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8例产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潘朝霞;余秋梅

关键词:产后精神障碍, 应激,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990年7月至2008年12月,来我院住院,符合CCMD-2、CCMD-3诊断标准的98例产后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产后精神障碍的发病诱因是多因素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结论:对于产后精神障碍患者,在护理措施上应该注重:心理护理、产褥期护理及精神科护理.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7例学龄期儿童抑郁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抑郁症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2005年收治的57例学龄期儿童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学龄期儿童抑郁症以情绪低落和精神运动迟滞为主要临床相,其总的临床相与成年相似.结论:学龄期儿童抑郁症经系统治疗预后乐观.

    作者:唐炳静;朱培俊;郑秀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本研究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水平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浩龙;谢文卫;芮筠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精神病患者家属对MECT治疗的态度及护理需求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态度及护理需求, 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 对80例需要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 了解其对MECT的态度和护理需求.结果:相比复诊患者家属, 初诊患者家属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目的认识更为不足,更希望能陪护患者; 初复诊患者家属都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对MECT的目的认识不足, 有必要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知识, 使他们认识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病患者疾病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王颖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对伴有严重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教育综合模式探讨

    为.结论:视觉支持策略、利用眼睛注视系统、图片兑换交流系统、TEACCH方案、可视音乐,对严重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有一定的实际效果.

    作者:李丽君;刘波;蔡德明;涂哲明;白明;杨琛;钟贤素;李媛媛;周梅香;毛静;左千华;赵军;唐丽;游秀君;李湘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新农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料者家庭负担影响

    目的: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体制下,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料者造成的家庭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家庭会谈量表(FIS)对照料者进行评定,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病情评定分析.结果:照料者FIS总分为(20.16±12.13)分.影响FIS的因素依次为照料者的经济情况,患者目前社会功能缺陷及照料者本人的心理问题.结论:降低住院起付线费用、提高报销比例、减轻照料者家庭经济负担、关注照料者的心理问题,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伟;王晨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本科生学习成绩与性格类型和智力水平相关分析

    目的:为研究本科生学习成绩与智力和性格类型相互关系.方法:从济宁市3所高等学校随机抽取15个班620名学生进行智力测定(WAIS-RS).结果:本科生学习成绩与智力呈正相关.结论:成绩好的学生外倾者较多,成绩差的学生内倾者较多.

    作者:宁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强化疗法在住院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强化疗法对住院综合征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有住院综合征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了6个月强化疗法,采取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于应用前后分别进行效果评定.结果:经强化疗法后,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应用前,NOSIE总分及总消极因素分亦然,总积极因素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结论:在精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强化疗法,可改善住院综合征,使衰退好转,有助于患者重返社会.

    作者:叶莉军;陈凯;卞小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心理剧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作用

    平.

    作者:王怀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氟西汀合并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用解郁汤治疗抑郁症比单用氟西汀起效时间快,治愈率高.

    作者:李小军;许可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7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正常人更多的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这可能是这一人群易出现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晶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33例服用碳酸锂患者的护理体会

    锂盐治疗量与中毒量极为接近,当患者用量过大,进食不佳,血清锂浓度达到1.4 mmol/L以上时可产生毒性反应,而老年或易感患者血清锂0.5 mmol/L时即可出现锂中毒[1].为保证用药安全,现将33例发生锂盐不良反应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军;刘桃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血液透析前后心功能的评价

    心血管系统损害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和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主要表现为心脏形态的改变、心脏收缩以及舒张功能的障碍.临床上及时正确诊断尿毒症患者心脏损害状况,对指导患者治疗、提示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血液透析前后心功能的诊断价值,使临床医生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宋彦春;陶云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研究

    (r=0.82,P<0.05);治疗前IL-2与PANSS量表阳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5,P<0.05);治疗前TNF-α与PANSS量表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69,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免疫激活状态;IL-1β水平的变化也许可以作为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的一个参考指标;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作者:罗汝琴;陈仁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综合医院女性医务人员抑郁症状调查

    目的:初步了解综合医院女性医务人员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方法:使用贝克抑郁问卷(BDI)对沈阳市综合医院326名25~49岁女性医务人员(医生142人,护士184人;平均年龄34.9岁)进行抑郁现状调查,具有阳性症状者用DSM-IV诊断会谈明确诊断.结果:女性医务人员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3.2%,符合DSM-IV诊断标准为19.1%.结论:抑郁症状在综合医院女性医务人员中存在较普遍,应引起重视.

    作者:黄晓艳;李冯锐;王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及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调查.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比例大于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比例,两者疗效相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药物不良反应上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轻.结论:应根据不同特征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选用抗精神病药.

    作者:林壮国;刘建伟;薛欣杰;李祎鋆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综合性心理行为治疗对慢性衰退性精神分裂症108例院内康复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行为治疗对慢性衰退性精神分裂症院内康复疗效.方法:对108例住院慢性衰退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性心理行为治疗,进行自身对照,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结果:综合性心理行为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的对照比较,SANS、NOSIE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01).结论:综合性心理行为治疗对慢性衰退性精神分裂症的院内康复有效.

    作者:吕新华;赵新平;裴静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阿立哌唑治疗儿童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8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利培酮组28例进行8周治疗观察.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锥体外系反应量表(RSESE)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药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组的EPS发生率9例(27%)明显低于利培酮组16例(57.1%)(P<0.05).结论: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的药物.

    作者:牛慧明;冯晓萍;王小全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危害社会治安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管理

    精神障碍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是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造成的心理功能失调,而出现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志以及智力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常常需要用医学的方法进行干预的一类疾病[1].

    作者:张文艺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我国自杀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损失的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排列,将自杀列为中国第四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根据卫生部的死亡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平均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2],200万人自杀未遂[3].自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消极影响,但是这一问题才刚刚被认识,本文针对我国的情况对自杀的概念、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自杀的预防做一系统的综述.

    作者:姜春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贤佐;陈松波;王少春;李秀琴;董汉振;贾素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