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锋
目的:了解早期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结果。方法:通过入户调查、居民健康体检及门诊就诊患者进行慢性病筛查,并给予社区早期干预。结果:通过社区早期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慢性病管理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结论:社区早期干预能够有效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居民个人和社会医疗费用,促进社区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裴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0%,显著小于观察组(92.00%)(P<0.05);(2)两组治疗前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运用询证护理理念,制定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找出儿童传染病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寻找诊断鉴别疾病的主要证据,并结合循证护理理念制定分诊预检流程,后对该流程的应用结果进行评价.结果:2014年我院门诊退号率、投诉率明显小于2013年;2014组对工作的总满意度大于2013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下进行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可以确保医护人员迅速、准确掌握儿童病情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传染病的检出准确率,进而确保后期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徐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和治疗颅脑外伤合并脑积水的效果,以及相关的发病机制等。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50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并给予相关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与相应的护理措施,全部颅脑外伤患者与入院时相比其减压窗张力明显降低,共24例患者的分偏瘫与意识情况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并提升了 GCS 评分。在手术后的CT 复检中全部患者与手术前相比全脑室系统均出现显著缩小,而且主要是侧脑室。结论: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与综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疗效显著,并且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百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急性酒精中毒采用纳络酮治疗和药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选取52例,采用纳络酮治疗治疗的26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时间为(21.13±8.24)min、症状减轻时间为(32.57±8.13)min、症状消失时间为(175.36±35.27)min 同对照组患者的(65.42±11.04)min、(100.29±6.27)min 和(365.35±35.21)min 相比, 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疾病临床上纳络酮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白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三联液雾化吸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气管支气管结核治疗的患者5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三联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全身化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联液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50眼)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25眼).对照组给予激素以及改善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神经节苷脂80mg 日一次静脉滴注,甲钴胺0.5mg 日一次肌肉注射,治疗2周,较重病例治疗4~8周.随访6个月~1年,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和视野、VEP 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显著疗效,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提高视力.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人类对自然领域的开发和探索,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秩序,为原有的传染病复苏和新的传染病出现创造了条件,使传染病疫情在社会上时有发生,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健全我们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和制度,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畅通疫情报告的渠道,做到阻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
作者:张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与94例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程序化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未接受急诊程序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和及接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5.0%,明显少于对照组12.9%,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治疗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急救效率和预后效果,并且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建芳;王婧;卫红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首先了解宫颈癌放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对策,总结经验。方法:通过对60例宫颈癌患者放疗的身心等综合情况观察,统计其治疗效果,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通过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积极、主动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的措施,把放疗对患者带来的身心损害降到低限度,使患者的放疗能够顺利进行,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得到明显心改善。
作者:张素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非手术治疗的77例患者治愈76例,死亡1例,死亡患者合并颅脑损伤、胰腺损伤、脊椎压缩性骨折,抢救时发生休克、DIC,终抢救无效死亡;行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可为创伤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大部分患者经充分的腹腔引流、冲洗结合抗感染、抗胰腺液分泌等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
作者:孙凤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 VSD 治疗重症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支架结合 VSD 治疗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治疗后并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2.0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胫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结合 VSD 治疗患者术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润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肠胃功能指标、肠胃功能综合评价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代素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了解药品零差率政策试点对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人员收入的影响,为深化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6家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对比研究其改革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增加(增长19.20%),大部分医院管理层和一线工作者认为政策将减少人员收入,并对自身收入不满意,一半医院管理及工勤技能人员收入大于卫生及其他技术人员,大相差千元.结论:确保服务补偿及时到位,加大收入向临床一线倾斜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政策的配合度.
作者:谭玲;孙群;杨练;赵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对比.将胃镜确诊的23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以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钛酸镁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作者:束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估整体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为预防术后尿潴留提供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行腰椎术患者174例,分为实验组(96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展开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尤其注重心理护理、床上排尿训练、术后排尿环境及诱尿措施等.结果:实验组末次排尿时间1.53±1.88)( min 较首次5.83±4.78)( min 显著缩短 P <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实验组2.58±4.72) min 较对照组14.63±7.22)( min 显著缩短 P <0.05)(;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实验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均<0.05)(.结论:对行腰椎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导尿率.
作者:刘军;刘维维;梁玉焕;王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指导、药物护理和出院指导)等,了解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科学的全面的护理,35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为:完全恢复30例,好转5例;血糖控制情况为:平均空腹血糖值为(5.8±0.9)mmol/L,平均餐后2h 血糖值为(7.5±1.5)mmol/L.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低血糖防御、甲状腺危象或者高渗性昏迷的情况.结论通过科学护理能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4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首方法。
作者:田洪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抑郁障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予以评分.结果:患者 HAMD 平均评分为16.9±4.1分,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同时,在患者中,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多于男性患者.结论:通过对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戴东璟;凡子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