性腰扭伤72例

    近两年来,笔者采用单味王不留行治疗急性腰扭伤7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72例均为门诊病人,有腰扭伤史,因伤后突发腰痛、活动受限而就诊.体检有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脊柱侧弯,骶棘肌痉挛,腰骶部压痛等.X线摄片排除腰骶椎器质性疾病.其中男45例,女27例;年龄小16岁,大66岁;病程1h~3d;单侧63例,双侧9例.

    作者:范桂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研究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40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西药加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灌注损伤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赵宪平;陈娟;郭淑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古方治疗眩晕举隅

    笔者运用古方治疗各种眩晕症,取得满意效果,现举隅如下.例1:郭某,男,56岁,2001年10月18日就诊.眩晕5年余,发作时自感天旋地转,难以站稳,睁眼,两手发抖,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稍轻时亦感走路不稳,终日昏昏沉沉,如在云雾之中,某省级医院,诊断为梅尼埃病.间断住院计2年余,终无明显效果.现闭眼不敢大睁,甚或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面色青灰,有如污尘在面,舌苔白滑根腻,脉弦软.此属水饮上冒,蒙蔽清阳之支饮昏眩.法拟健脾利水,降逆和胃.方用泽泻汤加味.泽泻30g,白术12g,茯苓10g,甘草5g,生姜5片.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服1剂后即感周身汗出,头清目亮,冒眩大减.连服3剂后周身继续微微出汗,身体轻爽,如释重负.继服二陈汤加味1个月,5年顽疾告愈.

    作者:吴瑞华;吴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120例观察

    2001~2004年,笔者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哮喘120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05例为我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0~3岁17例,3~7岁78例,7~14岁25例,平均5.8岁;轻度(3~5次/年)40例,中度(5~8次/年)75例,重度(>8次/年)5例.对照组85例,男57例,女28例;年龄0~3岁15例,3~7岁49例,7~14岁21例,平均5.6岁;轻度21例,中度58例,重度6例.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褚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理血煎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用生脉理血煎配合西药、对照组36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正虚邪实症状改善也较对照组好(P<0.01).结论:生脉理血煎配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

    作者:刘绍峰;刘晓静;李秋莉;桑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甘利欣合复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观察

    我院自2001年9月~2002年9月应用复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共80例,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34例,女6例;年龄20~54岁,平均(31.2±8.5)岁;病程1~10年,平均(5.4±1.7)年;轻度27例,中度13例.对照组男33例,女7例;年龄22~55岁,平均(31.5±9.1)岁;病程10个月~8年,平均(4.7±1.4)年;轻度29例,中度11例.临床表现为厌油,恶心,乏力,腹胀,肝区疼痛、肝脾大.生化检查肝功能异常.经t检验及χ2检验,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洪梅;许华强;丁建萍;戴淑玲;王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

    自2001年2月~2003年12月,我们用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56例中,男96例,女60例;年龄23~79岁,平均51岁.病程短者1天,长者10年.腰椎CT检查病变在L4~5 64例;L5~S1 26例;L3~4 4例;L4~5及L5~S1 56例;L3~4及L4~5及L5~S1 6例.

    作者:李艳锋;郭云玲;白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尿病临床护理

    糖尿病的护理与治疗同样重要.现就糖尿病的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97例,男55例,女42例;年龄45~78岁,均为2型糖尿病.症状为多饮,烦渴,多食,或消瘦,或体形肥胖,或久病则视力下降,或肢端麻木,易皮肤、粘膜及泌尿系感染,甚则出现坏疽,心脑血管疾患.

    作者:杨波;申艳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典型返流性食管炎误诊分析

    临床表现不典型返流性食管炎常易误诊,我院从2000~2003年6月共误诊20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6~68岁.误诊为慢性咽炎12例,肋间神经痛3例,心绞痛5例,误诊时间1个月~1年.

    作者:方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