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梁梅梅

关键词:血型不合,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发生率, 治疗, 护理, 方法
摘要: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 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HLA相合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中,供者与受者ABO血型不合的发生率为10%~15%(1).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2年5月进行2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PBSCT,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部创伤369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88年1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胸部创伤369例.本文就其诊治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黄家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3例误诊分析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的克隆性疾病,对自身激活补体敏感的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血红蛋白尿,贫血,血栓和感染.目前缺乏敏感及特异性强的试验诊断方法,诊断较困难.现将23例PNH诊断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颅盖骨转移瘤的CT诊断(附23例分析)

    目的:探讨颅盖骨转移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23例颅盖骨转移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均作有CT及X线平片检查.结果:CT表现主要呈溶骨性骨质破坏18例(78.3%).也可见成骨性2例(8.7%)或混合性3例(13%)骨质改变.X线平片阳性14例(60.9%).转移部位以顶骨(40.7%)和枕骨(27.1%)常见,颞骨(11.9%)较少.结论:CT扫描显示病变明显优于X线平片,具有特征性,能对多数病变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薛元领;杨本涛;王振常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塞的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预防和治疗措施日益受到关注.急性脑梗塞抗凝治疗的理论基础是防止血栓的扩展及由此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抗凝药物能够干扰血栓形成过程,从而为重要侧枝循环的建立及减慢脑缺血的过程争取了时间.本文就急性脑梗塞抗凝治疗的适应症、时机、药物剂量用法及并发症进行综述.

    作者:蒋柳结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先天性指(趾)畸形的诊治体会

    我院1988~2001年收治先天性指(趾)畸形46例,现将诊治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苏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罗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2例临床分析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我院2000年2月至2002年3月对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32例应用国产罗红霉素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远战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进展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其原因主要有结核、恶性肿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在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中,常见的原因是恶性肿瘤,占65%(1),而恶性肿瘤中,以肺癌胸膜转移又占76%(2).因此胸腔积液的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将从细胞学、生化免疫学、影像学三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林国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方法的改进

    严重吸人性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吸痰是一经常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此类病人气管黏膜已有损伤,要求吸痰时既要有效地将痰液吸出,又要防止吸痰时受损黏膜被撕脱以及撕脱后引起的出血、气道堵塞.针对严重吸入性损伤病人气管黏膜受损的特点,将临床常用的吸痰方法(1)(简称持续法)与改进的吸痰方法(简称间断法)在体外和体内进行对比观察.

    作者:童亚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重型颅脑损伤46例死因分析

    自1 990年以来,我科所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46例死亡,现将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若平;钟书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曲安奈德与中药熏洗法治疗春季结膜炎35例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眼疾,以痒感和丝状分泌物为特征,常于春夏季节发病,易复发、迁延日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我们采用3%曲安奈德眼液点眼治疗春季结膜炎35例,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国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 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HLA相合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中,供者与受者ABO血型不合的发生率为10%~15%(1).我院于2002年3月至2002年5月进行2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PBSCT,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梁梅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46例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Hemorrage,HiH)仍是我国中、老年人三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单纯内科治疗总体疗效不佳,30天内死亡率高达38%~52%(1),传统开颅手术治疗HiH,死亡率为20%~60%(2).近年来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的临床应用,使本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死残率显著下降.我院自1998年12月至2001年12月,开展了立体定向血肿引流加尿激酶溶凝术治疗46例HiH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唐灵芝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支/衣原体阴道炎治疗效果分析

    近年来,女性生殖道支/衣原体感染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超过淋病而居性传播性疾病的首位,给妇女健康及生育带来很大的危害.为了了解治疗支/衣原体用药方法、时机,探讨防治支/衣原体的措施.笔者比较了在经期和非经期用药治疗阴道炎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雄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ERCP和EST术的配合及护理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笔者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期间,配合医生对58例胰胆疾病患者进行ERCP,经造影显示胆管内有结石时,即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覃秀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广西部分地区鼻咽癌研究现状

    广西地区是鼻咽癌高发区,高发区地方年发病率10/10万人以上(1).鼻咽癌治疗首选放射治疗.但目前治愈率仍徘徊在40%~50%(2).当前要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首先要做到早期诊断,并给予佳的治疗方法.我院鼻咽癌诊疗方面,20多年来作了以下的各种研究,归纳为下.

    作者:阮展鸿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椎间融合器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

    椎间融合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内固定器,我院自2000~2002年采用多孔螺纹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治疗下腰段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患12例,平均随访20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冰峰;韦绍仁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陪护人员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陪护者的精神与情绪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陪护人员可给患者以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使患者情绪低落,1999年以来,笔者为了解陪护人员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对218例癌症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了临床观察及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世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人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本文就关节软骨缺损的自身修复、自体或异体骨软骨移植、骨膜或软骨膜移植、软骨细胞移植、三维立体细胞培养组织工程技术及于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修复等六个方面,综述了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渊;陆敏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护理科研中的科技公共关系探讨

    护理科研中的科技公共关系是课题组从事护理科研的观念和意愿能为其他人或部门了解和接受的一种策略和活动;是课题组与其他部门之间、课题组内部成员之间在护理科研过程中不断沟通的过程.笔者自1996年开展护理科研工作以来,对如何处理好护理科研中的公共关系进行了探讨,体会如下.

    作者:刘小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变化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血清水平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3例CHD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血清IGF-I水平.结果:CHD患者的IGF-I水平高于正常人(234.54士100.65:1 65.26±72.12.P<0.0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型CHD患者的IGF-I水平比心绞痛型、缺血性心肌病型CHD及正常人高(P<0.01).心功能Ⅲ级~Ⅳ级CHD患者的IGF-I血清水平较心功能Ⅰ、Ⅱ级CHD患者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型CHD患者的血清IGF-I升高;IGF-I可能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苏卫红;庞明;史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