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朱永苹;朱燕华;张学宁;林寿宁

关键词:中医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Atrophic Gastritis, 中药治疗, 早期胃癌, 胃黏膜上皮, 癌前病变, 自身免疫性, 肠上皮化生, 治疗手段, 异型增生, 腺体萎缩, 慢性疾病, 临床表现, 检查结果, 肠腺化生, 癌前状态, 癌前疾病, 上腹部, 膜发展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并多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CAG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而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则为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rastic cancer,PLGC).目前认为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与多灶性萎缩性胃炎均为癌前病变,来自日本的1900例早期胃癌的检查结果,有94%的萎缩性胃炎是由不规则黏膜发展来的,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呈正相关[1].CAG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恶心、嗳气、食欲减退、钝痛等[2.目前,临床上对CAG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3],而中药治疗CAG却显现出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几年中药治疗CAG的情况综述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2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1].张玉珍教授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PCOS肝经郁火证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0例,均为2006年2月至2007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5.64±4.29)岁,BMI(21.30±2.54) kg/m2,WHR(0.82±0.06),病程(3.64±1.45)年,初潮年龄(13.76±1.45)岁,月经稀发、频发、功血30例,痤疮18例,多毛15例,不孕12例.

    作者:骆世存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2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加服全真一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4周.结果:显效率治疗组72.73%,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GRQ积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SGRQ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EV1/FVC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疗效显著.

    作者:周卫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引经药治疗头痛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引经药川芎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川芎加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对照组只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60.00%、对照组34.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加引经药川芎治疗头痛治愈率高.

    作者:陈立兵;郑剑波;邓钰杰;雷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进展

    高血压肾损害是指因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黄芪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缺血及利尿,能增强代谢、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等作用[1].因此,临床常用黄芪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现将近年来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效果,同时与百优解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两组均进行一般中风治疗,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和一般体穴(取患侧穴位)针刺治疗.治疗组另用其他针灸治疗,对照组另用百优解口服.治疗前进行HAMD抑郁量表、MES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治疗后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两组HAMD量表治疗前后评分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神门、四神聪、印堂为主加减配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与西药百优解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肖顺琼;李国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髓心减压植骨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股骨头坏死36例

    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我们用髓心减压植骨术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股骨头早期坏死3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6例,均为201 1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患者,为Ficat Ⅰ、Ⅱ期或ARCO1~3期,股骨头外形尚可无明显塌陷.男27例,女9例;年龄26~ 72岁,平均47.5岁;单侧股骨头坏死者22例,双侧发病者14例;酒精性12例(23髋),激素性23例(19髋),外伤性1例(1髋).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经常规检查无重要脏器病变,且可耐受手术,治疗前2周无其它药物服用史.

    作者:刘昱;张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按就诊先后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均口服西药三苯氧胺,观察组加服逍遥散加味,疗程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8%、对照组6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

    作者:卢业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在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及ADL评分(Bathel指数BI)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总有效率96%.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辅治脑梗死疗效满意.

    作者:王同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法配合刮痧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68例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刮痧治疗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用手法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62例单用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2%、对照组79.0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手法可松解紧张挛缩的寰枕筋膜,增大寰枕间隙,从而减轻或解除椎动脉及神经的压迫,配合刮痧可疏通经络、整复关节,两者结合能有效改善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临床症状.

    作者:钟永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及总抗氧化活性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血脂及总抗氧化活性(TAS)的关系.方法:125例为观察组进行中医分型,8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及B(apoA1、apoB)、脂蛋白(a)[Lp(a)]和总抗氧化活性(TAS).结果:观察组血清TC、TG、LDL-C、apoB、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TC、Lp (a)水平与其他证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困脾证TG、LDL-C高于其他各型(P<0.05),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TAS明显低于其他各型(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异常,总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湿热困脾证、血瘀脉络证血脂变化明显,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抗氧化活性差.

    作者:刘庆;王汉敏;谭婕;吴建华;凌家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GP方案配合参芪地黄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GP方案配合参芪地黄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参芪地黄汤组49例,两组均予GP方案化疗,参芪地黄汤组加用参芪地黄汤,治疗3~5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参芪地黄汤组87.76%,对照组69.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芪地黄汤组化疗后的卡式评分、疗效评估均较对照组疗效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方案配合参芪地黄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增强临床疗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强;黄鸳鸳;樊云;李世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特征.方法:对65例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取纵切面,垂直于长轴,测内膜厚处,观察和记录内膜及宫腔内的异常图像、血流情况.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65例,误诊6例,误诊率9%,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超声表现宫腔线弯曲、中断、或消失,息肉多表现为稍高回声光团,息肉范围0.9~3.2cm.多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无包膜,蒂部子宫内膜线多较完整.当直径大于1.5cm时彩色多普勒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误诊中多为与息肉超声表现类似的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等病变.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并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黏膜下肌瘤等疾病相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做为首选方法.

    作者:莫元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方.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1%、对照组4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有较好效果.

    作者:黄绍阳;廖健;舒惠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8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对症及支持性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0.00%,总有效率98.87%,对照组痊愈率53.33%,总有效率8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松;李铁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拔罐辅助治疗肺炎喘嗽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拔罐辅助治疗肺炎喘嗽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及盐酸氨溴索化痰对症治疗,治疗组辅以拔罐治疗,5天为一疗程,5天后观察症状、体征,并复查胸部X线.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拔罐辅助治疗肺炎喘嗽疗效显著.

    作者:潘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尼莫地平、洋地黄、普萘洛尔、缬沙坦、依那普利,试验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boston积分、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提高疗效.

    作者:毛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瘀毒清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瘀毒清,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血脂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笑梅;李正兰;张超;李涛;翟艳清;唐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疏肝活血降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0例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降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疏肝活血降浊汤口服,对照组40例用血脂康胶囊口服,治疗1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7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活血降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运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郭剑华治疗筋伤案——腰椎间盘突出症

    屈某,男,40岁,2011年5月9日初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2年.半个月前打篮球时跌跤致腰部扭伤,出现腰痛伴右大腿外侧牵扯痛,2年前腰椎MRI检查示腰椎侧弯,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在我院门诊就诊并给予内服腰舒胶囊、外贴活血膏等,以及盲人按摩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8天前又因打喷嚏用力过猛而致症状加重,行走困难,经外院治疗1周无效.查腰部肌肉紧张,腰3骶1椎棘间隙两侧缘旁开1.0cm处均有不同程度压痛,尤以腰4-5、腰5骶1椎棘间隙右侧旁开1.0cm处压痛为明显,下肢无明显放射痛,右大腿外侧轻微压痛,右侧臀部及右小腿无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右55°、左75°,加强试验(+),“4”字试验(-),屈颈试验(+).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扭伤致腰肌受损,血瘀气滞,筋脉不通而腰腿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

    作者:刘渝松;马善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王俊志治疗红斑狼疮经验

    红斑狼疮是与免疫变态反应有关的弥漫性疏松结缔组织炎症性疾病,可侵犯人体多系统、多器官.多认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如感染、性激素、环境因素、药物等)的作用下,导致免疫调节紊乱所致[1].红斑狼疮属中医“红蝴蝶斑”、“马缨疮”、“温毒发斑”、“阴阳毒”、“水肿”、“心悸”、“胁痛”等病证范畴.王俊志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多年,治疗皮肤病辨证及用药有独到之处,兹将王教授治疗红斑狼疮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生;赵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