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快速房颤的治疗体会

沈国光

关键词:快速房颤, 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
摘要:房颤,全称心房纤维性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快速房颤大多发生于心脏有显著病变的人,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以及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其主要危害是心室率不规则和快心室率造成的血液动力学障碍、血栓栓塞机会的增加,以及心房肌的电重构。本人近两年利用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根据中医辩证和中药现代药理学的研究组方,以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快速房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徒手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意义

    头位难产是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其对孕产妇及胎儿均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对于头位难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依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徒手旋转胎头术,确保孕产妇的顺利分娩,减少头位难产对孕产妇及胎儿造成的不良影响。本文将对徒手旋转胎头术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其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阐述,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作者:陆香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瘢痕的综合治疗进展

    瘢痕是人体创伤后,在伤口或创面自然愈合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生理反应,也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结果[1]。瘢痕的本质是一种不具备正常皮肤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失去正常组织活力的、异常的、不健全的组织。瘢痕对损伤组织来说,总是一个不完善的替换。目前,尚无任何单一治疗方法能有效祛除瘢痕并防止复发,综合治疗仍然是首选、有效的治疗方式。近年来,有较多学者对瘢痕综合治疗的治疗方案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曾华(综述);钟永军(审校)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小儿慢性咳嗽120例病因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分析120例小儿慢性咳嗽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120例中反复呼吸道感染后咳嗽45例(37.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9例(24.2%),咳嗽变异性哮喘28例(23.3%),胃食管反流9例(7.5%),先天性心脏病4例(3.3%),支气管异物3例(2.5%),不明原因2例(1.7%)。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常见的小儿慢性咳嗽病因。

    作者:王素梅;李雪飞;黄瑞茶;李敬华;李双玲;李文霞;曹志平;何立花;刘术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多种西药共用的副作用观察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药品推陈出新,极大地丰富了药品市场。由于我国药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临床多种西药共用的现象日益严重,引发多种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到广大患者身体健康。为此,笔者以医院临床多种西药共用实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和介绍多种西药共用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倩;陈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针灸联合西药对治疗精神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11月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64例,随机32例为治疗组,32例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按原医嘱服用药物,治疗组每隔日针刺1次,疗程2个月,并使用国际通用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 )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PANSS和BPRS总分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后2个量表减分显著,症状有一定的缓解,因此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对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张庆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服务对其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而言,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 )水平和饭后两小时血糖(2h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视力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过程中合理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疾病恢复速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翠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2010-2012年临桂县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临桂县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饮水设施建设和水质卫生监督及管理提供依据,促进农村饮水事业的发展。方法:检验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其结果分析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三年的总合格率为71.12%,其中2010-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64.75%、67.01%、81.50%。结论:临桂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严重,但是由于改水、改厕及洁净临桂工程的实施,水质逐年改善,合格率有所提高,但是仍然较低,还应加大对水源污染严重地区的投入与管理。

    作者:石永琼;秦就成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肺动静脉瘘1例

    患者,女,48岁,因“乏力,食欲不振1月,发现腹水1天”于2013年3月25日入院。患者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未在意,一天前就诊时经彩超检查发现腹水,门诊以腹水原因待查收入院。既往自幼有口唇发干尤以活动时为著,但不影响平时体力活动。体格检查:体温36.5℃,心率86次/min ,呼吸20次/min ,血压137/77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中细湿啰音。心相对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6次/min ,律齐,一三尖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其余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无杵状指(趾)。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糖、血沉、凝血象、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结果正常,心脏彩超示:三尖瓣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肺部CT (平扫+增强)提示:左肺上叶动静脉瘘。入院后予以营养支持、补液对症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出院。随访病人到上级医院行肺动脉造影证实为左上肺动静脉瘘予以行栓塞治疗。现在病人口唇紫绀消失,日常活动无受限,腹水消退。

    作者:郭世民;王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B超诊断41例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B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经手术病理学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1例,患者入院前经B超诊断,观察B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B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学相符的患者有39例,诊断符合率为95.1%(39/41),与手术病理学的诊断结果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B超在急性阑尾炎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有助于及时确诊并展开有效的治疗。

    作者:牛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产妇自然分娩后血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产后血肿是指产后数小时内阴道发生血肿,是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的一种,多表现为失血明显,伴阴道疼痛而阴道流血不多,为隐匿性软产道损伤。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经阴道自然分娩1836例,发生阴道血肿8例,血肿发生率4.36‰。上述发生阴道血肿的产妇均为单胎足月产妇,均为初产妇;3例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5例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产妇多有会阴、肛门坠胀感,尿痛,有的腰酸,卧床不能翻身。全身症状表现为头晕、心悸、胸闷、发热。发生部位多为阴道侧壁,尤其以侧切口顶端处居多。

    作者:闫素仙;仇永贤;贾新颖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交流ERCP的护理体会。方法:认真选择ERCP检查适应症,检查手术实施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术前需详细告知病人手术的部位和具体操作方法手术所需时间,使病人在术中很好配合,严密做好患者术前禁食水工作和碘过敏试验工作,做好术中患者的神志及生命体征观察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通过对180例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积极有针对性的护理,能使患者顺利通过ERCP检查而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ERCP检查成功率达96%,为肝胆胰手术提供了可靠依据,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

    作者:薛爱丽;包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肋骨爪形钢板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施行内固定手术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7例采用肋骨爪形钢板施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的临床回顾分析。结果:3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胸壁稳定,胸廓塌陷畸形基本矫正,连枷胸、纵膈摆动消失,呼吸状况明显改善,随访1年患者均恢复良好,参加工作。结论:肋骨爪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效果好,切口及肌肉损伤小,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振海;于长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APACHE Il评分对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及预后

    目的: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系统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 )患者疾病的危重程度、疗效和预后。方法:以我院重症监护室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室即开始进行APACHE II评分,都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存活110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8.3%,死亡组和存活组APACHE I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随着评分的增加而增加p(P<0.05)。结论:如何及时准确地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危险性,是ICU医生面临的一大问题。APACHE II评分能较好地对危重病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作者:彭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26例未婚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灌洗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未婚也占有相当大一部分。灌洗可以清洁阴道,利于药物和阴道黏膜接触而促进吸收。现将26例未婚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用2%~4%碳酸氢钠液阴道灌后,达克宁栓1枚放入阴道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秦莉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三维超声定位胎儿脊髓圆锥辅助诊断隐性脊柱裂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三维超声定位胎儿脊髓圆锥辅助诊断隐性脊柱裂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22例孕中晚期正常的胎儿(正常组)以及12例隐性脊柱裂胎儿(异常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胎儿脊髓圆锥对应的椎体水平,三维超声法定位脊髓一致性以及脊髓圆锥位置与孕周之间的回顾关系等进行观察,分析两组胎儿脊髓圆锥位置之间的差异状况。结果:两组患者三维超声脊髓圆锥定位的操作者的一致性检验的加权平均值为1.0和0.786,正常的圆锥位置都位于L3或者是以上。异常组的患者有2例脊髓圆锥的定位位置在 L3水平上,有10例患者是低于L3水平的。结论:三维超声检查方法能够对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进行标注,隐性脊柱裂的胎儿的脊髓圆锥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胎儿的,脊髓圆锥的定位可以作为发现和诊断隐性脊柱裂的重要的信号的标志,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段绍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浅谈老年病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因此对老年病的防治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欧阳少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学接受围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血压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进行按常规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讨论: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有助于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具备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王惠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侧支循环的研究

    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等检查研究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代偿作用报道较多,但应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和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DSA检查,研究脑动脉闭塞时侧支循环的建立与代偿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为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的判断及有效的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结论:一侧脑血管发生闭塞时,可通过多个途径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从而避免或减轻神经功能缺失的程度。

    作者:于鹏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膜外疝修补的方法在老年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 ,TEP)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34例,与同期行常规开放疝修补术的3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对比。结果:TEP组手术时间平均(58.0±12.6)min ,开放组平均(72.0±22.6)min;术后住院时间 TEP组平均(3.7±1.1)d ,开放组平均(5.2±2.1)d;TEP组术中撕裂腹膜1例,未中转其他术式,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2例,无切口感染、阴囊积液或血肿及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其他并发症发生。开放组术后急性尿潴留6例,3例发生慢性疼痛。随访时间3~28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是可行、安全、有效的术式,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徐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中医护理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情况及空腹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情况及空腹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护理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