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乃玲;任保娣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可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
作者:向金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强骨胶囊是浙江省台州市股骨头坏死研究所、台州市博爱医院制剂室共同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温补肾阳、益气养血、强筋健骨的作用.适用于股骨头坏死中晚期.
作者:禹建春;诸葛天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以提高治愈率及妊娠率.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较大优势.现对近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秋兰;王秀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2年1月~2006年10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疣状胃炎6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降脂清肝方及其拆方对脂肪肝家鸭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的影响.方法:对高糖饲料填饲的家鸭给降脂清肝方及拆方,观察各组家鸭FFA、LPL、HL的变化.结果:全方组和丹姜组血清FFA水平明显降低(P<0.01),全方组、丹姜组肝组织LPL明显高于空白组、模型组(P<0.01),菏泽组亦高于空白组、模型组(P<0.05),各组肝组织HL无显著差异、丹姜组有升高趋势.结论:降脂清肝方和丹参、姜黄可显著降低血清FFA、升高肝组织LPL指标,丹参、姜黄还有升高肝组织HL的趋势,丹参、姜黄可能为降脂的主要成分.
作者:刘鹏;徐宗佩;任永丽;梁汝圣;郝志强;李玉红;苏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Ⅱ级坏疽的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Ⅱ级坏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20例加用联合外治法治疗,对照组20例另外敷雷封奴尔治疗,治疗6周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对照组治愈率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Ⅱ级坏疽疗效确切.
作者:徐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醒脾健儿汤是本地民间验方,主治小儿厌食症.近2年来,笔者在原方的基础上加枳实、厚朴,用于治疗小儿FD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桂滨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与反复发作等为主要特征.肠镜检查表现为受累结肠黏膜呈浅表性溃疡、充血、水肿、糜烂或覆盖有脓性分泌物.
作者:肖媚;黄文权;王红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以六百字精要之宏论,述世间至理之明言,字句铿锵,千古播扬.愚读此论,四十有年,揣度吟诵,获益匪浅.今重温原序,思绪万千,感慨良多,兹略举一二,愿与同道共勉.
作者:王辉武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是指以大脑皮层为主的高级中枢丧失了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调控作用,从而产生由低级中枢控制下的以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1].
作者:林茜;林秀瑶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全方由柴胡、人参、半夏、黄芩、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宣通内外、通达上下、和解枢机、疏利肝胆、调和脾胃等功效,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作者:李文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在2005~2006年间,用加味柴芍异功散治疗慢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维友;谭昌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4例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2例用西比灵治疗,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5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较好.
作者:汪霖;张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马有度(本刊编委会副主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重庆医科大学教授)这次科技沙龙的主题是八个字:发展中医、路在何方.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发展道路.
作者:汪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自1996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脂肪肝3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5例,年龄35~64岁,病程1个月~10年,肥胖型脂肪肝18例、酒精性脂肪肝11例、糖尿病性脂肪肝1例、乙肝合并脂肪肝1例.
作者:方清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在临床上常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痛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2~2006年,笔者自拟痤疮平治疗寻常性痤疮4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惠乃玲;任保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金匮>方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治疗神志病疗效较好,现举例如下.
作者:丁世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56例用地塞米松、盐酸氮芥、降纤酶、骁悉及中药治疗.结果:完全缓解42.86%,显著缓解16.07%,部分缓解19.64%,无效21.4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较好.
作者:王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 手心多汗蒋某,女,21岁,2002年4月15日初诊.手心多汗3年余,每因天气炎热或工作学习书写时呈滴状溢出,手下需垫毛巾,手心潮湿起泡,曾多方求医无效.现汗出恶风形寒肢冷,肢体倦怠懒言,气短声低,面色无华,头晕多梦,遇劳则甚,食少无味,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作者:罗贵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