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薛玲
血液检查是判断人体内各种功能及异常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它不仅可以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变,也可为协助诊断疾病、判断病情进展程度提供依据.然而,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与标本采集质量密切相关.
作者:宁雪梅;陈晓梅;杜沂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快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来,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对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的追求提出了发展社会工作的迫切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作者:郎明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管理中晚间护理是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及时发现夜间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是医院护理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于秋辉;张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开放性骨盆骨折的病死率近50%,明显高于闭合性骨盆骨折.骨盆骨折由于是高能量损伤,不仅导致骨盆本身的严重损伤,还常伴有复杂的合并伤.开放性骨盆骨折是指与外界相通(包括与直肠、尿道或阴道相通)的骨盆骨折.
作者:刘瑞华;王青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DC)的抢救护理方法.方法:于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4例老年NHDC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清醒,高渗状态纠正,血糖正常.结论:在对老年NHDC的患者抢救同时,要个体化、系统、全面地进行护理才能保证抢救成功.
作者:梁艳华;常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测定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IGR组诊断采用WHO1999年诊断标准,IGR组35例.正常对照组3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体重指数、血压、空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bAlc.结果:IGR组HbA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bAlc(P<0.01);IGR组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62.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HbAkc对判断IGR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向糖尿病的进展趋势有重要指导意义,应该在IGR患者中定期广泛开展HbAlc的检测.
作者:张颖;李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做好防止颅内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充分准备及基础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严防颅内出血.对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结果:20例动脉瘤患者栓塞治疗,出现皮下血肿l例,全部治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保证.
作者:段利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舒适有效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52例,随机分为含小剂量吗啡的局麻复合液试验组(A组)和不含吗啡的局麻复合液对照组(B组)进行颈丛阻滞麻醉,分别观察作用起效、显效、维持时间和循环变化情况及术中病人反应、术后切口疼痛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力作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循环系统变化上试验组比对照组更加稳定;术中病人对不适刺激的反应试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少;试验组可以维持术后切口无痛时间达12~23h.结论:含小剂量吗啡的局麻复合液颈丛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是一种优良、可靠且具有良好术后镇痛作用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有才;蒋孟杰;李军利;王宁;刘峰;刘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5年6月~2008年2月,我科对66例变应性鼻炎进行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董彦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化脓性胆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半是由于胆总管阻塞引起,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易并发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重者易致死亡.我院自1990~2007年共收治该类疾病41例,现回顾性总结如下:
作者:王冰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忧郁及病情恢复的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减轻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患者术后抑郁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苏玉杰;孟欣;刘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科采用大剂量甲氨喋呤(HD-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u)10例20次,取得较好疗效.甲氨喋呤(MTX)是一种叶酸拮抗剂,通过抑制核酸的合成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作者:林济香;陈常录;张瑞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选择更好的护理方式.方法:功能制护理54例作为对照组,自理模式和整体护理82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心力衰竭、尿毒症脑病、皮肤完整性)、病人对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并发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护理、整体护理可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赵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创面分别外用高、中、低剂量桉黄生肌止痒软膏.以凡士林为阴性对照组,磺胺嘧啶银为阳性对照组.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计算创面愈合率,观察愈后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高、中、低剂量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均可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创面愈合后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优于凡士林对照组,其中高、中剂量组与磺胺嘧啶银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桉黄生肌止痒软膏对烫伤创面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和护理以及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58例患者通过急诊PcI术后病变血管再灌通良好,心电图恢复良好,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急诊PCI是一种重建冠脉灌注非常有效的方法,可及时、有效疏通血管,保证良好心肌供血,从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正确的全程护理及出院注意事项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保证.
作者:范颖英;杨玉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方法:对162例主动来心理中心咨询女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并以同时期来访82例男生作对照.结果:来访者心理问题分类高低排序为人际关系、恋爱、神经症、心理压力、童年创伤、自卑等,男女生比较并无显著差异.结论:高校女生心理问题以人际关系、情感、神经症等为主,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心理辅导是关键.
作者:黄雪梅;黄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时常用的词语是触发灵敏度高、呼吸机同步性好.临床上选用的触发水平皆在一定的水平,而不是非常接近于零,且触发水平接近于零后,仍有较多患者和呼吸机不同步.自主呼吸动作和吸气气流同时发生、同时终止,称为同步[1].
作者:刘翠英;袁奉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5)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接近,但前者的不良反应少,尤其EPS少,对体重影响更小.结论:喹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贾继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气管切开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本院急诊科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新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机械通气是临床抢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人工气道的管理是机械通气护理中重要的一环,只有在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的保证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人工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于2006年1月~2008年8月共收治气管插管患者48例,在保持气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以及对危重患者呼吸循环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机械通气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