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惠;吴学磊;金平林;匡贵榕;赵志恩;秦学玉;何旻;张志燕
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病因病机不同、处方用药也不相同,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肺脾气虚,营卫不和张某,女,47岁,2010年7月13日初诊.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畏风,容易感冒,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食少纳差,时有嗳气、饱胀,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辨为自汗,肺脾气虚、营卫不和.
作者:王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结果:显效7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效果较好,可缩短病程.
作者:余中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呈暗红色及有色素沉着,持久不愈则皮损纹变粗大,干燥而易皲裂.中医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大优势,现将中医治疗慢性湿疹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勇华;易东阳;余甘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大小约22nt的非编码RNA分子,通常定位于与肿瘤相关的脆性位点(fragile site).miRNA与肿瘤相关的证据早源于染色体13q14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缺失的研究[1].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与人类肿瘤相关的miRNA已有几十种[2],其在肺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及直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丽楠;李屹;杨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脾气虚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二陈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只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60天,总有效率治疗组66.67%、对照组30.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脾气虚证)可提高近期疗效.
作者:漆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7年~2010年,我们共收治护理心力衰竭120例,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20例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45~70岁.根据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胸片等检查证实为心衰.经过治疗和护理,除5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其余均获满意效果.
作者:吴素蓉;邓春花;余满琼;蔡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用推拿辅以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见效快、疗程短、费用少、疗效好的优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共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22~67岁,病程3~30天,病变部位左侧32例、右侧13例,受风寒诱发33例、原因不明12例.排除颅内及其它部位病变.
作者:毛尔艳木汗·吾甫尔;张瑞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应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梅核气4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男18例,女24例;年龄小30岁,大65岁,平均42岁;病程短3个月,长5年.表现为咽中似有物堵、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情绪抑郁或焦虑时症状加重、情绪稳定时症状减轻,舌苔多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沉弦.
作者:马青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利水渗湿药能通利水道、渗利水湿,主要治疗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淋证、黄疸等病证,为祛湿剂的主要组成药物.由于利水渗湿药味多甘淡、性平或寒凉,能使病邪从小便排解,是较为安全、稳妥的祛邪方法,与他药配伍,可治疗多种病证.现就利水渗湿药在非祛湿剂中的配伍应用探讨如下.
作者:李美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1]简称慢性肾炎,中医治疗慢性肾炎有较好疗效,现将慢性肾炎中医证型研究,综述如下.1 中医分型与证候分布的关系熊玮[2]研究表明,年龄、病程对证候分布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中医主证以脾肾阳虚证为多,标证以湿热证为多.
作者:梁黎黎;宋丹;陈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味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47例用加味泻黄散,共治疗7天.结果:治愈32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结论:加味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梁景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EB病毒感染治疗效果.方法:86例用更昔洛韦、人白细胞干扰素为主治疗,并对EB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均治愈.临床表现及体征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可伴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结论: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体征,易误诊和漏诊,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咽部分泌物EB病毒DNA﹥500copies为阳性,更昔洛韦及干扰素治疗效果好.
作者:茹青梅;刘惠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偏头痛多因大脑神经功能调节紊乱和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以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等特点.2005年6月~2009年6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2005年6月~2010年5月,笔者自拟五味退热汤治疗发热6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37例,女29例;年龄大70岁,小5岁;发热38.1℃~39.1℃26例,39℃~39.5℃31例,39.6℃以上9例;病程短6h,长36h;上呼吸道感染26例,急性支气管炎18例,急性扁桃体炎17例,支气管肺炎5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热急症诊疗规范>相关标准.
作者:李朝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化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采用优化方案治疗,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并与优化前方案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痊愈80例(53.33%),显效53例(35.33%),有效10例(6.67%),无效7例(4.67%).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方案组与优化前方案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5,P>0.0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6,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优化方案具有高效性,其疗效显著高于优化前方案.
作者:刘渝松;马善治;郭亮;涂燕兵;彭文忠;王健;胡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治愈94例,好转6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效果满意.
作者:张念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皮损治愈后的慢性疼痛综合征,是急性带状疱疹常见的也是难治疗的并发症[1].美国神经病协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将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局部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者定义为PHN[2].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丁晓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可吸收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12例行可吸收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1.67%.结论:可吸收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疗效较好,且固定可靠、可避免二次手术.
作者:朱海涛;齐尚锋;李欢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疾病及症候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叶藜藜;邵思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石杉碱甲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28例用石杉碱甲配合针刺治疗,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治疗12周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评分、痴呆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石杉碱甲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康复护理等对病情恢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阜溧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