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姚亚莉

关键词:精神病, 护理依从性, 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原因,寻求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精神病学知识、药物知识宣教,提高自知力,培养自信心,与患者建立良好互信关系,优化住院环境.结果:主动接受护理72例,被动接受护理24例,拒绝接受护理4例.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使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提高.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会救助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境障碍与心理干预

    目的:近年来,随着政府和社会对于贫困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大量的贫困精神病患者进入精神病院就医.此前,他们大部分长期得不到系统治疗而又长期依靠家属照顾,家属的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的今后生活质量.本文旨在了解社会救济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境障碍和探索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6~2007年由社会救助人我院住院的79例精神病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2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并对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亲属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其中心境障碍以强迫、焦虑、抑郁、人际关系不良等症状为主.实验组亲属通过一年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后.SCL-90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年复发率差异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照顾患者的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作者:陈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导乐陪伴分娩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程、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对60例导乐分娩及60例非导乐分娩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对护士助产士的满意度、产妇泌乳始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导乐陪伴分娩组能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P<0.05);对助产士的满意度提高(P<0.05),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新模式,提高了产科的质量,在确保母婴安全方面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董爱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年我院共对2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华金;容字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中老年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致残率高,70%以上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重度致残达35%以上;且病死率高,与冠心病、恶性肿瘤一起构成了我国人口的三大死因.经药物治疗后,偏瘫的康复也成为社会、家庭及患者的迫切要求.

    作者:赵迎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外科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意义

    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改善患者病症和心理问题的佳方法,有助于收集患者资料,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或避免护患冲突,疏导患者对医疗上的分歧,使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维持和增进良好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能起到手术和药物起不到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自发性气胸是在没有外伤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自发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肺泡自发破裂,肺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缩.若治疗和护理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就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宋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风单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探讨

    中风病的治疗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但研究较多者均为单一方法的临床研究,借鉴国外医学卒中单元的研究成果,在我国西医临床中已开展了卒中单元的治疗模式,这种医疗模式越来越被广泛接受.

    作者:刘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做好防止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充分准备及基础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严防颅内出血.对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20例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出现皮下血肿l例,全部治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保证.

    作者:段利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异丙嗪加地西泮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异丙嗪、地西泮及能量合剂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疗效.方法:用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确定为TD患者后,用异丙嗪+地西泮+能量合剂治疗TD患者30例3个月,以AIMs减分率评定疗效,并随访一年.结果:痊愈14例,显著好转4例,好转6例,无效6例,显效率60%,无效组年龄、服药时间显著高于显效组及好转组,治疗前无效组AIMS评分显著高于显效组和好转组.结论:异丙嗪+地西泮+能量合剂对TD疗效显著,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郭玉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抢救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DC)的抢救护理方法.方法:于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4例老年NHDC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清醒,高渗状态纠正,血糖正常.结论:在对老年NHDC的患者抢救同时,要个体化、系统、全面地进行护理才能保证抢救成功.

    作者:梁艳华;常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谈精神专科的病案复印管理工作

    病案是患者在医院治疗的全部文字记录,由于病案的专业性和社会性决定其有别于其它档案,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是精神专科医院的病案,更具有其特殊性.

    作者:周秀兰;李胜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精神科轮班护士情绪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科轮班护士情绪状况,探讨维护其心理健康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精神科62名轮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轮班护士焦虑、抑郁状况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结论:精神科轮班护士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维护已是当务之急.

    作者:刘玉祥;张腊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60例菌阳肺结核患者(包含初治与复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初治患者采用2HRZE/6HR,复治患者采用3ADTVEZ/15DTVE,治疗组患者前3个月加用异烟肼及链霉素超声雾化吸人.每天2次,然后比较两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率、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雾化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痰菌阴转率、病灶显效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 5).结论:超声雾化吸人辅助全身化疗治疗可加快菌阳肺结核患者症状改善、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且没有明显毒副作用.该方法经济、方便、有效、便于推广.

    作者:张春晓;张崇;洪福秀;王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6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以男性、体力劳动者、低文化程度者居多.临床类型以酒精中毒性幻觉症多,其次是酒精中毒性妄想症等.临床症状多样,且合并有躯体疾病,以消化道、肝脏疾病多见.结论: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是长期饮酒造成的结果.

    作者:胡家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继发乳糖不耐受200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继发乳糖酶缺陷的发病情况,并观察继发乳糖酶缺陷患儿给予饮食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2006年9月~2007年9月采用徐州医学院推荐的醋酸铅氢氧化铵法对200例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进行大便乳糖测定,并以加例大便正常的婴儿作为对照;将138例大便乳糖阳性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对照组69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去乳糖饮食.结果:200例急性水样腹泻的患儿有138例大便乳糖阳性,即继发乳糖酶缺陷的发生率69%,且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婴幼儿急性水样腹泻继发乳糖酶缺陷的发生率非常高.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饮食干预治疗,疗效显著.及早检测粪便乳糖可帮助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云胜;袁纯;黎娟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人工气道的管理是机械通气护理中重要的一环,只有在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人工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于2006年1月~2008年8月共收治气管插管患者48例,在保持气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以及对危重患者呼吸循环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机械通气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发病6h内)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3例,对照组27例,溶栓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治疗,两组均给予脱水、抗凝、脑保护剂等治疗,2周后评价治疗结果.结果:溶栓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9.39%和87.88%,对照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是29.63%和70.3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吴强;吴东;郝迎军;张皎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48例诱因及预后分析

    肝性脑病(HE)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发病时常有诱因.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文对我科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凡一丁;樊秀丽;周艳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运用自理模式理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

    目的: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选择更好的护理方式.方法:功能制护理54例作为对照组,自理模式和整体护理82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心力衰竭、尿毒症脑病、皮肤完整性)、病人对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并发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护理、整体护理可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赵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两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舒适有效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52例,随机分为含小剂量吗啡的局麻复合液试验组(A组)和不含吗啡的局麻复合液对照组(B组)进行颈丛阻滞麻醉,分别观察作用起效、显效、维持时间和循环变化情况及术中病人反应、术后切口疼痛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力作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循环系统变化上试验组比对照组更加稳定;术中病人对不适刺激的反应试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少;试验组可以维持术后切口无痛时间达12~23h.结论:含小剂量吗啡的局麻复合液颈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是一种优良、可靠且具有良好术后镇痛作用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有才;蒋孟杰;李军利;王宁;刘峰;刘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