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醒脾健儿汤是本地民间验方,主治小儿厌食症.近2年来,笔者在原方的基础上加枳实、厚朴,用于治疗小儿FD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桂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中药治疗外伤性眼内出血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23例(23只眼),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小13岁,大55岁,平均32岁;右眼18例,左眼5例.病程24小时内7例,2~3天12例,4~7天4例.拳击伤15例,木铁棒击伤5例,足球伤2例,羽毛球伤1例.
作者:柴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中国药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永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们用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9~75岁,平均( 63.8±5.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90~340min,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 impairment scores,NIS)16~28分.
作者:魏变芬;詹合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全方由柴胡、人参、半夏、黄芩、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宣通内外、通达上下、和解枢机、疏利肝胆、调和脾胃等功效,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作者:李文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自1996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脂肪肝3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5例,年龄35~64岁,病程1个月~10年,肥胖型脂肪肝18例、酒精性脂肪肝11例、糖尿病性脂肪肝1例、乙肝合并脂肪肝1例.
作者:方清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998年9月~2006年12月,笔者采用正骨疗法治疗局限性肋间痛6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兴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陈某,女,18岁,于2006年11月7日入院.20天前受惊吓后出现沉默少语,偶自言自语,独自流泪,不能正常上学.半月前口服甲胺磷,口吐泡沫,神志不清,肢端青紫,经当地医院洗胃,用阿托品治疗数日,中毒症状消失出院,但沉默不语等症加重,近3天不语,进食困难,口角流涎,以抑郁症收入院.
作者:刘飞舟;王惠玲;陈燕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80例采用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愈113例,好转42例,未愈25例,总有效率86.1%.结论: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预后较好.
作者:夏吉锋;赵庆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998~2005年,笔者自拟抗变治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04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抑郁症是一种由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多系统、多层次的病理反应,中医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具有较大优势[1].
作者:虢周科;富文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1~2004年,笔者用二至二仙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泄泻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强骨胶囊是浙江省台州市股骨头坏死研究所、台州市博爱医院制剂室共同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温补肾阳、益气养血、强筋健骨的作用.适用于股骨头坏死中晚期.
作者:禹建春;诸葛天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52例收到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2例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小8个月,大11岁;病程短8天,长1个月.
作者:林谦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指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手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
作者:周海军;何旭锋;陈会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马某,女,27岁.产后1年多来恶露淋漓不绝、量少、色紫暗有块,小腹隐痛,久治不愈.近期经常感觉腰膝酸痛,心烦失眠,手脚心发热尤甚,大便干燥,舌暗红边有瘀点,脉细数.
作者:陈有明;田凤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痞通腑汤治疗帕金森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以消痞通腑汤及麻仁软胶囊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痞通腑汤治疗帕金森病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
作者:路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早见于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主要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等组成,功用平补阴阳、潜镇固摄.主治虚劳阴阳两虚,夜梦遗精,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象极虚芤迟,或芤动微紧;亦治下焦虚寒,少腹拘急,脐下动悸之遗尿症等证.
作者:李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在2005~2006年间,用加味柴芍异功散治疗慢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维友;谭昌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