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rugada综合征1例报告

冼秀无;凌佩莹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 染色体, 遗传性疾病, 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 除颤器, 植入型
摘要:1 病例介绍患者,男,39岁.因反复发作头晕、胸闷、心悸、全身乏力1个月,突发晕厥1次,心悸加重1天于2001年12月18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史、无家族性晕厥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非预防医学专业统计学教学体会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医学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推断的应用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医学统计学的重要地位已经显现出来,国家也将其定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必修课.我校统计学教学的主要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统计学仅在<卫生学>中作为一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讲授,且内容较为抽象,教学时数又少,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以后实际工作中更难以正确应用.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讲好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树立起统计思维观念,掌握统计推理技能,是临床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改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引进案例教学等提出个人观点.

    作者:邓树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女性假两性畸形2例报告

    1 病例简介例1,女,10岁.4岁时发现阴蒂开始异常发育,随后逐渐增大,成为小阴茎;肌肉发育呈男性化;血管暴露,体格健壮;喉结不明显,声音低;月经未来潮而入院检查.

    作者:冯治;李新乐;韦振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电烧伤致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例

    患儿,男,4岁.因双手指、胸部电烧伤20天,便血15天,加剧伴呕血3天于1994年9月7日入院.患儿于1994年8月18日因双手抓电线断端时被电烧伤,昏倒在地,被家人救起送当地卫生院抢救,半小时后清醒,醒后呕吐1次,为鲜血,约30ml,第5 天出现解黑便2次,每次约50g,第7天大便基本正常,9月4日开始呕鲜血,每天2~3次,每次约30~50ml,解黑便1~2次,每次约50ml.

    作者:覃秋海;边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高血压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不仅患病率高,且常因血压控制不佳而加速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解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的原因,更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2000年1月~2001年8月,我们采用问卷式对100例再次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秀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概况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于70年代末问世以来,主要用于抗体缺乏症的替代治疗,近年发现IVIG尚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并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1];许多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得到了较满意的治疗,现简述如下.

    作者:韦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Dieulafoy病6例报告

    1996年4月~2001年8月,我院经内镜室检出Dieulafoy病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航;廖远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基因芯片技术的临床检验医学应用及存在问题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医学诊断技术的重要进展.90年代初,由美国Aflymetrix公司的Fodor博士提出并开始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1996年底,该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DNA芯片,揭开了基因分析的新纪元.1998年底,美国科学促进会将基因芯片列为1998年度自然科学领域十大进展之一.至今,基因芯片技术在医学各个领域的应用均已取得巨大突破.笔者主要对基因芯片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述.

    作者:刘小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生带教体会

    我院是一所教学医院,手术室作为重要临床科室,是护生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亦成为我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中,我们依据新的现代护理模式,制定出相应的带教计划和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孟义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民族地区基层农村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初步调查

    目的实施民族地区基层农村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之后,通过调查该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质量,为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基层农村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收集反馈信息.方法以问卷和实习量化考核成绩分析为主要手段,以计数资料进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培养对象即97级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110名毕业实习生,实习量化考核成绩和带教教师评价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上达到了培养模式的预期目标.结论实施民族地区基层农村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能改善我区基层农村缺医少药状况,给该地区输送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保健人才很有现实意义.

    作者:黄贵华;梁天坚;邓远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Duckett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护理

    尿道下裂是男性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该病对患儿的生活及成年后的心理均可造成不良影响,故均主张在学龄前行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方式众多,我院于1998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Duckett术即横行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3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病患病特点及肌电图改变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神经病临床报道不多,其毒副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明确,究竟其预后如何,尚有待探讨.我们对12例有机磷农药迟发性神经病进行临床观察,对其患病特点及神经肌电图改变分析如下.

    作者:易小敏;陆爱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21世纪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模式及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教育要求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因此,在加强预防医学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加强预防医学实验的教学.现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浅谈几点体会,以供大家探讨.

    作者:谭盛葵;马迎教;林健燕;蒙仕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等教育面对知识经济的几点思考

    高等教育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艰巨任务,是人才成长极关键的一个阶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更显出其价值和重要性,同时也有许多现实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作者:孔保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我院本科护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

    护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高度综合的应用学科,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改革创新和整体优化的要求.我院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和康复护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培养模式的改革得以实现,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则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笔者现就我院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作者:李凤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乳腺癌治疗现状与方向

    医学界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已探索了100多年,并经历了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手术四大历程.现已朝多学科参与,各种手术方式并存、治愈与生活质量兼顾的个体化的治疗模式发展.现将乳腺癌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陆晓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糖尿病肾病(DN)发病隐匿,可存活多年而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少量蛋白尿时也不容易被注意,大多数DN患者总是在有明显蛋白尿、明显水肿或(和)肾功能不全时才被发现,此时的肾脏病理多已不可逆,治疗往往效果很差[1] ,3~5年内多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乃至以透析维持生命.

    作者:颜永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气管内电动吸引技术的研究进展

    气管内吸引是临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常用的抢救配合操作之一,也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危重病人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1]. 吸引技术简单易操作,但如不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可导致各种并发症[2].因此,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临床护理人员在操作中能做到准确、迅速和安全有效,笔者对近年来临床上气管内吸引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柳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重度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抢救护理

    临床上常将骨盆环失去稳定性的骨盆骨折称之为重度骨盆骨折.重度骨盆骨折系高能量外力所致,25%~84.5%为交通伤,常是有合并伤或伴发伤的多发伤者[1],而且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这就给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我院1995年1月~2002年7月收治86例骨盆骨折病人,其中39 例重度骨盆骨折伴不同程度的休克,经及时抗休克,有效控制出血,发挥多学科协同救治的优势和精心的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芳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6例产时子痫的护理体会

    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危重阶段,如抢救不及时,护理不当,可因抽搐、昏迷或由此而发生的并发症导致母婴死亡.1995年1月~2001年12月本院共收治产时子痫16例,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研究进展

    自1981年以来,英国的Evans等[1]和美国的Martin[2]相继从小鼠囊胚的内细胞团分离建立胚胎干细胞系以来,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研究就一直是各国学者感兴趣的课题.目前,已从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出卵黄囊、血岛、神经细胞、心肌细胞、血管和内皮等结构及细胞.利用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成果可望发展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方法,将在人体早期发育、基因功能、药物开发、细胞治疗和组织器官替代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组织器官移植的新资源.

    作者:解继胜;陈维平;李后文;邝晓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