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先兆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并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6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先兆安全有效.
作者:江小荣;李贤;覃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龙胆泻肝汤出自于<医宗金鉴>,主治肝经湿热,胁肋疼痛,口苦,目红肿痛,眩晕,头痛,耳鸣;或肝经湿热下注,小便淋涩作痛,阴肿,阴痒,带下臭秽稠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方中龙胆草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除下焦湿热,黄芩、栀子助龙胆草泻肝胆之火,泽泻、木通、车前子助龙胆草清利湿热.
作者:王明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胡志强教授对神经内科疑难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尤其治疗中风病有独到见解.现将胡教授治疗中风病验案介绍如下.1 方药胡教授拟化痰通络饮由天麻15g,清半夏6g,竹茹12g,天竺黄15g,泽泻15g,丹参15g,白术12g,赤芍15g,红花10g,桃仁10g组成.其中天麻祛风通络、平抑肝阳,清半夏燥湿化痰共为君药;竹茹、天竺黄清化热痰,泽泻、白术燥湿健脾、运化痰湿,共为臣药;赤芍凉血行瘀,红花、桃仁活血祛瘀,丹参活血安神,共为佐使.全方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作者:张思硕;杨君;胡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王文春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1],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王老早年拜朱仁康为师,治疗皮肤疑难病有其独特的方法,现将其治疗多形性红斑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杨鹏斐;王思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用痛泻要方加味随证加减治疗5天.结果: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季静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张涤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治疗小儿呼吸、消化等系统疾病.现将导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南;张涤;王薇;何炜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6例用中药治疗,对照组26例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6%、对照组6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好,副作用小.
作者:欧阳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笔者自拟疱疹方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90例,均为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符合<实用皮肤科学>[1],并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等原发性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14~68岁,病程短3天、长15天、平均10.5天.对照组45例,男15例、女30例,年龄14~69岁,病程短10天、长25天、平均15天.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杨秀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基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9例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55%、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角膜基质炎效果满意.
作者:周筱荣;李洁;闫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慢性咳嗽为老年人常见病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和(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可持续3~8周或更长时间,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或仅见肺纹理增粗.对于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误诊率较高.笔者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老年肺阴亏虚型咳嗽,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慧;张素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中药散剂外敷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654-2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只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654-2注射液、甲硝唑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疗程5~7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满意.
作者:吴应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荆防败毒散治疗虚寒型感冒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荆防败毒散治疗,对照组60例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78.3%;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提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荆防败毒散治疗虚寒型感冒效果较好.
作者:李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了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中药熏药治疗带状疱疹的机理,我们在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对135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1],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选取其中71例患者进行了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观测,报道如下.
作者:丁雄飞;赵文青;朱丽莲;蓝珍;杨俊威;陈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库存管理在工作特性上具有医院药学的专业性、药政法规的职能性和药品流通的商品性.因此,须建立清晰的、可测量的管理绩效目标.现就医院药库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杨婷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方对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逆转机制.方法:通过制备含解毒化瘀药的兔血清培养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P-gp.结果: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能下调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的P-gp表达.结论:解毒化瘀方逆转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与其能下调P-gp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埋线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中药联合埋线治疗,对照组只用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FSH、FSH/LH值、OVF、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埋线较单用中药治疗DOS疗效更好.
作者:来玉芹;韦立红;郭钦源;范莉;姚春玲;韦朔峰;方美兰;谢小雪;谢丽凤;韦继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免煎中药颗粒内外合治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用免煎中药颗粒内外合治,对照组用干扰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程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煎中药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郦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婴幼儿湿疹以瘙痒和易复发皮疹为特点,起病大多在出生后1~3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2岁以后大多逐渐自愈.皮疹多见于头面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可累及.初起时皮损为对称性分布的红斑,其后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常因搔抓、摩擦致水疱破损,形成渗出性糜烂面,水疱干涸后形成黄色痂皮.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们收治婴幼儿湿疹 20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陶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用其治疗肺系病症疗效显著,举例如下.1 肺源性心脏病张某,男,72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咳喘20余年,每逢冬春季节受凉时发作,2周前又因气候变化,感寒后咳喘加重.入院时恶寒发热,喘息,憋气,夜间加重,甚则不能平卧,咳嗽咯痰,双下肢水肿.查体温38.2℃,呼吸25次/min,心率117次/min,血压135/80mmHg,双肺满布干湿啰音,胸部CT示两肺炎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并心脏增大.
作者:赵启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常并发于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或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带双线骨锚钉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
作者:冉隆友;付承文;江宝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