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协定处方的使用管理及合理用药

沈继先

关键词:协定处方, 使用管理,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探讨协定处方的使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调查分析协定处方的优缺点以及对合理用药的影响。结果:协定处方在药品合理使用,控制处方超量及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药品质量也带来一些问题。结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协定处方的使用管理,以保证药品质量,加强合理用药。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结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619例行输卵管结扎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详细分析。结果:本文1219例中3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1.91%)。其中出血与血肿7例,肠管损伤、切口感染、输卵管系膜断裂各6例,膀胱损伤、术后复孕各3例。结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出现并发症及时治疗处理,是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徐永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医接骨法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中医接骨法对小儿前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82例前臂骨折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钢板固定法、中医接骨法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87.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接骨法在小儿前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良好,可把其推广应用。

    作者:范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并研究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纠纷的原因以及寻找解决相应问题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近几年在我院发生的50例儿科护理中的纠纷作为A组,选取同城市的另一所医院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50例儿科护理中的纠纷作为B组,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两组纠纷产生的原因及调查患儿家长对院方事后处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纠纷原因调查结果对比,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家长对院方事后处理满意度对比,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方只有对儿科患者在院期间进行全面且细微地护理以及要求儿科护理人员在平常的护理工作中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以及养成良好服务意识,才能不断减少儿科护理纠纷。

    作者:杜鸿雁;郭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产时脐带脱垂抢救成功一例体会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的紧急抢救,为处理脐带脱垂,挽救新生儿生命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对于本院产时发生的脐带脱垂病例,快速评做,采取经会阴侧切及胎吸助娩等有效措施,在时间内娩出胎儿,并及时对新生儿实施口对口鼻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结果:抢救成功,挽救了新生儿的生命。结论:产程中严密观察胎心,及早发现病症,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和及时有效的新生儿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何臣珍;冉启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六西格码管理法在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六西格码管理法在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制产科护管理质量控制表,在应用六西格码管理之前对产科护理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和实施六西格码管理一年后再次对产科护理质量水平进行评估,观察项目实施前后两组数据指标,并统计与分析。结果:在施行六西格码管理前后的产科护管理质量数据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码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莉;邓月桂;蒙朝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疾控机构档案转交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

    目的:总结和分析目前基层疾控机构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对当前疾控机构档案管理中档案转交不及时、档案交接手续不规范、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对档案管理转交过程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结论:档案交接要纳入基层疾控机构的议事日程、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之中、档案人员离岗离职之前要认真做好档案移交准备工作、认真做好档案监交工作、加强档案交接中的思想教育工作。

    作者:宋信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产妇安颗粒促进产后子宫复旧92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产妇安颗粒应用于产后子宫复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84例在分金亭医院进行分娩的孕妇,所有孕妇均为足月妊娠,均采取阴道自然分娩方式,所有产妇均排除胎膜早破、胎盘残留手取胎盘等有感染可能从而影响子宫复旧的情况。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产后按照注射要求单独给予缩宫素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给予产妇安颗粒治疗7d ,观察两组产妇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持续时间等,对比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血性恶露及子宫复旧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宫缩痛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各方面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用产妇安颗粒预防晚期产后出血,可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且可有效缩短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子宫复旧持续时间,减少产后宫缩痛时间,改善产妇产后身体状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能赟;毛秀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因急性阑尾炎入院的患者,并采取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额外的给予中药配合治疗,在治疗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对单纯性阑尾炎和阑尾炎周围脓肿的治疗均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宇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医接骨法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接骨法在儿童前壁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前壁骨折患儿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2例)实施普通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22例)实施中医接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45% vs72.73%),且在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43.07±10.61vs92.27±12.58,7.08±1.46vs12.37±2.08),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接骨法治疗儿童前臂骨折,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促进骨折愈合与前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董胜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基层医院年轻急性心肌梗死4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年轻心肌梗死发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提高对年轻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两年内我院心血管科出院患者中年龄小于6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4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轻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以男性为主、绝大多数有吸烟、性情急躁的特点,易误诊,但死亡率相对较低、就医及时,ST段抬高型及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的机会多。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年轻化趋势明显,且男性、吸烟者居多,对年轻疑似心肌梗死者,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提高年轻心肌梗死诊疗水平。

    作者:吴连岭;李营;陈廷强;陈青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药在不同时间内给药代动力学探讨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已建立的LC/M S/M 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人参皂苷Rg1和Re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回收率的绝对值72.34、60.39、79.16、76.93、64.9、83,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5%。参麦注射液60mL经静脉滴注后人参皂苷Rg1和Re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T1/2α分别为028h和010h ,T1/2β分别为21h和12h。结论: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和Re在人体内血药浓度较低,分布和消除速度较快,药代动力学行为符合二房室模型。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基层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控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传染病防控是防止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降低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危害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近年来,随着新发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等)的出现,传染病问题已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基层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控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针对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欠缺,采取必要措施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控水平,应对现有传染病疫情。

    作者:邵岚岚;刘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社区医疗部2010年1月建档前和建档后随访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后测定患者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患者心理领域、躯体功能、社会领域及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82例咽异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咽异感症患者笔者在治疗上西药基本一致,中药按五型分别辩证治疗。结果:显效67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广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的方法,治疗组采用中医中药口服的方法。两组均以1个月(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采用中医中药口服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显效率上,组间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中医中药口服治疗后,临床恢复疗效比较显著,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作者:陈学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小儿视力检查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如何了解小儿心理特征,加强护理干预,提高小儿视力检查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弱视门诊就诊小儿842例,观察不同年龄段小儿心理特征、配合情况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不同年龄段小儿心理特征有差异应该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结论:3岁以上小儿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获得准确视力检查结果,有利于小儿弱视的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陈燕青;蔡舒眉;黄紫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产后缺乳的学习摘要体会

    产后缺乳的定义:哺乳期内若产妇乳汁甚少,甚全无,称为“缺乳”,也称为“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乳汁由气血所化生。发病机理一为化源不足,二为瘀滞不行。治法益气养血疏肝通乳。方用通乳丹或下乳涌泉散治疗。针灸按摩催乳治疗效果肯定。其他辅助治疗亦可奏效。方法:正确辩证,从因从本治疗,多方位多方法治疗。

    作者:陈霞;王凤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食指引导下肠造口灌肠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肠造口的灌肠方法。方法:对12例肠造口伴肠梗阻患者采用食指引导下肠造口灌肠法进行灌肠。结果:灌肠均能一次成功,灌肠效果明显提高。结论:食指引导下肠造口灌肠能够根据肠道的走形插入肛管,更好地保护肠道粘膜,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操作方便,成功率高。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常熟市重性精神病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研究

    常熟市对重性精神病实行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立了有效的防治机制和网络体系,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本文重点研究了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它有效地加强了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大家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祥辛;颜红英;周联军;王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分层级强化培训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层级强化培训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14人、同期住院病员1625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员15人、同期住院病员198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均于住院期间采集病人满意率、护理差错事件率、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对护理人员分层级强化培训的效果予以测评。结果:观察组病员对护理技术满意率提高3.5%,护理差错事件明显降低,护理理论合格率提高4.4%、业务技术操作合格率提高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分层级强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吴红英;朱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