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幸
1998年9月~2006年12月,笔者采用正骨疗法治疗局限性肋间痛6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兴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强骨胶囊是浙江省台州市股骨头坏死研究所、台州市博爱医院制剂室共同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温补肾阳、益气养血、强筋健骨的作用.适用于股骨头坏死中晚期.
作者:禹建春;诸葛天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以六百字精要之宏论,述世间至理之明言,字句铿锵,千古播扬.愚读此论,四十有年,揣度吟诵,获益匪浅.今重温原序,思绪万千,感慨良多,兹略举一二,愿与同道共勉.
作者:王辉武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肠痈按疼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大肠痈和小肠痈,痛处接近右下腹天枢穴者称大肠痈,在关元穴附近者称小肠痈.临床以大肠痈为常见.类似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腹部脓疡、腹膜炎、盆腔脓肿等疾病.
作者:陈肖蓉;朱王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4~2006年,笔者用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生殖道衣原体感染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8例中,男38例,女20例;18岁以下18例,18~50岁30例,51岁以上10例;病程短30天,长4年.男女均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作者:贺成彪;罗南英;辜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小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全方由柴胡、人参、半夏、黄芩、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宣通内外、通达上下、和解枢机、疏利肝胆、调和脾胃等功效,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
作者:李文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6年5月~2006年12月,笔者用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5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江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在临床上常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痛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自1996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脂肪肝3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5例,年龄35~64岁,病程1个月~10年,肥胖型脂肪肝18例、酒精性脂肪肝11例、糖尿病性脂肪肝1例、乙肝合并脂肪肝1例.
作者:方清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以提高治愈率及妊娠率.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较大优势.现对近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秋兰;王秀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4年5月~2007年2月,笔者采用自血疗法配合针清治疗青春期痤疮10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鲜艳;柳根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经过几十年来的探索、实践,用轻、小、平、淡方药用于儿科临床,屡治屡效,现举例如下.1 新生儿黄疸夏某,女,38天.出生时体重2.4kg,4~5天后黄疸出现并逐渐加重,面目黄染明显,食欲、二便尚可,无寒热.在某妇保院排除溶血性、肝源性黄疸,血常规正常.
作者:祝冬灿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自2000年3月以来,我们用一指禅推法配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军;郭巧德;郑雪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应用康复新液治疗深II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及深II度、III度烧伤切/削痂植皮后残余创面40例,并进行同体对照观察.结果:全部病例用药至创面愈合,应用康复新部位创面愈合时间平均(18.08±6.02)天,碘伏对照部位(平均25.42±6.90)天,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用药部位上皮生长较对照部位快.结论:康复新液能促进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
作者:王德华;高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指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手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
作者:周海军;何旭锋;陈会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与反复发作等为主要特征.肠镜检查表现为受累结肠黏膜呈浅表性溃疡、充血、水肿、糜烂或覆盖有脓性分泌物.
作者:肖媚;黄文权;王红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马有度(本刊编委会副主任、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重庆医科大学教授)这次科技沙龙的主题是八个字:发展中医、路在何方.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因为发展是硬道理,思路决定出路,我们希望通过交流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发展道路.
作者:汪逸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降脂清肝方及其拆方对脂肪肝家鸭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的影响.方法:对高糖饲料填饲的家鸭给降脂清肝方及拆方,观察各组家鸭FFA、LPL、HL的变化.结果:全方组和丹姜组血清FFA水平明显降低(P<0.01),全方组、丹姜组肝组织LPL明显高于空白组、模型组(P<0.01),菏泽组亦高于空白组、模型组(P<0.05),各组肝组织HL无显著差异、丹姜组有升高趋势.结论:降脂清肝方和丹参、姜黄可显著降低血清FFA、升高肝组织LPL指标,丹参、姜黄还有升高肝组织HL的趋势,丹参、姜黄可能为降脂的主要成分.
作者:刘鹏;徐宗佩;任永丽;梁汝圣;郝志强;李玉红;苏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60岁以上,在安静状态下使用标准水银柱血压计,收缩压记录Korotoff第Ⅰ相,舒张压记录第V相,血压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5min,取其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血压分析值.
作者:梁时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金匮>方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治疗神志病疗效较好,现举例如下.
作者:丁世幸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