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双线骨锚钉治疗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8例

冉隆友;付承文;江宝明

关键词:双线, 骨锚钉, 治疗, 股骨大粗隆, 撕脱骨折, 手术切开复位, 股骨颈骨折, 粗隆间骨折, 固定方法
摘要: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常并发于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或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带双线骨锚钉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茶调散新用体会

    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外风头痛证,主要用于偏正头痛、颠顶头痛等.多年来,笔者用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颈椎病等多种心、脑因供血不足疾病收效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廖传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便秘辨证施护体会

    便秘多有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滞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1].我们对便秘患者采取有效的辨证施护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共121例,均为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门诊患者.年龄6~76岁,平均43岁.便秘时间超过3天以上94例.采取不同的辨证施护后好转112例(92.6%),治愈39例(32.2%),无效2例(1.6%).

    作者:李升莹;张伯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免煎中药颗粒治疗手足口病66例观察

    目的:观察免煎中药颗粒内外合治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用免煎中药颗粒内外合治,对照组用干扰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程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煎中药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郦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PH术中大出血1例

    2012年7月,我们收治一外院行PPH术、术中大出血、无法止血紧急转入我院的患者,报道如下.患者,男,45岁.因反复便时肛门肿物脱出10余年,于持硬麻下行PPH术,术中吻合器击发后退出吻合器,见吻合口一圈渗血不止,多处有搏动性出血,试图纱布压迫止血后行缝扎止血,均失败,遂大量纱布填肛之后,紧急转入我院.精神萎靡,意识欠清,贫血貌,肛门部纱布全层血染.

    作者:彭明沙;李清;李东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及西医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及护理,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及西医护理.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合理护理有较好效果.

    作者:方元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方,用于治疗胸中血瘀诸证.方中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组成桃红四物汤以活血化瘀通畅血脉而养血,柴胡、枳壳、赤芍、甘草合成四逆散以行气、和血而疏肝,加牛膝破瘀通经引瘀下行,又以桔梗入肺经、载药上行.诸药合用有气血同调、心肝同治、升降相因之用.笔者临证中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多种不同疾病疗效显著,举例如下.

    作者:谌雪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医院药库管理探讨

    库存管理在工作特性上具有医院药学的专业性、药政法规的职能性和药品流通的商品性.因此,须建立清晰的、可测量的管理绩效目标.现就医院药库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杨婷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熏药对带状疱疹患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

    为了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中药熏药治疗带状疱疹的机理,我们在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对135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的基础上[1],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选取其中71例患者进行了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观测,报道如下.

    作者:丁雄飞;赵文青;朱丽莲;蓝珍;杨俊威;陈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海桐皮汤熏洗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远端肿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远端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74例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用海桐皮汤熏洗,对照组口服地奥司明.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5%,对照组8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桐皮汤熏洗能缓解骨折术后下肢远端肿胀.

    作者:齐润文;邹天强;朱明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播散型水痘34例护理总结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6个月以下婴儿较少见,孕妇患水痘时,胎儿可被感染.免疫功能缺陷者可出现播散型水痘,重症水痘可发生水痘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1].我们收治水痘播散型34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冷瑞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带双线骨锚钉治疗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8例

    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常并发于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或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笔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带双线骨锚钉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大粗隆撕脱骨折,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

    作者:冉隆友;付承文;江宝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服柴芍六君子汤加味,对照组30例服多潘立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25%、对照组复发率53%.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味治疗FD肝郁脾虚型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唐旭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解毒化瘀方逆转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方对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逆转机制.方法:通过制备含解毒化瘀药的兔血清培养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P-gp.结果: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清能下调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的P-gp表达.结论:解毒化瘀方逆转HL60/VCR白血病细胞耐药株多药耐药与其能下调P-gp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婴幼儿湿疹护理体会

    婴幼儿湿疹以瘙痒和易复发皮疹为特点,起病大多在出生后1~3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2岁以后大多逐渐自愈.皮疹多见于头面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可累及.初起时皮损为对称性分布的红斑,其后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常因搔抓、摩擦致水疱破损,形成渗出性糜烂面,水疱干涸后形成黄色痂皮.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们收治婴幼儿湿疹 20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陶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泄泻2例

    笔者随师陈大权教授诊治泄泻2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1 典型病例例1:冯某,女72岁,2012年9月10日初诊.泄泻1年多,日排便20余次,粪质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少腹下坠感,时伴腹痛,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弦细.

    作者:宋宏宾;陈大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猪苓和泽泻对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清TGF-β1、TNF-α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猪苓和泽泻对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清TGF-β1、TNF-α的影响.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以支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的方法制作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给药后第14天、28天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TGF-β1、TNF-α的浓度.结果:各组病理学指标提示大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肺间质纤维化,提示动物模型复制成功.通过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病理学改变及血清内TGF-β1、TNF-α浓度比较,各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醋酸泼尼松组的指标改善程度为显著,猪苓加泽泻组次之,猪苓组及泽泻组弱.结论:猪苓、泽泻及其合用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GF-β1、TNF-α浓度,减轻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进程.

    作者:刘本佼;胡海波;周兆山;姜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足浴联合暖宫贴促进产后康复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暖宫贴促进产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35例顺产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27例给予中药足浴联合暖宫贴,对照组108例给予温水足浴.结果:两组宫底高度、恶露量、首次排气时间、睡眠情况、乳汁分泌量及产妇心理状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暖宫贴能有效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排除、乳汁分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钟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分析和对策

    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改进相应管理流程,采取相关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杜绝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1 手术室安全隐患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清点单的填写标准等.

    作者:汤维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胡志强应用化痰通络饮加减治疗中风病经验举隅

    胡志强教授对神经内科疑难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尤其治疗中风病有独到见解.现将胡教授治疗中风病验案介绍如下.1 方药胡教授拟化痰通络饮由天麻15g,清半夏6g,竹茹12g,天竺黄15g,泽泻15g,丹参15g,白术12g,赤芍15g,红花10g,桃仁10g组成.其中天麻祛风通络、平抑肝阳,清半夏燥湿化痰共为君药;竹茹、天竺黄清化热痰,泽泻、白术燥湿健脾、运化痰湿,共为臣药;赤芍凉血行瘀,红花、桃仁活血祛瘀,丹参活血安神,共为佐使.全方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作者:张思硕;杨君;胡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艾灸配合中药纠正胎位不正100例

    目的:观察艾灸至阴穴配合十三太保方内服纠正胎位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艾灸双侧至阴穴,同时服用十三太保方.结果:成功纠正92例,有效率92%.结论:艾灸至阴穴配合十三太保方内服纠正胎位不正效果较好.

    作者:王丽平;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