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李梅;牛立松

关键词:依赖性, 假性血小板减少, 血液分析仪,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乙二胺四乙酸, 血小板减少症, 全自动, 标准化委员会, 血小板计数,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测, 血液凝固, 血液标本, 细胞形态, 推广使用, 凝血作用, 临床, 典型病例, 血液学, 抗凝剂
摘要: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而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EDTA -K2具有对血液标本中的细胞形态和计数影响非常小等优点,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 )1993年建议将EDTA -K2作为血常规检验的抗凝剂。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推广使用,EDTA -K2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EDTA 盐能引起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使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无法正确识别,使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实际数值,这种由ED T A盐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被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 -PTCP)。临床发生率约为0.09%~0.21%。本科于2013年03月,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1例EDTA -PTCP典型病例。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的体会

    目的:探计我区共为13378对计划妊娠夫妇做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方法:通过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评估高风险现状和待孕夫妇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检查异常者,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高风险评估的界定提出意见。结果:将以上人群界定为高风险人群,所有相关性病检测为阳性或可疑的;并做好定期随诊记录。结论: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针对技术上存在的欠缺进一步培训,并加强平时督查,以提高优生风险检出率。

    作者:余倩倩;唐剑豪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灌阳县儿童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本文以灌阳县儿童青少年为例对危害青少年健康的行为因素进行探讨性分析。方法:在灌阳县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在校学生中随机选择1000例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无记名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与青少年健康相关的行为。结果:有效问卷回收960份,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行为主要有意外伤害、他杀行为、自杀行为、物质成瘾、网络成瘾、心理卫生等问题,危害行为比例较高的主要为意外伤害、其次是网络成瘾、心理问题,所占比率分别为46.5%、22.8%、16.9%。结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发育关键的阶段,其身心健康对本人及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长期性的,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危害健康行为都会给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危害青少年健康的行为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健康危害行为的发生。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政府及社会性机构对青少年的责任。

    作者:汪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作用的新认识

    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血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多效的非调脂作皮功能、改善心室重塑、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很很多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益,可延缓慢性心力衰竭进展,改善心功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致残率。但同时也有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他汀类药物能衰竭的治疗还有待循证医学证实。

    作者:唐黎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肺隔离症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11例肺隔离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呼吸道的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咯血的表现。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道、疼痛及引流管的护理,指导肢体功能锻炼是重点。11例肺隔离症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护理得当,均痊愈出院。

    作者:黄小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区域性切除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扩展应用

    目的:探讨区域性切除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扩展应用。方法:对阳信县人民医院口腔科2000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的72例行区域性切除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分析内容包括病程、肿瘤大小、切除范围、术后病理、术后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在选择的72例肿瘤大径均小于或等于4.5cm的患者中,均采用区域性切除术,切除组织周缘常规做快速病理,均未发现肿瘤细胞。短随访5年,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肿瘤复发。术后病理检查示6例(8.33%)部分区域包膜不完整,16例(22.2%)细胞生长活跃,偶见核分裂象,部分区域包膜有浸润。患者均未出现Frey综合征。结论:对于肿瘤大径小于4.5cm的腮腺多形性腺瘤,行包含肿瘤在内的腮腺部分浅叶切除+部分深叶切除术是安全的,既可取得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相同的疗效,又可减少术后面神经麻痹和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窦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赖诺普利加运动疗法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后期常并发血管、心脑和肾脏病变。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大大增加了猝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减轻LVH成为治疗高血压的重要目的之一。很多降压药均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有实验证明,运动疗法亦具有减轻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的作用。本文旨在用药物结合运动治疗观察降压效果、逆转LVH及对左室舒张功能影响,从而减少高血压患者服药量以及应用两种以上降压药物时带来的不良反应,并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何时停药提供依据。

    作者:陈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观察和总结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6例患者行Cho缝合术12例,行B-Lynch缝合术4例。行Cho缝合术患者除1例只是出血减少外,其余患者均停止出血。行B-Lynch缝合术全部停止出血,宫缩逐渐恢复正常。16例患者在出血减少或停止后均未有再次大出血症状。结论: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庞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患者均为女性,对本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药物治疗后,患者子宫体积与疾病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的体积,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其体内激素,缩小肌瘤体积,安全性好,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状态60例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相当部分的人群中出现了经常性的头痛、失眠、疲乏无力、颈项强直、紧张易怒、精神欠佳、食欲不振等症状,而临床实验室检查却无器质性病变,出现这些症状提示这类人群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笔者根据十几年临床观察与实践教学,发现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治愈率高达93%以上。本文对自己近几年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状态的近60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作者:张晓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与CT 影像学相关性讨论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2012年0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进行CT检查与临床诊断检查。结果:患者属于中度病症占例数较多,轻度患者例数较少,通过对其实施疼痛评价分析,其中轻度22例,中度45例,重度33例。结论:对此类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时,应结合多种方式检查,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有效数据,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寇立青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H IC H )是指继发于高血压的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一定成就。但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争议。现就 H IC H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文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术前、术后护理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口腔科2008-2013年于口腔门诊行阻生齿拔除术的患者采用术前护理干预、术后护理指导,以消除术前患者恐惧心理,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667例患者自述经心理辅导后术前恐惧心理明显减轻,且术中与医师配合默契,术后复查拔牙创均愈合良好,无术后出血、肿胀或剧烈疼痛,且无拔牙创周围组织感染及干槽症的发生。结论:说明术前、术后护理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的应用能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并能与医生积极配合,减少情绪波动对生理机能的影响,使手术顺利平稳地完成。

    作者:韩桂枝;周主华;勾洪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治痰醒脑汤对重型颅脑外伤血清中NSE、S-100b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鼻饲治痰醒脑汤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 NSE、S-100b的影响起到脑保护作用以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重型颅脑外伤(GCS评分3-8分)约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治痰醒脑汤)、对照组,ELISA法检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NSE、S -100b的水平;评估两组的治疗后GC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痰醒脑汤组血清中 NSE、S-100b的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预后的GCS评分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治痰醒脑汤可以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 NSE、S-100b的影响,起到脑保护作用,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恢复效果。

    作者:陈龙;王文华;朱胜强;金雪刚;谭卫国;张勇;阮敏;王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妇科常见炎症与防范

    为了使女性朋友不受各种妇科炎症的危害;为了让大家尽早学会预防各种妇科炎症的发生;让大家真正认识到各种炎症对妇女同志的严重性。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详细的描述了,妇科常见炎症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健。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研究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精神分裂病人进行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体重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精神分裂病人,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收集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及体重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和体重情况明显改善。结论:对因精神分裂住院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肥胖指数。

    作者:陈敏;孙倩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56例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产科新生儿窒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56例新生儿窒息的病例,对不同程度的新生儿窒息在严格的抢救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新生儿均复苏率为100%;其中完全复苏的轻度窒息新生儿为92.3%,重度窒息新生儿为64.7%;复苏情况良好的轻度窒息新生儿为7.7%,重度窒息新生儿为35.3%,轻度窒息新生儿完全复苏的概率高于重度窒息新生儿,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必须进行及时的治疗,帮助新生儿恢复正常的呼吸,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素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健康体检者项目漏检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对策探析

    目的:对健康体检者项目漏检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2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表,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之后,研究漏检的影响因素及处理对策。结果:项目漏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重视程度、体检意识、紧张情绪等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予以相应的处理对策之后,健康体检者项目漏检的现象明显的减少。结论:针对健康体检者项目漏检的诸多影响因素,需予以相应的处理对策,对于减少健康体检者项目漏检的现象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147例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以后的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乙肝疫苗接种的14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新生儿在anti-HBs阳转率以及免疫水平。结果:在被检测的147例的儿童中,2岁时被检测出anti-HBs阳性的有132例,阳性率达到89.80%,阴性的则有15例,阴性率为10.20%。在其3岁时被检测出anti-HBs阳性的有112例,阳性率为76.19%,阴性的有35例,阴性率为23.81%。对147例儿童2岁和3岁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这些儿童连续3年进行的随访中发现,终147例儿童的HBsAg都显示阴性,并没有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结论:乙肝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减少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乙肝疫苗的防治工作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栾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机械通气联合立止血治疗新生儿肺出血18例

    新生儿肺出血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胎龄、孕周、体重、原发病、出现肺出血后给予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疗和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18例中早产儿占72.2%,低体质量儿占83.3%,有窒息史11例(61.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8例(44.4%),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4例(22.2%),新生儿肺部感染3例(16.7%);治愈14例(77.8%),死亡4例(22.2%)。结论: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与早产、低出生体重、肺透明膜病等缺氧性疾病及肺部感染性疾病有关,发生肺出血后应予综合治疗,治疗效果与是否进行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有关。

    作者:李绍锦;杨娇娇;李上淼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试产后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对母儿愈后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试产后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母儿结局的区别。方法:抽取我科2010年10月-2013年10月70例剖宫产病例,按试产后剖宫产组(试产后出现宫口扩大,因产科手术指征而剖宫产,以下简称A组)38例,择期剖宫产组(即完全没有先兆临产症状,孕妇自行选择日期要求剖宫产,以下简称B组)32例分成两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子宫切口延撕发生率,术后24小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术后随访子宫下段疤痕厚度,子宫颈长度,血性恶露停止时间,月经复潮的时间等。结果:对比以上数据,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试产后子宫下段形成良好,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好,出血少,胎头娩出容易,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佳。故剖宫产术前母体及胎儿条件许可应尽量试产促使子宫下段形成。

    作者:孙传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