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护理

蒋波兰

关键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失败, 原因,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间于我院行头皮静脉穿刺的903例小儿患者为对照组,此时间段我院尚未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行头皮静脉穿刺的864例小儿患者为观察组,此时间段我院已全面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综合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高达97.8%(845/864),对照组为82.1%(741/903),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更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切实执行,能够有效提升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无多孔道穿刺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体会

    探讨无多孔道穿刺器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手术体会。总结36例无多孔道穿刺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临床资料。结果无多孔道穿刺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金标准”的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各项指标基本一致。因此,无多孔道穿刺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无瘢痕。

    作者:张磊;李冬冬;洪帅;张茂福;韩方歧;李俊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医治疗输卵管不孕症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输卵管不孕症对预后的影响,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24例输卵管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输卵管通液治疗,治疗组则采用中医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治疗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2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0.9%;治疗组治愈41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可以活血化瘀,帮助患者疏通输卵管,提高受孕几率,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筱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优质护理在人流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思路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人流术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取我院2011年-2012年100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经优质护理后,患者留院时间及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人流术后患者优质护理,能改变患者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彩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输成分血及全血的质控及其临床效果的影响

    输血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技术无疑起了一定的帮助,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在输血的同时,对人类本身也带来一定的危害,特别是现代已确认的丙肝、乙肝、HIV等传染病,使人们惊恐不安。所以,输血的弊端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审慎和关注。为防止输全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保障受血者的安全,输血前质量控制是保证输血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是血液质量全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起血站和医院每位输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尽管生物技术的发展能够生产更多、更安全的血液成分,但目前所能提供的品种仍然有限,临床用血应尽量采取成分输血或自身输血。

    作者:邓杰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腰疝诊治1例分析

    目的:探讨腰疝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经治的1例腰疝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临床表现有腰部肿块,腰背痛,腹胀,腹痛,恶心。手术利用邻近组织缝合修补。结论:腰疝是一种少见的腹外疝,其主要诊断依据是临床症状和体征。外科手术是治疗腰疝的主要手段。

    作者:殷松江;林江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机械通气联合立止血治疗新生儿肺出血18例

    新生儿肺出血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胎龄、孕周、体重、原发病、出现肺出血后给予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疗和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18例中早产儿占72.2%,低体质量儿占83.3%,有窒息史11例(61.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8例(44.4%),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4例(22.2%),新生儿肺部感染3例(16.7%);治愈14例(77.8%),死亡4例(22.2%)。结论: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与早产、低出生体重、肺透明膜病等缺氧性疾病及肺部感染性疾病有关,发生肺出血后应予综合治疗,治疗效果与是否进行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有关。

    作者:李绍锦;杨娇娇;李上淼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便秘防治的护理进展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便秘防治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护理的100例骨科便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常规护理的50例对照组患者有26例恢复了正常的排便,排便率为52%,采用综合护理的50例观察组患者全部恢复了正常的排便,排便率为100%,护理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骨科患者术后便秘的防治措施中,采用综合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排便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对症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后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对症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3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对症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进食量、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进食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总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8),护理满意度为89.5%(34/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3/35),护理满意度为74.3%(26/3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症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春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吻合器痔环切除术联合太宁栓治疗66例痔疮的疗效观察

    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近年来,我们采用太宁栓联合吻合器痔环切除术治疗痔疮66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1月一2011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痔疮患者66例,均符合痔疮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18-50岁,平均(34.0±5.6)岁。病程5个月一19年,平均4.8年。其中混合痔32例,内痔23例,外痔11例。其中合并直肠黏膜脱垂13例,高血压10例,痛风3例。手术前均行常规直肠指检。

    作者:李喜俊;车远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体会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施晓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早期胃癌的MSCT检查和诊断的研究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MSCT有效提高对EGC诊断的准确性。方法:2013年1-10月进行胃部MSCT检查9例及积累14例。结果:不同类型胃癌12例,胃炎4例,正常7例。结论:MSCT及仿真内窥镜对病变的位置、大小及范围判断准确,同时还能观察到胃腔以外的相邻组织器官的变化情况。

    作者:王雪;王金华;杨立春;刘欣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作用的新认识

    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血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多效的非调脂作皮功能、改善心室重塑、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很很多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益,可延缓慢性心力衰竭进展,改善心功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致残率。但同时也有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他汀类药物能衰竭的治疗还有待循证医学证实。

    作者:唐黎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钛钢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评估颈椎后路椎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钛钢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8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结合钛钢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共56例,术后JOA评分、颈椎管矢状径与术前进行比较,对术后轴性症状进行评估。结果:56例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以及椎管矢状径测量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19例出现轴性症状,发生率33.9%。结论: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钛钢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维持了椎管扩大形态,降低了“再关门”发生率,脊髓受压症状明显缓解,同时减少了轴性疼痛的诱发因素,术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皓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80例(100眼),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50眼),两组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扩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患侧颞浅动脉旁注射,1次/d ,2ml/次,1个疗程为14d ,共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2个疗程后,视力提高率90%,对照组为7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益于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提高视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倪连红;李丽兰;蔡舒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胸腔镜辅助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肺部护理

    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常见的形式,其中第4-9肋是骨折的好发部位,多发肋骨骨折常伴有连枷胸、血气胸、创伤性湿肺及严重疼痛。造成呼吸运动受限,严重时发生呼吸、循环衰竭。术后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促进病情好转,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我科自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对24例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早期行胸腔镜探查、处理胸部损伤,同时在胸腔镜辅助下行肋骨骨折复位爪形接骨板内固定,取得良好效果,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治疗及护理措施到位,无严重肺部并发症出现。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文艳;何超;刘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浅谈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对2008-2010年剖宫产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站分娩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且呈逐年增高趋势。剖宫产上升其中以社会因素比例占大,上升快,剖宫产中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疤痕子宫,巨大儿,珍贵儿也有显著升高。讨论:普及妊娠分娩知识,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弊,为自然分娩创造有利条件,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华洁;王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徒手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意义

    头位难产是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其对孕产妇及胎儿均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对于头位难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依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徒手旋转胎头术,确保孕产妇的顺利分娩,减少头位难产对孕产妇及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将对徒手旋转胎头术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其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阐述,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作者:陆香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中医护理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情况及空腹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情况及空腹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观察胃腑荣通定痛汤治疗胃络瘀阻型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胃腑荣通定痛汤治疗胃络瘀阻型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慢性胃炎治疗的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 HP呈阳性患者采用替硝唑、泮托拉唑加四环素治疗7d ,之后换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麦滋林-S颗粒治疗3个月,HP呈阴性患者直接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和麦滋林-S颗粒治疗3个月;观察组采用自制的胃腑荣通定痛汤(黄芪、三七粉、五灵脂、白檀香、砂仁、乌药、延胡索、黄连、香附、蒲黄、白术等)治疗3个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腑荣通定痛汤治疗胃络瘀阻型胃炎效果明显,具有活血化瘀,补气行气,止痛快,保护粘膜,消肿散结,修复糜烂以及改善胃壁血循环之功效。

    作者:冯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医辨治肝炎后肝硬化腹水100例探讨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医辨治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疾病类型不同,给予中医辨证施治,将其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气滞血瘀型56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82.1%;脾肾阳虚型3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81.3%;温热蕴结型7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57.1%;肝肾阴虚型5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40.0%。结论:将中医辩证施治理论应用于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肝脏功能,加快腹水消退速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全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