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观察

张艳丽;齐亚杰;杨长领

关键词:糖尿病, 医院获得性肺炎, 特征, 病原学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1年8月,128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78例,发生率为6.07%,具有感染表现40例,38例症状不典型;痰培养阳性65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6株、革兰阳性菌17株、白色假丝酵母菌2株;年龄、病程、血糖控制、侵入性操作、并发症、住院天数、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医院获得性肺炎死亡率为22.5%.结论 糖尿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高,感染症状部分不典型,应将胸部X线检查应作为检查常规;规范应用抗菌药物.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勃锐精治疗少弱精子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勃锐精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28例少弱精子症患者口服勃锐精3个月后精子质量的变化,所有患者口服勃锐精,1.5g/次,2次/天,共3个月;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精液分析检测观察治疗前后精液参数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精液质量均明显改善.精液分析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动力、在勃锐精治疗3个月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勃锐精对少弱精子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项沐丰;高华萍;陈岳兵;成晟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急性心力衰竭的院前救治

    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与院前救治方法.通过院前指导、评估、镇静、吸氧、迅速静脉给药、病情监控、心理护理、安全转运等急救.结果 本组病例20例,18例成功救治,无效1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90%.结论 急性左心衰发病突然,症状严重,病情凶险,正确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安全转运,做到早、快、准,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李全刚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称谓在护理中的重要性

    目的 恰当的称谓能拉近护患间的距离,重点论述“称谓”对人心理情感的尊重的一种体现,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纷,结果 使护患关系融洽,取的患者的信任,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潇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第4天和第7天APACHEⅡ的评分以及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死亡率较观察组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观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观察组对于早期SAP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大大缩短腹痛缓解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奉民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100例肺癌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预防及减轻肿瘤治疗毒副作用的护理方案.方法 对我院近10个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放化疗肺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及放化疗知识宣讲,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给予相应护理手段.结果 本组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接受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具体通过饮食调整和指导、心理护理及对症护理等手段后,全部完成治疗,大部分患者不良反应程度得到控制和缓解.结论 对肺癌患者放化疗过程同时辅助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放化疗的完成.

    作者:赵晓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骨科病人的护理

    骨科病人兵种繁多,病情复杂,可有不同程度的暂时或永久性功能障碍,给病人心理和生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为此全体护士进一步提高了对骨科老年病人、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基础护理合格率从上年96.8%上升为99.2%,达到了满意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低.

    作者:刘旭岚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浅析几种掺假中药的鉴别方法

    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对西药缺陷和中药优点认识的不断深入,中药热日渐升温,中药的价值不断提高,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不惜制假贩假,给人民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和损害,中药掺假就其中的一种.本文对几种掺假中药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特别是药剂人员提高掺假中药的识别能力.

    作者:黄勇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梅花针叩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后神经痛是确诊带状疱疹后,其皮肤疱疹消失,但疼痛症状仍持续存在超过1个月,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感觉、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改变,疼痛多为突发性的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性疼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损伤后遗症状,如痒、紧束感、蚁行感、抽动或其他不适感.一般止痛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疗效差.笔者自2008年以来运用梅花针扣刺放血疗法治疗本病38例,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效果显著

    作者:侯晓成;陈礼云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监测卵泡直径的变化,研究排卵后的声像图特征,终寻找出一些超声诊断规律.方法 应用超声检查监测卵泡发育的病例30例,并对其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通过图像监测卵泡直径的变化,以及排卵后的特征性声像图可以判断有无正常排卵,以便指导临床用药.本组中有8例通过监测卵泡发育,指导受孕时间,均成功受孕.结论 超声对卵泡直径变化的监测、排卵后特征性声像图的观察,对辅助临床诊断、治疗因排卵障碍所致不孕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凌燕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养阴柔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养阴柔肝汤(自拟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养阴柔肝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152例,其中基本治愈54例(35.5%),有效72例(47.4%),无效26例(17.1%),总有效率为82.9%.而对照组124例中,基本治愈28例(22.6%),有效50例(40.3%),无效46例(37.1%),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养阴柔肝汤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汪凤祥;侯著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规范管理,合理引导,切实降低剖宫产率

    剖宫产手术是妊娠达28周以上,剖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是解决异常分娩和挽救胎儿的重要手段.WHO提倡的剖宫产率应当控制在15%以内,但是由于医学和医院管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存在,我国的剖宫产率急剧攀升,远远超过WHO设置的警戒线,像上海、北京、深圳这样的发达城市剖宫产率甚至达60%以上.近三年来,我市在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2010年-2011年的剖宫产率控制在23.86%,22.9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1 提高认识,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我局高度重视剖宫产率上升趋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家对全市的剖宫产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剖析上升原因,研究改进措施.

    作者:欧阳德群;李凡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初探

    目的 分析药师如何适应时代的趋势,在临床展开合理用药和参加临床实践的服务方法.方法 对参与临床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促进合理用药、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患者合理用药咨询和指导,实现合理用药.结论 药师应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建立药师和患者彼此的信赖关系,与医师密切合作,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孙筱颖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深圳市社区居民流感疫苗免疫效果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社区居民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为评价流感疫苗接种效益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血清学流行病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流感疫苗前、后抗体检测,进行免疫学效果评价.结果 总体上,接种疫苗1个月后H1N1、H3N2、B(Brisbane)3个血清型流感病毒HI抗体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阳性率分别达到86.7%、84.0%和90.7%,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53.13、1:51.10、和1:78.91.结论 对社区人群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效果.

    作者:林向春;侯权发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中医肾主骨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以中医肾主骨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以中医肾主骨理论为指导对患者进行用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8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63%,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以中医肾主骨理论为指导对膝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更快地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贺智昌;石玉霞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陪产方式对分娩质量影响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对陪产方式对分娩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对不同陪产方式下的分娩结果和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现代导乐陪产等各种先进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分娩的质量.结果 临床上应该大力倡导先进陪产方式的使用.

    作者:许丽霞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6例PV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男25例,女11例,平均发病年龄54岁.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红紫35例(97.2%);头昏乏力18例(50.0%);脾大24例(66.7%);血栓栓塞事件11例(30.5%),其中脑梗塞8例(22.2%),下肢静脉血栓3例(8.3%);6例误诊,其中5例误诊为单纯的脑梗塞,1例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误诊达16.7%.初诊时血红蛋白170-244g/L,平均201g/L,伴三系增高占13例(36.1%).10例做JAK2V617F基因检测9例阳性(90.0%).6例做EPO测定,5例示EPO水平下降(83.3%),1例正常(16.7%).36例患者经静脉放血+羟基脲或干扰素-α治疗,临床缓解15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结论 PV患者易伴发血栓栓塞事件.对于中老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伴皮肤红紫、脾大等应血液学检查,尽可能做JAK2基因、EPO检测,尽早明确诊断,以免漏诊.抑制JAK2基因治疗PV的药物在积极研制中.

    作者:焦一伟;肖艰;彭薇;郑戈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在救护车上急诊急救时运用平衡意识对话的体会

    急诊科室是对医院对外的窗口,担负着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和急救任务,由于大多患者因发病突然或者病情恶化而呼救120,对病情不了解,担心预后,很多病人及家属都表现出烦躁、情绪激动,不仅不利于稳定患者病情,甚至影响医患关系,造成纠纷发生.因此,急诊科的护士一定要把握住护患沟通的技巧.在120救护车上,除进行常规处理、病情解释、告知相关事项后,途中很多时候,我们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都处在紧张状态,而从现场到医院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平衡意识对话[1],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拉近护患距离,改善医患关系,稳定患者病情,为到医院进一步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彩红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基层医院调剂工作中的药学服务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十条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但在现阶段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的药学工作仍停留在以调配、制剂为主.临床药学服务还处在起步阶段.在药品调配过程中探索适合基层医院药学服务仍是我们近期努力的方向.我们在日常的药物调剂工作中摸索出一套相对固定、规范的程序,实现对病人的药学服务,减少发生意外的事故.现探讨如下:1 审查处方内容是否符合规定1.1 药师在审核处方时,详细检查处方的前记,包括姓名、性别、科别、临床诊断、年龄(婴幼儿应写清楚月、日龄,必要时应注明体重)、日期等.重点检查年龄、性别和处方的日期,避免用药对患者造成伤害.

    作者:刘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心理护理对减轻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心理护理对减轻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52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化疗治疗,且既往均接受了1~3次化疗.对患者本次化疗前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本次化疗前后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发作次数与上次化疗前后是否有差异.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本次化疗前后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降低,发作次数减少,与上次化疗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加强心理护理能够降低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潘红卫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日照市城区周边农村自来水水质统计学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城区农村自来水水质卫生状况,分别选取代表性的两个年度49家农村自来水水源的324份水样进行水质检测.结果 调查前后两年水质合格率明显提高,丰水期合格率低于枯水期,游离余氯和细菌总数超标率高.结论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知识对改善城区农村自来水水质情况具有重要作用,但总体不容乐观,受污现象严重,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水源的保护和监督力度.

    作者:高永春;王金宁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