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纪
目的:观察清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用清痹汤治疗.结果:近期控制9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清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热证有较好效果.
作者:张贵明;赵生文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80例采用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愈113例,好转42例,未愈25例,总有效率86.1%.结论:推拿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预后较好.
作者:夏吉锋;赵庆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以提高治愈率及妊娠率.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较大优势.现对近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秋兰;王秀宝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降脂清肝方及其拆方对脂肪肝家鸭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的影响.方法:对高糖饲料填饲的家鸭给降脂清肝方及拆方,观察各组家鸭FFA、LPL、HL的变化.结果:全方组和丹姜组血清FFA水平明显降低(P<0.01),全方组、丹姜组肝组织LPL明显高于空白组、模型组(P<0.01),菏泽组亦高于空白组、模型组(P<0.05),各组肝组织HL无显著差异、丹姜组有升高趋势.结论:降脂清肝方和丹参、姜黄可显著降低血清FFA、升高肝组织LPL指标,丹参、姜黄还有升高肝组织HL的趋势,丹参、姜黄可能为降脂的主要成分.
作者:刘鹏;徐宗佩;任永丽;梁汝圣;郝志强;李玉红;苏菁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中国药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张永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52例收到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2例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小8个月,大11岁;病程短8天,长1个月.
作者:林谦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Ⅱ级坏疽的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Ⅱ级坏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20例加用联合外治法治疗,对照组20例另外敷雷封奴尔治疗,治疗6周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对照组治愈率3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足Ⅱ级坏疽疗效确切.
作者:徐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1998~2005年,笔者自拟抗变治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04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中药治疗外伤性眼内出血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23例(23只眼),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小13岁,大55岁,平均32岁;右眼18例,左眼5例.病程24小时内7例,2~3天12例,4~7天4例.拳击伤15例,木铁棒击伤5例,足球伤2例,羽毛球伤1例.
作者:柴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肠痈按疼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大肠痈和小肠痈,痛处接近右下腹天枢穴者称大肠痈,在关元穴附近者称小肠痈.临床以大肠痈为常见.类似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腹部脓疡、腹膜炎、盆腔脓肿等疾病.
作者:陈肖蓉;朱王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马某,女,27岁.产后1年多来恶露淋漓不绝、量少、色紫暗有块,小腹隐痛,久治不愈.近期经常感觉腰膝酸痛,心烦失眠,手脚心发热尤甚,大便干燥,舌暗红边有瘀点,脉细数.
作者:陈有明;田凤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泄泻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痞通腑汤治疗帕金森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以消痞通腑汤及麻仁软胶囊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痞通腑汤治疗帕金森病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疗效.
作者:路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3年元月~2006年元月,笔者用清肝定眩汤治疗眩晕6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孟庆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4例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2例用西比灵治疗,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5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较好.
作者:汪霖;张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们用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9~75岁,平均( 63.8±5.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90~340min,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 impairment scores,NIS)16~28分.
作者:魏变芬;詹合琴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腹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1例用中药、腹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31例用针刺、TDP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腹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张巧玲;付晓红;章振永;应晓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5年5月~2007年5月,笔者用三七人参汤配合西药治疗胃出血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运清;于首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自2000年3月以来,我们用一指禅推法配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军;郭巧德;郑雪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用阳和汤治疗荨麻疹及反复感冒证属阴寒内盛者,均收到良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登科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